------------------------------------------------------------
萬聖書園曾經是我心目中的一塊綠洲。首次看到圖書排行榜就是《中國青年報》上的“萬聖排行榜”。
從中關村往北走,見到北大東門之後沿著東牆繼續向北,曲曲折折大約300米的樣子有一個指示牌,上面是著名的萬聖標志,蘭色與白色。沿著標志進到一條只能容納一輛車的巷子,再走幾十米就是萬聖。
照理說這麼偏僻,連北京人都不見得找的到,然而這裡卻是名聲遠揚,很多人慕名前來,很有點朝拜的意思。萬聖實際上有四處,先到的是路南側的一個書庫,原來叫“廣域圖書公司”,專門為萬聖配書;再走,路北側有兩間小小的房子,裡面就是東方工作室,是萬聖的出版發行部門,曾經策劃了數本學術書籍。再往前就是萬聖書園和萬聖書坊,兩家純粹的書店。
其實書店分成兩家純粹也是由於面積的局限,本來裡面是差不多的。都是高起通頂的書架,暗色的隔斷,中間一鋪的全是書,留給人走的只有中間窄窄的一條小道。不過時間久了,兩家書店也有了一些差別,象路北的就偏重音樂、建築一類,氣氛比較輕松活潑一些。而裡面路南的則是人文、社科包括哲學之類的多些,顯得凝重深沉,變成了兩種不一樣的風格。
進到書店內首先的感覺就是靜,拾階而上,外面的喧囂就被掩在了門外,人也仿佛脫了濁氣,變得清爽起來。看到牆上貼的劉蘇裡寫的書評,覺得真實而又親切。
跟劉蘇裡有過兩次談話,每一次都很簡短然而愉快,看得出來劉蘇裡曾經是一個書生,但是已經不再是書生,緊張的節奏和響個不停的電話已經把他深深糾纏在俗世中,很難想象他怎麼還能有空去寫那些清麗拔俗的書評,果不其然,在那不久廣域就宣布重組,劉蘇裡可能是一門心思去搞他的正則基金去了吧?
城府路上還有幾家赫赫有名的去處,一個是“雕刻時光”,全國著名的書吧,曾經聚集很多未成就事業的導演及未來的名人;據說未成名之前的趙薇經常逡巡於此。還有一處叫“閒情偶寄”,也是全國眾多小資頗為向往的地方,巷子口還有一個網吧,叫“酷梅”,想必很多北大的學生都不會忘記這裡。就是這樣一條靜靜的小巷子,曾經承載過太多的目光和牽掛。
詩人劉軍(即西川)曾為萬聖書園撰文寫道,萬聖書園的成功使書店成為真正的書店,使街邊的地攤成為地地道道的地攤。可見當時在圈子裡這個書店的出現有多大的影響,不過就象近年來很多東西一樣,這兩年萬聖也開始衰落了,首先是在北京音樂廳的分店在2000年撤出,然後在今年又傳出了北大東門外拆遷的消息,不知道此次萬聖將要魂歸何處。可惜沒有機會再去最後目睹一眼萬聖的影子,一切都會消失,只有變化永恆。
無論怎樣,永遠都會懷念這經典的萬聖,懷念90年代中一段透明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