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爨底下村游記之一
今年年初,電視裡介紹京西爨底下村,引發了去此地一游的念頭.但終因懼怕寒冷,而未能成行.時至今日,深秋已到,隆冬即將來臨,又萌發了去游村的興致.與幾個朋友一拍即合,於是乎,幾天大風降溫之後,我們便匆匆啟程了.
車自蘋果園出發, 一路向西行駛,經門頭溝,過齋堂.道路兩旁,一些農民擺攤出售自產的柿子和蘋果. 路邊樹上,稀稀落落掛著些熟黃了的柿子,在夕陽的照耀下,黃澄澄,金燦燦的,好看又誘人.據說這是農民特意留給鳥兒吃的.除此之外,滿眼看到的都是些荒蕪貧瘠的石頭山.山上幾乎無樹,被薄土覆蓋處,長著枯黃的茅草.裸露的巖層黑白相間,構成無數幅變幻萬千的巖壁畫,甚是氣魄,壯觀.越往深處走,越讓人感到大山的神秘和蒼涼.
三個小時的行程,終於到達爨底下村.買了門票,跟著導游,來到村前 ”爨”字牌下,方知該字念“cuan”四聲,並非繁體,是簡體多筆劃字(30畫). 小村四面環山,依坡而建,多為明清民居四合院落,整體坐北朝南,高低錯落有序,自上而下,呈扇面狀延展.著名的京西古道穿村而過.
全村現有青磚灰瓦的四合院70多套,房屋600多間。但僅30多戶,90多人在此居住,近一半的房子空著或做客房,或在裝修。全村只一韓氏家族,現已至十七代傳人。我們當晚就住在了保存最好的財主院客棧,房主為韓家兄弟老二的第十五代傳人 –孟字輩,名孟起。
男房主熱情地為我們燒熱炕,燒開水,女主人就忙著給我們烙餅,炖雞,炒菜。借此機會,我們在村裡走街串巷,熟悉地形,為第二天照相選址。走在那貫穿全村東西向的蜿蜒小路上,歲月的磨礫已將痕跡永遠地留在那些光滑平整的青,紫石板上。青磚灰瓦的民捨,精雕細刻的木門窗,在雪白窗紙的襯托下,無不透露古樸典雅的京西鄉村氣息和純樸敦厚的民風,而那些經久失修的殘垣斷壁,長期擱置的古井和古磨,又無不讓人感受著這500多年歷史的滄桑。看到那些肩挑鍬挖,忙碌勞作的人們,將我帶回了那久遠,卻又熟悉的年代,讓我想起我們曾在相似偏遠貧瘠的土地上,揮灑汗水,磨練意志,戰天斗地,奉獻忠心,譜寫了那不同尋常的青春之歌。
如今站在這古老的小村落,雖感慨萬千,但讓我們感到遺憾和憂慮的是,那些在修建小煤窯和井台的人,並不是本村村民,而是受雇於某香港電影制片廠的民工,為其新作品“刺馬”制作背景。為了影片效果,還塗黑了一些牆壁和屋頂。據說自“手機”在此拍攝後,不少制作人紛踏而至。雖給村民帶來些收益,卻對保護古村古貌造成一些無法挽回的破壞。
來到住在一號院的爨底下村榮譽村民,畫家董鴻飚的家,觀看了山頭的睡佛,欣賞了他的作品。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爨石畫”,他在從山上撿拾的片巖上做畫,故稱“爨石畫”。有些確實創意非凡,透著靈氣,讓人心動。但我喜愛的多是非賣品,且價錢不菲。第二天我們在山上找到幾塊顏色形狀不一的片巖,請他做畫題字,他很爽快地答應,並潑墨揮毫一氣呵成地畫完了幾件作品,只收了我們一些工本費,我們也美滋滋地像捧了寶貝一樣告別了他。
晚上坐在房東韓孟起家炕頭,喝著熱呼呼的南瓜湯,啃著酥軟香鹹的蔥油餅,就著清香爽口的雞蛋炒香椿,吃著香味撲鼻的野菇炖柴雞,我們美餐了一頓,酒足飯飽之後,聽韓孟起給我們講爨底下村的發展史和韓家的家譜。但因都無文字記載,只能是民間傳說或傳奇故事罷了。傳說不一,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不是韓家先祖得了什麼意外之財,由此而發家致富,便是他在京城當了官,或代皇行僧,沾了皇親,有錢有勢,而繁榮昌盛,成此規模的。但有一點似乎是肯定的,既韓家先祖是明初山西“韓”姓移民。
2006
年11月22日
(京西爨底下村游記之一)
(京西爨底下村游記之一)
(京西爨底下村游記之一)
(京西爨底下村游記之一)
(京西爨底下村游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