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館一
北京市的省級綜合博物館在國博的輝煌之下,閃爍著自己的光芒。一般說,一個城市有了國家博物館,已經集歷史文化之大成,再有其他博物館顯然會被掩蓋在光芒之中。這次去首博發現原來首博非常值得一去,去了就受益匪淺。
長安街上的首都博物館現代化程度很高,最明顯的表現為其建築風格,以及智能化數字化的設備,古代文物與現代科技的結合,舒服,豁亮。
首博的展覽思想路數跟國博差不多,也是基本陳列加精品陳列。基本陳列有《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這個基本陳列先入為主,以實物、書畫、電子模擬等各種展示使北京歷史文化按年代線性遞升,發展感極強,可以說是國內一流博物館的品牌陳列。精品陳列有《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古代佛教藝術精品展》、《古代書法藝術精品展》、《古代繪畫藝術精品展》等,我的最大收獲是改變了原先半無知認識——北京的歷史其實很厚重。過去一直認為禹舜堯湯秦皇漢武,二裡頭殷墟,地下陝西地上山西,沒北京什麼事兒,北京是滿清文化,而滿清文化是我家鄉發源的,北京沒什麼了不起。可是仔細看過了首博陳列,方知北京歷史也是博大精深。按首博的說法,50萬年前周口店的北京人既是北京歷史的開始,也是研究原始人類聚落組織和文化的物證。周口店我曾專門去過,對此深有感觸。夏商周,北京是北寒之地也是北方門戶,是方國都邑,到了戰國時期,燕國是“七雄”之一,中原逐鹿,戰火烽煙,而邊遠的燕都薊城卻相對和平穩定,因而有機會發展,成為“富冠海內”的名城。魏晉北朝時期政權紛繁更迭,隋唐、安史之亂,北京地區仍然處於相對安定的環境。直到938年,契丹(遼)升幽州為南京,拉開了北京成為都城的歷史序幕。中原宋朝的時候,北方女真金朝也曾遷都燕京,定名中都。從元朝開始,北京成為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政治文化中心。再以後大家都知道了。但是,前民國時期,北京歷史應該是中華民族邁向現代化融入世界的起步時期,是繼春秋後思想文化最燦爛的時期,可惜至今沒得正名。
與《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同一時空展覽的是“世界文明概覽”。“北京歷史文化”陳列在內圈,“世界文明概覽”在外圈,兩側依時間序列平行展示,匠心獨運。置北京史於世界文明大事的廣闊背景之中,不僅豐富北京歷史文化內涵,更營造北京從古至今都是一座開放、包容的城市的語境。這是首都博物館的高明。(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