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北京人來說,十渡、野三坡是熟得不能再熟的地方,事實上,這裡還是世界著名的地質公園。“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溫帶型喀斯特景觀地貌,具有美妙絕倫的觀賞性。”隨著今年春天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正式開館,地質公園的八大園區也推出科普地質游路線,讓人們對這些熟悉的景點,有了另外一種了解和欣賞。
石花洞外觀設計體現造山過程
眼前的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讓人感到不可思議———順著地勢,整個建築似乎都在扭動,仿佛一股來自開天辟地的力量讓它如此“石破天驚”。據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博物館的外觀設計正是體現了造山運動的過程,充分利用房山當地的石材:大礫巖、青石板和漢白玉等,反映出房山的地域特點。
一走進大廳,看到的是五座玻璃牆“巖石柱”,裡面盡是各種各樣的巖石塊,原來這裡展示的是公園地質的五個時代,當然,對小孩子來說,地史演化廳更加吸引人,深藍色的浩瀚宇宙,長長的時空隧道,通過光影等高科技手段,領略地球的形成歷史,並感受從一片洪荒世界到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
還原熟悉景點的地質原理
對北京當地人來說,最具有吸引力的當屬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八大園區展廳,通過大型場景復制,讓我們又重新“復習”了野三坡、十渡、聖蓮山、百花山、白草畔等熟得不能再熟的景點,然而在這裡它們恰恰卻多了幾分陌生的魅力。比如十渡的蝙蝠山、筆架山是在北京人小學生時代就出現在作文裡的景點,今天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告訴你這些都是“沖蝕峰叢”,“形成於距今12億年的中元古代燧石條帶白雲巖,堅脆的巖石在構造作用下發育宏大近於直立的節理。在距今約260萬年左右,在溫帶半干旱半濕潤氣候條件下,地殼迅速抬升,拒馬河及其支流水系強烈沖蝕切割,從而形成了園區的典型中國北方構造沖蝕巖溶地貌。”
看過石花洞、銀狐洞、聖蓮山、上方山、周口店等幾個園區地質模型,我們乘坐火山噴發觀光電梯,一邊感受火山活動的巨大威力,一邊來到地下8米的館區,繼續了解百花山—白草畔園區的地質地貌。
白草畔
記得去年8月我們去百花山、白草畔避暑,感慨多山的房山還有這麼一片平坦草甸,而且植被豐富,美麗異常。在這裡我們才知道,在地質歷史上地殼長期穩定的時期,各種外動力地質作用對地面進行剝蝕與堆積的過程中可以形成一個近似平坦的地面,叫夷平面,而百花山附近就是這樣一個平面。
房山世界地質公園
位於北京西南部,園區總面積953.95平方公裡,地跨北京市房山區和河北省保定市涞水縣、涞源縣,共分8個園區,即:周口店、十渡、石花洞、聖蓮山、上方山-雲居寺、百花山-白草畔園區、野三坡和白石山園區。
■公園科普推薦路線
北方碳酸鹽巖地貌考察
該線路位於十渡園區,從一渡到十八渡沿著拒馬河及兩岸溝谷發育有典型的北方碳酸鹽巖地貌景觀,以板狀山、牆狀山等形態的構造沖蝕巖溶地貌景觀為主,主要地質遺跡景觀有峰叢“筆架山”、峰叢“馬鞍山”和“蝙蝠山”等,全程約需8小時。
古人類及動物遺址(遺跡)地學考察
該線路位於公園內周口店園區,以古人類文化遺存和古動物遺址為主,主要景觀為“北京人”遺址、山頂洞和田園洞等。該線路約需5小時。
動植物及自然生態地學考察
該線路橫跨百花山-白草畔園區和聖蓮山園區,有海拔1991m的百花山和主峰2161m的白草畔,奇花異草千姿百態、動物種類眾多。珍稀動物有褐馬雞和大足鼠耳蝠,是動、植物觀察的理想之所,全程約需12小時。
■貼士
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開館時間:5月15日開館試運行,目前展館部分設備在維護,參觀詳情需電話咨詢。
門票:試運營期間免門票。
公交路線:乘坐917路(天橋—張坊),在雲居寺路口(長溝)站下車,向雲居寺方向西行1公裡即到。
自駕:從市內到西三環六裡橋上京石高速公路,從琉璃河出口出高速公路,按路標所指十渡方向,到長溝西行1公裡即到。
相關設施:建設了以博物館為中心的綜合服務中心,在園區主干建設了琉璃河、長溝、十渡等9個咨詢服務站和地質科普服務點。同時,各景區也均設有咨詢服務點。如:長溝咨詢服務站建築面積達300平方公裡。
服務站內設商品購物廳、餐廳、咨詢服務廳和游客換乘中心,其主要功能為展示公園地質、人文景觀,介紹科普線路,提供免費咨詢,為游客吃、住、行提供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