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農家樂在成為市民擁抱自然、排解壓力首選的同時,同質化嚴重、特色鮮明的休閒項目並不多。借著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後低碳概念漸入人心之際,密雲在本市推出首個低碳旅游試驗區,並計劃引入低碳概念,試圖升級京郊游。比如,建立自行車騎行基地、野營帳篷基地,供暖采用超導液等,為京郊農家樂注入環保因子。但此舉能否使京郊旅游走出發展趨滯的困境,還需拭目以待。
青菁頂 騎行代替自駕
對於北京這樣一個機動車保有量超過400萬輛的城市而言,自駕早已成為許多市民假日郊游的首選方式。而從2009年開始,擁有獨特山水資源的密雲卻開始推廣被都市人遺忘已久的騎行。
2009年盛夏,密雲遴選出了5個“騎行”基地,向游客提供150輛山地單車和雙人情侶車出租。六條精心選擇的騎行路線則將附近的景區和民俗村一一串起。在密雲旅游局的規劃裡,“騎行”基地還在繼續增加,最終密雲所有景區都將通過這些基地實現“無縫連接”。游客們靠自行車,就能賞遍所有美景。
黑龍潭北一公裡處的青菁頂民俗度假村就是首批成立的“騎行”基地之一。現在,度假村山腳的車棚裡就停著一排顏色鮮艷的自行車。夏天,它們已經接待了不少從城裡來體驗鄉村生活的年輕人。
密雲旅游局長郭立新自己也買了輛自行車,現在旅游局推薦的騎行線路,他都曾經一一騎過。“京郊游正在從觀光游轉化為度假游,人們度假需要有多種體驗。”此外,提倡“騎行”對密雲人而言還有另外一層考慮。作為北京的水源地,為北京守住“一盆清水”成為水庫周邊乃至整個密雲首要考慮的問題。“我們希望游客們把車放在縣城或者度假村裡,通過騎行的方式去觀光,來緩解交通的壓力;而不是去拓寬馬路,影響原有的鄉村生態。” 郭立新說。
黑龍潭 背垃圾下山
坐落在石城鄉鹿皮關北的黑龍潭,2009年剛剛成為國家4A級風景區。這條全長4公裡、水位落差達220米的峽谷現在成了一個晶瑩剔透的冰雪世界。
“我們的冰全都是就地取材。”景區經理陳淑蘭說。這是一個人工的琉璃世界,不需要消耗大量水電。每一塊冰都取自景區內天然冰凍的峽谷山泉,景觀則依山勢蜿蜒裝點。等到春暖花開,只需將冰雕中的彩燈取出,融化的冰水便又還原為山泉。“碳排放非常少,沒有一點污染。”陳淑蘭強調。
在2005年之前,景區裡常常會留下游客們隨手丟棄的礦泉水瓶、食物包裝袋等垃圾。工作人員就將這些垃圾就地填埋在山上。10月底,景區所有的職工都取消了假日,將之前景區裡積存的陳舊垃圾全部背出來,整整干了一個月。
從第二年開始,黑龍潭開始采取新的垃圾處理方式。從4000米的景區最高點往下,游客們產生的所有垃圾,全部由景區職工一點一點收集、分類、運出景區;再由政府安排的垃圾車運到密雲,統一銷毀。景區還按職工每人負責的路程遠近,額外發放一筆垃圾清運費。
石塘路 超導液來供暖
2008年,石塘路獲得了“北京最美鄉村”的稱號。這個古老的村莊曾經是明代的邊城重鎮,現在90%以上的村民都靠旅游吃飯。
“我們這兒水質好,自己做的鹵水點豆腐,誰吃了誰說好。”農業生態觀光園“古城人家”的老板齊寶祥一邊走一邊念叨自家的特色。其實,齊寶祥是豐台人,可是自從到石塘路建了這個觀光園,他在村裡待的時間越來越長。
沼氣、太陽能早就是村民司空見慣的“小兒科”了。在齊寶祥的“古城人家”裡,正在試驗更先進的高科技玩意兒。走進干淨敞亮的客房,迎面是貼著紅磚牆紙的仿真大炕,雖然沒有柴火煤煙的味道,可是伸手一摸,炕上還真是一層暖意。齊寶祥掀起炕上的褥子,只見一條細橡膠管躺在炕邊。“我這幾個房間供暖,現在用的是超導液。只燒這麼一小壺水,熱氣就傳上去了,電表才走幾個字。村裡說,我這邊試用好了,就向全村的民俗戶推廣。”
郭立新覺得,“低碳”對村民而言,接受起來並不困難。因為鄉村儉樸生活的傳統本身就與“低碳”的主旨不謀而合,“農民都是很實惠的,低碳的經營模式能給他們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
馮家峪 露營者的樂園
馮家峪在密雲水庫北,是密雲生態涵養區最重要的核心部分。郭立新說,在密雲旅游局的規劃中,試驗區裡不會有大規模的景區建設,也不會有奢侈的旅游接待設施。整個試驗區的規劃預計在兩個月之後完成。馮家峪將成為露營愛好者們的樂園;湖光山色之間將分散著利用原有民居改建的小規模鄉村酒店。
同時,“密雲旅游體驗網”也將上線——采用這種耗值少、低碳宣傳的方式進行旅游信息傳播,減少了印刷品的制作,這也是密雲“低碳”旅游計劃的一部分。
一個成功的“低碳”旅游區是什麼樣子? “主要是能讓游客對自己的生活方式、工作狀態有一種新的思考,就像孔子說的‘靜而能慮,慮而能得’,就是我們這個試驗區的成功。”郭立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