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北,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內蒙古高原的南端,屬錫林郭勒大草原延伸地帶。總面積4185平方公裡,其中草原和森林面積超過400萬畝。在這裡,您可以策馬揚鞭,彎弓射箭,一展萬丈豪情;也可以觀看馬術、摔跤、草原歌舞等草原傳統娛樂項目;還可以吃到獨具特色的手把肉,天然無公害的農產品;更可以將快樂盡情揮灑在滿溢熱情的篝火晚會上。
距京最近的草原之城。從京城北三環京張高速入口到張北縣城,全程高速,路程220公裡,車程2個小時。 張北北依內蒙,南臨京津,古有聞名世界的“草原絲綢之路”張(張家口)庫(蒙古國烏蘭巴托)大道縱貫全境,今有207國道等多條國、省干線在此交匯,是連通京、津、冀、晉、蒙的咽喉要道。
盛夏如秋的涼爽之城。張北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氣溫只有2.6℃,夏季平均氣溫15.8℃。這裡沒有空調,鮮見電扇,是夏天不出汗的地方,素有“夏季爽天下”的美譽。這裡天藍、雲白,草綠、花艷,牛羊成群、百鳥歡歌,一派塞外風情。
風景如畫的原生態之城。張北自清代以來一直就是鑲黃旗的專屬牧場,是清朝皇帝秋游巡獵的地方。這裡有蒼茫遼闊的原始草原,有壩上最大的天然濕地,有綿延不斷的原始次生林。春天的張北“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夏天的張北“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秋天的張北“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冬天的張北“白雪紛紛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風起。”您可盡情感受回歸大自然的情趣。
底蘊深厚的文化之城。戰國時期趙襄子在張北曾設無窮之門,寓意趙國的北方邊境無窮無盡。作為“兵家必爭之地”,張北境內存留有戰國、秦、漢、北魏、北齊、明、清等多代古長城,在全國有長城的縣中是跨越朝代最多的,長城專家認為“張北是解開長城之謎的地方”。十三世紀初,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率10萬蒙軍在張北野狐嶺大敗40萬金兵,史稱“會河川之戰”,為建立橫跨亞歐大陸的蒙古大汗國奠定了基礎,也在我國古代軍事史上,留下了一個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1307年元武宗海山在張北建中都,宮殿巍峨,盛極一時,同大都(北京)、上都(內蒙古正藍旗)共同成為元帝國的三大都城。張北是中原農耕文化與北方游牧文化的交匯點,歷代游牧民族在此留下過活動遺跡,蒙漢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
張北縣重要資源介紹
一、交通區位資源
張北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地處壩首,背靠內蒙,面臨京津,雄居要沖,扼南北交通之咽喉,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四通八達之埠,俗有“壩上重鎮”之稱。古張(張家口)庫(庫倫)大道縱貫全境,聞名世界的古“北方絲綢之路”經此而過。縣城距北京220公裡,全程高速。張石高速、207國道、張化、張沽等公路干線於此聚集輻射,構成了以縣城為樞紐,連接內蒙、輻射京津晉冀的交通運輸網絡。
二、風能資源
張北風能資源豐富,縣境內常年平均風速6米/秒,屬優質風能資源區域,被列為國家百萬級風能建設基地。可開發風電總規模達500萬千瓦,2009年新增並網30-35萬千瓦,累計並網60-65萬千瓦。目前該縣已引進十家企業開發,並有浙江運達風機總裝和永泰風機塔筒制造公司落戶該縣工業園區。
三、礦產資源
張北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達4大類38個礦種,礦化點100余處,有價值的礦床30余處,完全具備開發大型礦產項目的條件。已初步探明,褐煤儲量4.6億噸、鉛鋅金屬儲量144萬噸、鐵礦石儲量500萬噸。
四、特色農牧資源
張北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極有利於農作物干物質的形成和積累,是理想的無污染、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基地。農產品主要盛產甜菜、蔬菜、馬鈴薯、裸燕麥等,“中都”牌蔬菜、“雪景”牌綿白糖、“燕山”牌酵母、“燕綠”牌裸燕麥方便面等產品以優良的品質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睐。境內野生植物經初步查明有315種,其中藥用植物76種,黃芪、柴胡、甘草、枸杞、黨參等中草藥材品質優良,暢銷不衰。金針、苦菜、口蘑、蕨菜等土特產品品味獨特,久負盛名。
綠色蔬菜:張北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氣候冷涼,病蟲害少,是無公害、無污染綠色蔬菜的天然之地。全縣綠色蔬菜18萬畝, 2008年成為奧運蔬菜特供之地。“中都”牌蔬菜備受消費者青睐。
燕麥:又稱莜麥,以其特有的“四熟”品性(作物要成熟、籽粒要炒熟、和面粉要燙熟、上籠屜要蒸熟)和抗病毒、降糖、降脂、防動脈硬化等特效功能,備受人們青睐,越來越來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佳肴”。
甜菜:張北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生長的甜菜無污染、無公害,糖分多。博天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河北省唯一一家制糖企業,生產的“雪景”牌綿白糖晶粒小、粒度均勻、顏色潔白、質地綿軟、甘甜可口,是中國名牌,屬綠色食品,是家庭飲食及食品加工的佳品。河北馬利食品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酵母生產企業。
馬鈴薯:馬鈴薯具有和中養胃、健脾利濕、寬腸通便、降糖降脂、美容養顏、利水消腫等功效。張北馬鈴薯種植面積35萬畝,並產有紫色、紅色、黑色、黃色等彩色馬鈴薯。
亞麻:是壩上地區的重要農作物之一,生產的亞麻油中富含α-亞麻酸,是人類生命中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質,是構成人體一切組織細胞膜的重要成分,被稱為“狀元油”。張北亞麻種植歷史悠久,品質高,每年種植面積達15萬畝。
沙棘:沙棘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有著極其頑強的生命力,能夠起到防風固沙的生態作用。沙棘全身是寶,具有很高的藥用和營養價值。沙棘可做飲料,沙棘葉可制茶,果核可提煉沙棘油,沙棘果和沙棘油有很好的醫療作用。深秋季節沙棘果成熟,一串串紅彤彤的沙棘果掛滿枝頭,紅遍整個壩上高原。
油菜花:徐徐清風夾雜著濃濃的油菜花香,7—8月份張北縣城一個金色的海洋,3000畝油菜花形成了“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獨特風光。
奶牛:豐富的草場資源,廣闊的綠色草場為奶牛養殖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優質奶源。張北現有奶牛10萬頭,年產鮮奶30萬噸,奶源充足,2006年被中國奶業協會授予“全國牛奶生產強縣”稱號。
肉食品:廣闊的草場資源,獨特的氣候條件,為牛肉、羊肉和乳品等畜產品生產提供了良好條件,吸引了內蒙各旗縣大量的牲畜、畜產品到張北交易,成為晉、冀、蒙重要的畜產品集散地和華北地區重要的肉食品生產基地之一。
金銀花:《本草綱目》記載,金銀花煮汁釀酒,服之,有“輕身長年益壽”之效。7—8月份張北縣境內金銀花漫山開遍,恣意燦爛,花香熏得游人醉。
張北馬:體型健美,結構勻稱緊湊,體幅寬廣適宜。毛色以栗、骝、黑為主。眼大有神,耳直立,頸較厚,蹄質堅實,性情溫順而有悍威,挽乘皆宜,力速兼優。因而成為我國良種馬之一,馳名長城內外。
五、生態旅游資源
張北縣處於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延伸地帶,是“距京最近的草原之城”,是“盛夏如秋的涼爽之城”,是“風景如畫的原生態之城”,是“底蘊深厚的文化之城”,是夏秋避暑和休閒旅游的勝地。
中都原始草原: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北緯41°8′,東徑114°線上,是緯度最低,距北京最近、保護最完好的原始草原,生長著30多種優質牧草,每到夏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無風無暑,清涼宜人,是消夏避暑的天堂。
桦皮嶺生態自然風景區:桦皮嶺因其陰坡有千畝桦樹林而得名,主峰海拔2128米,被譽為“京北第一高峰”。典型的歐式山地觀光珍貴資源,素有“塞外九寨溝”之美譽。登臨主峰,嶺南群山起伏,嶺北萬裡平疇,牛羊點點若現,大有“一覽眾山小”之勢。夏日三伏,嶺下艷陽高照,嶺腰雲霧纏繞,嶺頂清風送爽。
安固裡淖:華北第一大高原內陸湖,“安固裡”系蒙語鴻雁之意,“淖”即有水的地方,史稱鴛鴦泺,這裡草豐水美,雁棲鵝息,是草原上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自遼始,便成為歷代皇家游獵、避暑勝地。
天鵝湖:夏日的天鵝湖草高數尺、鮮花盛開、牛羊成群、碧波蕩漾、百鳥爭鳴。每年春夏、秋冬之交,數以千計的天鵝和各類水鳥飛來駐足、嬉戲,把這作為南飛北歸的驿站。
大圪?石柱群:是由火山巖漿冷卻後生成的六菱形石柱組成,距今已2500萬年,被稱為世界第二大風景奇觀。
冰雪資源:張北冬季漫長,氣候嚴寒,降雪期可達120多天,存雪期5個月,“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是最形象的比喻,可身臨其境感受“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壯觀景象。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為滑雪、滑冰項目提供了天然廉價的條件。
四、歷史文化資源
張北歷史,久底蘊深厚。早在4000多年前,人類就在這裡繁衍生息,創造了先進的早期文明。張北一帶是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的分界線,同時也是北方文化與中原文化雙向交流的重要通道。張北地處沖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無窮之門:戰國時期趙襄子在張北設置,寓意趙國的北部邊境無窮無盡。無窮之門是張北有文字記載以來最早的歷史,是歷史上從草原到內地最重要的交通關隘。
六代長城:張北縣境內存在戰國、秦、漢、南北朝、明、清六個朝代的長城,擁有長城時代之多在全國200多個縣中位於第一,被譽為“解開長城之謎的地方”。
蒙金大戰:十三世紀初,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率10萬蒙軍在張北野狐嶺大敗40萬金兵,史稱“會河川之戰”,為建立橫跨亞歐大陸的蒙古大汗國奠定了基礎,也在我國古代軍事史上,留下了一個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元中都:建於1307年,宮殿巍峨,盛極一時,同大都(今北京)、上都(今內蒙古藍旗)成為元帝國三大都城。元中都遺址是保存最完整的元朝都城遺址之一,1999年被評為 “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蘇蒙聯軍烈士紀念塔:是國內唯一一處紀念二戰期間蘇蒙聯軍在中國抗日戰場犧牲烈士的紀念建築,是培育民族精神、進行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不可多得的教育基地。蘇蒙聯軍在此進行了華北戰場上最後一場抗日戰役。
二人台:壩上草原廣為流傳的一種文藝形式,在壩上“哪裡有莜面,哪裡就有二人台”,而且張北是東路二人台的“發祥地”。二人台、張北大鼓、戳古董等壩上人民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被收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