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主教王府井東堂又名聖若瑟堂,座落在東城區王府井大街路東,是北京四大天主堂之一。1655年(清順治十二年)皇家賜給利類思、安文思二位神父一所宅院和空地,修建一堂,規模不大,奉聖若瑟為主保,被稱為北京城內第二教堂。1720年地震,房屋倒塌,次年重修。堂內曾藏有朗世寧所繪聖像多幅,1807年神父們因搬運堂內圖書,引起火災,將房屋燒毀,所幸教堂無恙。不久,教堂被責令拆除,東堂遂廢。1884年經田類思主教向國外募捐巨款又重建大堂。1900年6月13日再次被毀,1904年再次重建,即現今的王府井天主教東堂。文革期間1966年8月21日,東堂被迫關閉,一關就是十四年。直至1980年12月24日東堂修復後重新開堂。1990年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了展示教堂在王府井大街的文化特色,2000年上半年,北京市政府撥巨款對東堂進行全面整修,2000年9月11日再次開堂。當晚,時任北京市委書記的賈慶林親往堂前廣場視察並向傅鐵山主教祝賀。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東堂歷任神父為羅福林、王寶發、李山、王學群等,現任本堂為高陽神父,副本堂孫永書神父。王府井天主教堂主體建築保存完好,是一座典型的羅馬建築風格的教堂,更是融貫中西建築風格的典范。教堂建築為磚木結構,灰磚清水牆,坐東朝西,面闊25米,共約30間,坐落在青石基上,外立面堂頂立三座十字架,中間大,兩旁小。堂內有18根圓形磚柱支撐,直徑65厘米,堂內兩側掛著耶稣受難受難始末多幅油畫。教堂整體灰色的歐式尖頂建築因其古老而越發透出神秘,新擴建的堂前廣場,建設了噴泉地燈,改建聖若瑟紀念亭。新鋪就的門前廣場在綠樹環繞中更具有濃郁的人文色彩。在周圍的現代化建築映襯下,王府井天主教堂成了這條大街上的新亮點。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教堂門前廣場可供行人小憩,經常有新婚伴侶來此拍婚紗照留念。在教堂南側,有占地1000多平方米一座花卉、灌木、喬木立體種植的花園,構成了獨特的都市鬧區靓麗街景。東堂是老教友集中的堂區,多年來廣大教友在堂區神父的帶領下熱心事主,熱愛公益,積極參與堂區事務,堂區福傳事業頗有成效。
聖若瑟堂新東堂重新開堂後,為發揮她獨特的信仰和文化優勢,堂區神父與堂務會根據教區的指示精神,正在實施新的牧靈福傳與社會服務目標,以求在原基礎上取得更大的進步。如今東堂得到了徹底的保護,不僅是北京天主教重要活動場所,也為在京的外國友人提供了一個做英文彌撒的場所,而且還是北京王府井金街的一處精美景觀。每當入夜華燈初放,東堂被射燈照得通明,釋放出暖暖的流光溢彩。每個聖日這裡都充滿感激的沐浴,來自天上的馨香,不斷讓腳步邁進神聖的殿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