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江橋是醴陵的第一大民橋,也是1949年前,全國少數幾座縣級民修公助的大型石拱橋之一。渌江橋建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自古為交通要津。據《醴陵縣志》記載:渌江橋不可一日無,也非一州一道之關系。江楚衢途往來商旅輪蹄絡繹莫不向渡於此。現在渌江橋仍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醴陵城南北交通的咽喉。醴陵歷為吳楚要沖,且連通南北。南宋前,交通常阻於渌水。南宋紹興六七年間(1136-1137),湖南安撫使趙善俊奏停渌水渡錢,說明當時有渡無橋。乾道九年(1143)正月三十日,詩人范成大(後任參知政事)經萍鄉到醴陵,作《題醴陵驿》五律,有“渌水橋邊縣,門前柳已黃。人稀山木壽,土瘦水泉香”之句。在所著《骖鸾錄》中稱:“比年新作橋”。橋名“渌水”,可見橋建於乾道早中期。此後的800年間,毀於水14次,毀於火5次,毀於兵4次;宋修2次,元修1次,明修7次,清修13次,民國時修1次。渌江橋作為一座古橋具有三大特色:其一,橋的跨度大,是目前湖南省境內保存最好、跨度最大的石拱橋;其二,有保存完整的名人所題橋名橋碑;其三,文字史料詳實,從明代至民國的《渌江橋記》就有十一種之多。而今渌江橋更以其古樸、雄健的風姿成為瓷城的人文景觀。199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位置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