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白雲觀」又名「海上白雲觀」,位於南市區西林後路100弄8號。它幾乎被繁華的高樓大廈所淹沒,四周老舊待拆遷的房捨將它團團圍繞,難怪不好找。
上海白雲觀早期屬全真派,現為正一派廟宇,目前是上海市道教協會所在地。
道教全真派傳入上海地區大約是在元代。據《松江府志》記載,元大德十年,婁縣曾建有「長春道院」。道院名為「長春」,當時是為了紀念全真龍門派祖師邱處機(號長春子)而建。至治元年,楊載撰《長春道院記》,其中談到當時的道院住持,為鎮守廣陵的鄭將軍之子鄭君。但自此以後的500年間,這一地區很少看到有全真道活動的記載。直到清朝同治二年,杭州顯真觀道士王明真,才在上海北門外,新橋朝陽樓(今浙江路北海路附近)創建了全真道觀「雷祖殿」。
清光緒八年,由於馬路拓修,雷祖殿需要拆遷,當時的雷祖殿住持徐至誠在仁濟善堂紳董們的資助下,在老西門外買下了白雲觀今址,並逐步重建了雷祖殿。光緒十二年至十九年間,又擴建了斗姆(斗姥)殿、三清殿、呂祖殿、邱祖殿和甲子殿等。使其形成占地十四余畝的十方叢林道觀。清光緒十四年,徐至誠進京,在清廷官員和北京白雲觀方丈高仁峒的協助下,以改雷祖殿為「海上白雲觀」,即北京白雲觀下院的條件,從北京白雲觀請得明版《道藏》8000余卷(現存於上海圖書館)。雷祖殿改為上海白雲觀後,由徐至誠自任監院。同時整頓白雲觀規戒,確立了其全真派「十方叢林」的地位,成為我國東南地區頗具威望的全真道觀。至於後來為何改稱「海上白雲觀」,據說是為了完全從「北京白雲觀」下獨立之故。
「上海白雲觀」的歷史雖不長,但觀內所供奉的神明卻大有來頭,歷史悠久。清光緒二十年,從海關移得明代鑄造道教七尊神像(兩尊天師、五尊天君),供奉於觀內,加上1984年獲得的明代和清代銅像兩尊,目前,海上白雲觀保存著九尊的銅像,各個法像威嚴、儀態端莊。
白雲觀,主體建築共分二層,下層除「大殿」外,還有「真人殿」、「觀音殿」、「靈官殿」,上層則有「老君堂」及「真武殿」。
上海白雲觀的確有一點沒落,當天看到一場儀式,道士穿著一些衣服(和唱戲的衣服差不多),手裡拿著寶劍,四周在誦經(可能是,反正在奏樂),大開眼界.我下午四點到白雲觀,碰到四個外國人,沒有其它的游客了.老外可是非常喜歡老子呀.
最後補充:門票很便宜2元/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