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環球旅遊網 >> 環球旅遊 >  >> 大陸游 >> 上海游 >> 上海著名景點

同濟大學景區介紹

     編輯:上海著名景點

    同濟大學是中國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她創建於1907年,作為東西方文化碰撞、交匯的最早產兒之一,早期為德國醫生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取名“同濟”意蘊合作共濟。

    同濟大學地處上海東北隅,三個校區占地113公頃,建築面積82萬多平方米,校園內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是全國知名的花園單位,並有一批不同年代建成的各具特色的建築與園林,如50年代的庭園式建築工會俱樂部,60年代的遠東第一大無立柱禮堂,90年代的逸夫樓“德國中心”等。1997年5月,同濟大學隆重舉行了以“同舟共濟迎挑戰,乘風破浪跨世紀”為主題的9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海內外3萬多校友歡聚母校同憶征程,共話未來。60多位中外大學校長參加了“世紀之交:大學與未來”的大學校長論壇,共畫21世紀大學藍圖。

    1912年增設工學堂,1923年更名為同濟大學,1927年被正式命名為國立同濟大學。抗戰期間曾內遷經、贛、滇入川,1946年回遷上海並發展為以擁有理、工、文、法、醫五大學院著稱海內外的綜合性大學。1950年起在院系調整中醫學院、測繪系遷往武漢而發展為今日的同濟醫科大學和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文、理、法學院等調入復旦等校。調入華東十余所高校土木建築系,遂成為國內最大的以建築土木工程為主的工科大學(後又調出鐵道系至上海鐵道學院)。

    50年代中起逐步恢復機、電、理科,1960年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78年經中央批准恢復對德交往,在中科院院士李國豪校長領導下實行“兩個轉變”,即由土木為主的理工科大學向理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轉變,由普通國內高校向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窗口”之一的國際性大學轉變,從而迅速恢復和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經、管、文、法各具特色的多科性大學。作為研究型大學,學校是首批被國務院批准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作為全國重點大學,學校被列入國家財政立項資助的“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1995年實現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1996年成功實現了上海城市建設學院和上海建築材料工業學院的並入,被國務院領導贊為高校體制改革中的“同濟模式”。

    同濟大學現有11個學院(經濟與管理、建築與城市規劃、土木工程、機械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文法、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生命科學與醫學工程、外國語和理學院),33個系;還建有函授與繼續教育學院、高等技術學院、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以及由中德政府批准合作培養研究生的中德學院和職業技術教育學院。目前(按教育部新專業目錄),學校共有43個本科專業、66個碩士專業、31個博士專業,9個博士後流動站,各類學生2.4萬多人,教學科研人員3000多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5人,工程院院士4人,共有教授等正高級職稱431人,副教授等副高級職稱909人。作為國家重要的科研中心之一,學校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全國性科研基地7個,國家和上海市工程中心各1個。1983年以來獲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成果480多項。

    同濟大學在長期辦學中逐步形成了以“嚴謹、求實、團結、創新”為校訓和“同舟共濟、自強不息”的同濟精神。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五大辦學特長,即:歷史悠久、嚴謹求實的傳統特長(兼得中國文化求實精神和歐陸科學嚴謹學風,近80名中國兩院院士曾求學或任教於學校,12萬余名同濟畢業生以其“重視基礎、重視能力、重視實踐”的特點而享譽海內外);建築土木環境工程水平居先的學科特長(該領域擁有國家重點學科4個,國家級科研基地6個,博士後流動站3個,並正在形成綜合性的現代城市科學及工程學科群);博采眾長,對德交往“窗口”的外事特長(學校與海外60余所高校及50多家企業建有合作關系,88年以來主持召開國際學術會議60余次,訂立長期合作項目50多個,派出教師1000多人次,來訪專家2100多人次。德語教學蜚聲海外,三分之一以上中國留德人員曾就學於同濟,由德國政經科教各界人士組成的“同濟之友”活躍於德國,“中德學院”開創了中外科教合作新模式);立足上海,參與區域發展貢獻卓著的地域特長(學校多形式參與上海現代化大都市建設和支柱產業發展,倍受各界人士贊揚);面向全國,服務經濟建設主戰場的體制特長(作為中央直屬高校為全國培養一大批基建和重大工程的骨干人才和參與技術攻關服務,影響巨大)。

    近年來同濟大學正在探索並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現代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實施以全日制學位教育為主體,以發展面向社會急需人才和終身教育的多種類教育和面向世界的高層次中外合作辦學為兩翼的新型辦學模式,貫徹“本科教育為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為強校之路”的指導方針;實施“依托傳統優勢,開拓高新科技”的學科發展戰略;確立“知識+能力+人格”三位一體的全面素質教育和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學校正以“堅持兩個中心(教育、科研)”,發揮四大功能(教育育人、科研創新、服務社會、交往世界)”為目標,努力建設理工結合、文理交融,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協調發展的多功能型現代大學。

    目前,同濟大學正在海內外各界朋友和校友們的支持下,大膽開拓創新,為在不遠的將來跻身於世界一流大學而同舟共濟,重振雄威,嚴謹求實,再創輝煌!

住宿:
    附近有上海理工大學的招待所和附近的水產大學的招待所

交通:
     59、6、401、22、124、940、874路公交車

美食:
    在上海有這麼個順口溜,玩在復旦,住在交大,吃在同濟,愛在華師大。想必,同濟大學的美食是很有名氣的。同濟的本部,即四平路附近的那個校區的後門是很有名氣的美食街,值得一去。

  1. 上一篇文章:
  2. 下一篇文章:
欽賜仰殿旅游風景區介紹
欽賜仰殿旅游風景區介紹

景區介紹有千年古觀”之譽的欽賜仰殿,是上海最早的道觀之一。相傳是三國時東吳孫權為其母所建,清乾隆改為欽賜仰殿”。供奉東岳大帝。故又稱東岳行宮&rdq

上海美術館旅游風景區介紹
上海美術館旅游風景區介紹

景區游覽上海美術館是一所公益性社會文化事業機構。她座落於繁華的南京西路,背靠人民廣場,與上海博物館、上海大劇院、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人民公園毗鄰,是一座功能健全、設施先進、

南京路
南京路

南京路和淮海路是上海最繁華的街區,素有“中華商業第一街”之譽,東起外灘,西至靜安寺與延安西路交匯,全長5.5公裡,兩側商廈鱗次栉比,雲集著約600多家商店。西藏路以東稱南京東路(原稱花園弄,1865年改名為南京路),以西稱

秋霞圃旅游風景區介紹
秋霞圃旅游風景區介紹

景區介紹  秋霞圃是我國江南著名的古典園林,也是上海五大古園林之一,始建於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原是明代工部尚書龔弘的私人花園。初建時園內有數雨齋、三隱堂、構風嶺、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