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山古文化遺址位於青浦縣重固鄉錢家經村.雖稱之為山,其實是4000余年前人工堆成的一個帶橢圓形的土台,高7.5米,東西長94米,南北寬84米。土墩形似覆船,故又名覆船山。1979年來,先後3次發掘,面積約 2150平方米。經清理,在灰黑色土層中,發現87座西漢墓和4座戰國晚期的楚墓。
土台東部已發現31座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墓葬,出土大量玉器,有琮、壁、璜、斧、钺、環等,都是禮器、祭器和飾物,制作精美,工藝水平甚高,還有石器、陶器等生產和生活用具,有的墓中有雙手反縛狀的陪葬者的骨骼,說明這裡是一處部落首領的墓地。北部有距今5000年左右的“崧澤文化”墓葬18座,疊在上面的有戰國墓4座、西漢墓96座。
福泉山古文化遺址地下的灰黑土層以下,是三層灰黃。在灰色和黃褐色土中發現良渚墓葬18座,墓內陪葬物制作精細,為新石器時代罕見的珍品。黃褐土層下是黑褐土層,發現17座崧澤晚期墓葬,其中有同性合葬和男女合葬,在太湖地區屬首次發現。黑褐土層下又是灰黑土層,屬崧澤文化早期古人的居住地遺址,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上海先民的生活面貌。遺址一層層土色變化,反映了馬家浜、崧澤、良諸文化早晚有序的文化層疊壓關系,可看作是一份距今60OO年至 2000年的上海遠古時代的歷史年表。該古文化遺址被譽為上海的“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