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楓泾是因為其在上海寥若晨星的古鎮中早在2005年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稱號,今年“五一”節,我特意前往楓泾。
從地鐵錦江樂園站附近乘楓梅線巴士抵達楓泾時已近下午1時,過楓泾仿古石牌坊,沿街前行六、七分鐘,蓦然發現前方街角出現一處粉牆黛瓦的。近前一看是座古色古香的牌坊,門楣镌刻有“唔呶喔哩”字樣,知是到了古鎮風貌區。牌坊兩邊牆上刻有兩幅表達了楓泾飲食文化的順口溜,一年之中每月都有一樣代表性的時令水產,我注意到其中有正月螺蛳四月黃鳝十一十二月鲫魚之類的文字。
一進入“唔呶喔哩”牌坊門,一幅江南水鄉古鎮的美景展現在我眼前:一條東西走向的市河橫亘在我面前,河對岸臨水而建的民居或重檐疊瓦,或騎樓高聳,或勾欄亭閣,或近水樓台,高低錯落連成一片形成市鎮輪廓線,灰暗斑駁的外牆、木質窗戶、吊腳樓插入河中的石柱、駁岸石階、遠近橫跨河埠的石橋等傳遞出歲月的滄桑;市河這邊我所處的地方則是一條江南水鄉特色的長廊,在長廊裡則是店鋪和民房。
長廊不長也就二、三百米,但有一個特別的名字“生產街”,顯然這是解放後改的名字。據說,以前這裡曾是繁榮的商業街,沿河店面林立,特別是米糧行和麸皮店多達30余家,開店設行的老板們為了方便自家的貿易不受天氣的影響,刮風下雨照常可以做生意,於是在造店面的時候,特意造出延伸到河邊的長廊,其他居民也覺得這樣做既方便了自己又方便了他人,於是也在自己的門前搭起了廊棚,歷經300多年的風風雨雨,“下雨不濕鞋,盛夏不撐傘”的長廊成為楓泾的一道風景。
我沿著長廊西行,走不多遠就到了著名的楓泾三橋。三座古石橋分架在兩條相匯的河流上,其中架在南北走向河流上的是竹行橋、北豐橋,東西走向河流上的是清風橋,前兩橋要小些,後者則大些。過竹行橋,走上清風橋東望,流水潺潺的市河、大大小小穿行其中的游船,南岸灰黑色的煙雨長廊、北岸臨水吊腳樓,橋邊的楊柳,人景輝映,構成一幅動人的江南水鄉水墨畫卷。
走下清風橋,右轉過北豐橋前行,我來到與生產街隔河相望的和平街,這也是一條老商業街,顯然“和平街”這個街名也是解放後改的名字。沿街而行,經過一處名為“人民公社”的景點,從門口望裡看,院內是一排老式辦公房,大門牆上隱約可辯“文革”時期的標語和門柱上“楓圍人民公社貧協會”之類的字樣。據說,這就是當年楓圍(今楓泾鎮外圍農村部分)人民公社的辦公地點。我過其門而不入繼續前行,見一座古戲台,台上有人在唱滬劇,古戲台一面貼街,一面臨河,台前大涼蓬下擺放著十幾張桌子,不少游客圍桌而座邊聽戲邊就餐,涼蓬旁是家茶室,但實際上是飯店,店堂內也擺放著幾張餐桌,看得出戲台前的桌子也是這家茶室的,生意不錯。
離開古戲台繼續沿街前行,不遠處是座名為泰平橋的石橋。過橋來到河對岸的生產街。眼前是東區火政會舊址。東區火政會是過去楓泾民間救火組織,也是上海地區保存較為完整的近代消防機構。火政會舊址陳列了解放前曾經使用過的救火器具器械,門前橋邊河邊還停了一艘解放後楓泾曾經使用過的救火小輪船。離開火政會舊址,沿著生產街長廊西行到“唔呶喔哩”牌坊門,重走已曾走過的長廊,左拐經過竹行橋畔拐向南繼續向前,走完生產街長廊,前面就是文中街楓溪長廊。牌上有“楓溪長廊小吃一條街”的詞語,但實際上小吃店並不多,更多的保留了原始古樸,而這也是我所希望的。
沿著300多米長的楓溪長廊漫步,一路映入眼簾的是臨河而建的古舊民居和古石橋、古街,腳下是舒適的青磚鋪街的彈格路面。長廊中段有一處臨水平台,平台石欄有兩塊並列的石條,分別刻有“吳界”、“越界”字樣的篆刻,看來這是吳越兩地分界標志。歷史上,楓泾古鎮曾一半屬江蘇,一半屬浙江,南為浙江,北為江蘇,楓泾古鎮獨特的人文歷史價值由此可見一斑。楓溪長廊的得泉亭引起了我的注意,亭中是一口古井,亭的一側還有六口小井,我蓦然發現這些井呈北斗七星狀布局。經了解,明景泰年間(1450年)當地富紳顧文昺在此建房挖地得錢,以為天賜之物,於是在挖到錢的地方依照天上星辰的排布築造了七口井,故俗稱“七星井”,且井井相通,以便路人汲取,並在其中一口井上建了亭子。因錢、泉諧音故名“得泉亭”、“得泉井”。楓溪長廊的南端是致和橋,因建於元朝致和年間(1328年)而得名,是楓泾現存最古老的橋梁。“佛渡有緣客,子送積善人”,致和橋西橋端還有座石刻送子觀音像,這我在別的地方未曾見到過,也是致和橋的特色人文歷史景觀。
過致和橋來到河對岸的南大街,與有著長廊的生產街、文中街相比,南大街的古樸味要淡一些,街道建築中已夾雜些現代建築,已引不起我的興趣。街上有處楓泾丁蹄作坊的景點,進去一看,只是粗糙的臘像陳列和圖板介紹,而不是我所希望的實景演示。過清風橋進入北大街,北大街要比南大街窄些,古意也濃些。北大街上一條小弄裡丁聰漫畫陳列館內一株蔥郁挺拔有400多年樹齡的古銀杏樹引起我的注意,看來這是株出畫家世家的風水樹。
北大街的北端是楓泾小學,往前已出古鎮風貌區了,便折返從北大街一小弄向東過橋到河對岸的橋灣裡,沿河邊柳蔭而行到北豐橋。至此,我實際上已把楓泾古鎮風貌區走遍。
經清風橋、竹行橋,沿楓溪長廊踏上返途,經過致和橋畔繼續沿河南行,街名已換成青楓街,長廊也早已消失,河對岸的南大街也已與尋常街道無異,不知不覺古鎮風貌區已遠在我身後。青楓街的盡頭是一條寬闊的公路,沿公路而行找到我進鎮時所經過的楓泾仿古石牌坊,從那裡黃包車到楓泾汽車站坐下午三點五十分左右的楓梅線巴士離開楓泾。
回望車窗外漸漸遠去的楓泾,我若有所思。楓泾古鎮風貌區不大,走馬觀走遍古鎮也不了多少時間,長廊的規模和長度遠遜於我曾去過的西塘,但也許是因為楓泾地處上海西南邊緣,經濟開發力度不足,楓泾反而保留了那份未加修飾的江南水鄉集鎮自然風貌,特別是市河兩岸房捨灰白斑駁的外牆和黑色的長廊增加了古鎮的滄桑感,而且免收進鎮門票本身也增加了楓泾的親和力。我不知道在商業化開發難以阻擋的沖擊下,楓泾古鎮的這份質樸、親和還能保持多久,但至少我今天感受到了楓泾還殘存的那份古韻和江南水鄉已不多見的水墨畫意。我想,有這份記憶也就夠了。
(楓泾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