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於南開的了解,似乎只限於"知名學府"和"周總理的母校"這兩點。但作為周總理的母校,已經足以讓我把南開之行安排到我的天津首度游行程之中。曹禺先生說:"知中國者必知天津,知天津者必知八裡台,知八裡台者必知南開。"在介紹南開的林林總總的文章之中,也看到這樣的一段話:
"北大、清華、南開、復旦——作為中國的老四所,有人以兵器來形容它們的不同:北大仿佛一柄鋒芒畢露的青虹,清華就像削鐵如泥的利刃,復旦宛若輕靈飄逸的短劍,而南開則是楊過手中那把樸實沉穩的玄鐵重劍。不是沒有鋒芒,而是過於鋒芒內斂,所以就沒有了那種不羁的狂放,所以有時候,你聽不到它的聲音。世事繁華中,南開如同一個經得起寂寞的隱士,站在角落裡拈花一笑。"這重劍般的寂寞深沉的南開到底是怎樣的呢?走進南開東門,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色,這樣濃重、安詳、靜谧的綠色恐怕也只有在校園裡才看得到。途經東方藝術大樓曾被無知的我們戲稱作食堂,後來查了查才知道,是南開園裡最具特色的建築。圓形樓體、弧型屋頂、流線型坡面,據說還是依據古代八卦設計而成。順著路牌沿途尋找周總理的雕像,終於在南門前看到了屹立著的高大的雕像,莊重,卻很慈祥。總理的雕像前有幾個年輕人在照相。因為沒帶相機,我只好用手機照了幾張。"我是愛南開的。"一句簡單、質樸卻又飽含深情的話赫然題刻在周總理雕像的底座正面。對一所大學而言,還有什麼能比培養出了這樣一位偉人更驕傲的呢?還有什麼能比一句"我是愛南開的"更深情的呢。周總理1913年進入南開學校,1919年9月開始在南開大學文科學習。1979年10月和1989年10月,也就是南開大學60周年和70周年校慶之時,南開師生分別立紀念碑和塑像,紀念這位偉大而傑出的校友。繞過雕塑北面的主樓,背後是著名的南開校鐘。據說南開校鐘本來是德國克虜伯兵工廠為李鴻章祝壽專門制造的,後來贈給了南開大學。在網上查了一下資料,原來的鐘身重1萬3000余斤,鐘面鑄有《金剛經》全文。每逢學校開學、畢業等盛典,均擊鐘慶賀。
1937年,日軍轟炸南開大學,劫走校鐘。抗戰勝利後,多方查找未有下落。1997年7月28日值南開被炸60周年之際,為永記慘痛歷史,勵志未來,特別重新鑄造了校鐘。重鑄後的校鐘高1.937米,重3000余公斤,鐘身刻有南開大學校訓、校歌和銘文。可以說,南開的校鐘述說著一段南開的慘痛歷史。校園信步,體會那種久違的悠然自得的感覺。超脫物外,平和、謙遜、不事聲張,這就是南開的風格吧。清靜平和、親近可人,看庭前花開花落,任天邊雲卷雲舒……文章引用自:
(南開大學周總理雕像)
(南開大學校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