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各個國家和民族在興趣、風格和愛好方面有著諸多不同,這就是我們這個世界多姿多彩、精彩紛呈的原因;但不同國家之間也有一些共同之處,例如對虛假的東西,無論是商品,還是文學作品,進而是人性道德,都會深惡痛絕,一概予以否定和譴責。假冒違例產品、盜版書籍光碟等,都是要依法取締、追查和打假;在人性道德方面,虛情假意、虛偽做作,也是要被人嗤之與鼻,難有好名聲的。
這是因為,人們崇尚世界的“唯一”特性;如果能夠“克隆”,那麼,克林頓就不會再靈,李光耀就不再光耀了。
但是克林頓和李光耀的唯一性也讓人們感到極大的遺憾,你想要和這些世界級名人見面說話真是難於上青天,更不要說能和名人在一起照張相了。
可是當你走進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立刻就會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世界近代和現代最負盛名的重量級人物,像英國女皇伊裡沙白二世、查爾斯王子、戴安娜王妃、丘吉爾首相、劇作家莎士比亞、納粹頭子希特勒、科學巨匠愛因斯坦、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美國現總統小布什、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中國的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香港首富李嘉誠;文化體育界的眾多名人:貝克汗姆、張國容、李小龍、鄧麗君、麥當娜、楊紫瓊、陳惠琳、姚明、查理•卓別林、007的第四任扮演者皮爾斯•布魯斯、瑪麗蓮夢露、劉德華、成龍等等,都一起在這裡活龍活現地出現在大家面前。
杜莎夫人蠟像館是世上獨一無二的景點。參觀者可在館內近距離接觸銀幕巨星、體壇精英及政壇上叱吒一時的人物,並與他們拍照留念。在展館內,您可看見電視、報刊或雜志上的風雲人物,每一尊蠟像都是參照真人仿制。
這麼多的世界名人都站在那裡歡迎你,心裡的喜悅和激動是難以形容的。每個來這裡參觀的人,都要抓緊這千載難逢的機會,用照相機拍下這些珍貴的鏡頭,也會抓住機會,與自己心目中期待的偶像和名人,來一張合影照。
在這“群星荟萃,名人雲集”的大千世界,參觀者常常會忘記自己在什麼地方,想象力和表現力都變得異常豐富和精彩。
男士們喜歡與成龍“勾肩搭背”,擺出一副鐵桿哥們的姿態;也喜歡站在小布什的身邊,象模象樣做出是美國總統的發言人;還喜歡在李小龍面前擺幾個招式,體會一下當年這位威懾武林的拳師風采。
更有幾個平時就一直垂青瑪麗蓮夢露的性感和美艷的男士,竟忍不住去欣起她的裙子,想看個究竟……
我站到姚明身邊,才真正體驗到他的高大和威猛。
人們明明知道,這些名人都不是真的,而是假的蠟像,是仿制真人的藝術品,但還是非常的喜愛。因為每個蠟像造型都那麼栩栩如生、逼真動人,其高度、身形、發型甚至疤痕、皺紋均與原型一模一樣,猶如真人活現眼前。
這時,你會忍不住由衷地贊歎蠟像制作的惟妙惟肖,感歎蠟像造型藝術家的精湛水平。
明明是假的東西,明明是冒牌、仿制、抄襲,卻偏偏假得享負盛名,假得讓人驚服甚至於崇拜,這是為什麼?
因為,它們雖是假的,但不是偽劣品,而是一種藝術品。它們都是在光明正大、眾目睽睽下合法制作的,它們不但得到真人本人的同意,更要得到真人本人的取樣合作。
為了求得蠟像的完美的逼真,蠟像雕塑師要為館內大部分名人的蠟像真身取樣,仔細量度其身高及體形,並拍攝逾200幅以上的各種角度的照片作為參考。蠟像的頭發更是按照取樣時采集得到的名人頭發樣本,再去尋找類似發質的真人頭發,然後由人用手一根一根地植入蠟像。
當然,蠟像在制作過程中,都對真人進行了美化和修飾。正如一位高級雕塑師所說:“大眾想見的是明星名人精神煥發、狀態十足的公眾形象。”
只有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他頭頂上的紅色胎記卻完全保留著,因為這才是他的“特征”。
做一個蠟像大約需六個月,單是頭顱就非常耗時。負責制作江澤民蠟像的高級雕塑師說:“中國人的輪廓有別於西方人,我們花了很長時間去研究。”
為江澤民塑造身軀及頭顱共需365小時:制模及倒模需175小時;根據真人頭發做植發要140小時;面部上色要50小時。
蠟像的成本是很高的,但蠟像館的每年收入也不小,在香港,看一次蠟像的門票就要80元港幣,用現場提供的數碼相機拍一張七寸的彩照,就要170港元。
蠟像館的創始人是法國的杜莎夫人。她於1761年生於法國,原名叫瑪莉。
瑪莉的母親曾為一名叫菲力普的醫生當管家。也許是一種幸運,這位好醫生制作醫學解剖蠟像的技藝名聞遐迩,於是瑪莉從小耳濡目染,自幼便開始研習創作仿真蠟像,他們的蠟像制作很快出了名。
1767年,菲力普醫生舉家遷居巴黎,並開辦了第一個公開蠟像展館。
年輕的瑪莉憑著聰明和好學,以及她對人物面龐細致的觀察力,制作蠟像的技藝日臻成熟並廣為人知。她開始為一些當時最著名的人物制作蠟像,其中包括美國偉大的政治家富蘭克林。
瑪莉的天分受到法國王室的垂青。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妹妹邀請她入住凡爾賽宮,專職搞藝術教育。瑪莉在凡爾賽宮裡共度過了九年,並為路易十六國王、王後和王室其他成員制作蠟像。
1789年,法國發生大革命,路易十六國王和王後被送上斷頭台,瑪莉也差一點受牽連而被處以極刑。她被囚在牢裡,與拿破倫的妻子約瑟芬同囚一室。
菲力普醫生去世後,瑪莉繼承了她的蠟像展館。後來,她與一名叫杜莎的法國工程師結婚,成為杜莎夫人。
1802年,杜莎夫人帶著兒子和蠟像作品到英國巡展。經過33年後,終於在英國倫敦找到了永久展地。
從此,杜莎夫人蠟像館幾可亂真的蠟像作品美名遠播。
杜莎夫人本人,一直工作到她生命的盡頭。1850年,這位傑出的藝術家與世長辭,享年89歲。她晚年的作品中有一尊自塑蠟像,創作於81歲高齡。
現在,當我們看到他的自塑蠟像站在蠟像館的門口,微笑地看著我們、以虛心的姿態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瞻仰和欣賞蠟像的千百萬人時,這位身材矮小,創意高大的不平凡的普通婦女,曾用她異想天開的智慧為我們帶來藝術上至高無上的享受,我們每個參觀者,無不對她表示出崇高的敬意。
位於倫敦的杜莎夫人蠟像館,每年有二百五十萬人參觀。繼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美國的拉斯維加斯開分店後,香港於2000年8月在港島太平山頂上的凌霄閣的二樓開設了全亞洲第一間分店。蠟像館的總面積約有一萬五千平方米,館內有一百多尊蠟像。雖然與擁有三百尊蠟像的倫敦總館相比,是小巫見大巫。但只要想到,在全世界也只有四家,全亞洲只有香港才有蠟像館時,還是感到非常的自豪。
當我從香港回到上海,給一位網友發送E-MAIL時,順便發了一張我與蠟像楊紫瓊小姐的合影彩照,可是卻忘了加以說明。沒想到他的回信竟然調侃起我來,“好漂亮的年輕小姐哦,你在香港真是艷福不淺啊!”
我暗自好笑,知道他一定是看花了眼,把蠟像做的楊紫瓊小姐當成真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