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續1)
......
雖然這一天最遠的目地的是東湧,不過早已經計劃好了下午再去那邊,就近去看迪斯尼晚8點的焰火,所以上午只是坐地鐵到尖沙咀。從半島酒店那個口出來到彌敦道,再下地道去星光大道(這一段應該是有繞路,不過早上精神好就無所謂了),唯一感想就是這邊的SOGO原來是以地下部分為主的。
不知道是天氣的緣故還是比較早(本來是准備按攻略7、8點鐘來星光大道的,原來11點也不算晚),這邊的人不多,肯定比國內類似景點人少多了,只有李小龍塑像比較受歡迎。一路沿著岸邊向東走,地下的手印名字逐漸熟悉起來。第二次來星光大道的某某顯然對此比較了解,告訴我有名字沒手印的都屬於故去的明星,不過看到發哥打破這個定律時他還是ORZ了一下,莫非發哥大牌到了要做一個特例嗎?
有的手印已經模糊了,有的有新補的痕跡,讓我覺得這個噱頭其實很沒趣,看見有人認真地在張曼玉的手印那裡比大小,我就想,難道說這些手印不是腳踩模糊的而是被手摸成這樣的?跟寺廟裡面的某某吉祥物一樣?其實那時雨雖然停了,手印裡面多多少少還是有積水的,我實在沒有勇氣去按,只對著柏芝的手印遠遠拍了一張。
從西走到東,隔海望去,對岸的高樓大廈林立,這場景分外熟悉,曾經在一部香港旅游宣傳片中把浦東看成港島,誰叫羅家英站在外灘這邊宣傳香港呢?上海和香港,是兩個頗為相似的城市,不,還有東京,你常常會在街頭錯認自己置身何處。有些擁擠的街頭,匆忙過客,有著相似的面孔;而在市區修高架路解決交通擁堵的做法,也從東京傳到了上海,而不是北京。然而最相似的地方,還是維多利亞港與黃浦江這兩灣風光,雖然水色有清濁之分,雖然建築也各有特色,但站在星光大道與站在外灘望向對岸的時候,中環、灣仔與陸家嘴的繁華景象會恍如合為一體,這錯覺到了夜晚猶甚,前者有國金二期、後者有金茂;前者有會展中心、後者有東方明珠及國際會議中心。不過,外灘有一點是尖沙咀不能取替的,那就是沿江那一排如同萬國建築博覽會的歐式老建築,縱然是法國,也見不到這樣一岸是古老、一岸是現代的交集,拉方丹新區畢竟還是沒有融入老城的氛圍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