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舊名赤崁,是台灣的第四大城市,位於台灣西南海岸,屏東的西北側,西臨台灣海峽與澎湖相望。台南也是著名的歷史古城,明清時期曾是台灣的首府,至今仍保留眾多的文物古跡,有“五步一神”、“三步一廟”的說法。台南也是將台灣文化保存最好的地方。
在台南,你可以看到明清官宅、廟宇,傳統閩式民宅,西式建築,夾雜在嶄新而高大的現代樓房之中,這是初訪台南府城的最深刻印象。以台南火車站為界,市區西南部古跡匯集,包含昔日的行政中心赤嵌樓、全台首學孔廟、延平郡王祠等歷史舊構;東區市容深受日據時代的影響,成大校園、台南神學院等學術機構連成一片,是府城文教重鎮;西區一帶車水馬龍商鋪林立,昔日港道淹沒老街窄巷中,滄海桑田一詞在此作了最佳的印證;西郊安平地區為台灣發祥地,此地雖已退出歷史舞台,但安平老街、舊聚落、古堡、炮台、行商洋樓、漁港……依然散發著幽幽古意。
古香古色 去台南不可錯過的景點
赤嵌樓:台南的發源地
赤嵌樓位於民族路、赤嵌街交叉口,列屬一級古跡。明永歷7年(1653年),荷蘭人於此興建普羅民遮城,鄭成功驅逐荷蘭人,以此為承天府署。入清後,經多次修繕,始成今貌。
回溯赤嵌樓的歷史,荷人所建的普羅民遮城,目前僅剩城堡大門和文昌閣旁的炮座遺跡可供憑吊。清朝重建,包含文昌閣、海神廟、五子祠、蓬壺書院、大士殿五棟建物。
現今的赤嵌樓周長為45丈3尺,高3丈6尺,共分三層,雕欄凌空,軒豁四達;內部則陳列文史資料及相關文物,除了歷年修護情況及建物變遷相關圖文外,原為蓬壺書院一部分的文昌閣,還奉祀著一尊魁星爺,據說這尊原供書院師生參拜以求金榜題名的魁星爺極為靈驗,每屆考季,神案上便排滿了各色准考證、學生證,祈求神靈護佑。文昌閣庭前立有一斷足石馬,由洲仔尾(永康市鹽行村)移來,原為林爽文事變中,陣亡的清廷官員鄭其仁墓道之石刻;由文昌閣通往海神廟之間,有一半圓形石砌古井,為荷蘭人建城時所鑿,因此稱為“紅毛井”,幽幽古井深不可測,訴說一段神秘傳奇,據說此井可直通安平古堡,當年鄭成功入城圍攻時,荷蘭人便利用此密道逃往安平。
在諸多文物古跡中,最特殊者莫過於城樓下9座赑屃碑,此為清乾隆旌功御碑,碑文是褒旌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事件,相傳赑屃為龍的九子之一,善馱重物,外型似龜,多用以馱負碑礎,遂有“龜碑”之稱。
大南門:台南的三級古跡
台灣府城現僅殘存大東門、大南門及小西門,而其中僅小西門仍保留當年原貌。大南門位於南門路,乃昔日台灣府城8座城門遺跡之一,列屬三級古跡。
大南門為昔日府城南區之屏障,周邊有孔廟、海東書院等文教設施,城外即是荒蕪的魁斗山,形勢險要,加上其為通往鳳山的要道。此外,門洞內嵌有一方道光年間所立“示禁碑”,乃嚴禁戍衛官兵騷擾過往民眾,為時代留下見證。外城門額書“大南門”,城垣采弧形建築,宛如一彎弦月,又稱“半月城”;內城門額書“寧南門”,城樓為歇山重詹形式,由此可鳥瞰台南街景。
南門碑林位於大南門西南側,共收集61座清代古碑碣,內容包含記功、捐題、修建、建築圖、墓碑及禁令告示等6大類;每座碑碣皆立有說明牌,藉此可一窺昔日社會梗概與政教決策,是史跡考察重要的佐證。
府城隍廟:台灣的首座城隍廟
府城隍廟建於明永歷23年(1669年),為台灣首座城隍廟,名列二級古跡,因城隍爺掌理陰間事宜,其空間配置與文物陳列,迥異於一般廟宇。
城隍原意為城牆、護城河,後演變為城池的守護神,專司陰間司法事宜,各地城隍猶如地方行政首長,按其轄區范圍、位階,各有不同的封號與配置。
府城隍廟為三進雙護龍的建築,格局狹長幽暗、神像威武猙獰、座前案桌、枷鎖刑具、警世威赫的匾額楹聯、斗大的算盤,處處顯露陰森詭谲的氣氛;而三川門內高懸“爾來了”一匾,用字淺顯卻寓意深遠,讓人望而生畏。大門入內依序是三川門、拜殿、正殿和後殿;左右兩廂則辟為辦公室及文物陳列室。正殿主祀威靈公,陪祀文武判官、七爺、八爺和24司,是協助城隍爺辦案的神祗與幕僚,24司中以職掌學業、功名的“學政司”、“考功司”,香火最鼎盛。
民間深信,人死後魂魄要先到城隍廟報到,接受初審,根據其生前善惡功過,決定上天堂或下地獄,因此對城隍爺甚為敬畏;由於城隍爺對於轄區百姓行止瞭若指掌,遇有親人行蹤不明,每每到此求簽問卜。
每年農歷5月11日城隍爺誕辰,城隍爺按例於誕辰前夜行轄境,探訪民情,是年度最熱鬧的廟會。
府城老街:玩味台南的精髓
台南建城300余年,境內的古跡、廟宇、街屋、遺址,蘊藏著豐富的人文風貌;傳統街巷中,至今還有許多堅持古法制作的老店鋪,生動呈現了古都百年來的生活面貌,其中,赤嵌樓和東獄殿周邊為府城兩處重要的生活空間,散布許多老行業與史跡,正是捕捉先民足跡,重新認識傳統產業價值的好題材。
民權古街:大名鼎鼎的“全台第一街”
民權古街西起大井頭(今永福路、民權路交叉口),東至鹫嶺頂(今北極殿、天壇一帶),寬約15公尺,長達300公尺,即今民權路二段一帶,是台灣第一條規劃完整的歐式大道,後300余年,為台南市街的中心,也是台灣重要的發祥地。
如今老街雖已沉寂,老一輩的府城人對於街坊的舊名號,依然琅琅上口,民權路、民生路一帶,至今仍散置著清代的傳統舊構或日據歐式建築,其中不乏年代久遠及首度創設的陳年建物。一路走來可陸續探訪全台第一座西式醫館、第一間報社、最古老的氣象站、號稱台灣首廟的天壇、長老教會在台的發祥地……,至今仍有脈路可尋,不愧是“全台第一街”,漫步其中即可細品此地的宗教信仰、文教活動、地理變遷,仿若翻閱一部台灣發展史。
西街教會:台灣長老教會的發祥地
早期看西街一帶濱臨台江,為五條港船運重點,建築皆坐東朝西,故名看西街。1865年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士馬雅各醫生抵達台灣府,於看西街(今仁愛街)設宣教所,展開醫療與傳教活動,成為長老教會在台宣教的先端,看西街則被視為長老教會的發祥地。今日所見看西街教會,為1951年後遷建,建築采巴洛克風格,以圓頂、列柱及屋頂上十字架最為醒目;教會除宣教活動外,定期舉辦社區醫療講座與親子教育,是街坊中充滿活力的“百年老店”。
天壇:鄭成功築台祭天的地方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於承天府外築台祭天,以延明祚,先民稱為天公埕;清鹹豐4年(1854年),官民集資於舊址興建天公壇,奉祀玉泉大帝,因淵源久遠,號稱全台首廟。天壇雖歷經多次修建,廟中仍可見精致古物,其中尤以拜殿前的“一”字匾及前後殿中多對龍柱,最負盛名。
台南測候所:台南日據時期的地標建築
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為掌握全島氣象狀況,於1897年先後在台南、台北、澎湖設立測候所,為光復後氣象站之前身,台南測候所是同一批建築中尚維持原貌的建物,頗富歷史意義。因應氣象觀測之需,測候所建成近圓形的十八角樓,內部為三層同心圓,環環相扣,圓心向上延伸設置觀測儀,為當時最高的建物,因造形特殊,府城人戲稱為“胡椒管”,曾經是當地醒目的地標;目前氣象站已遷移他處,此地預定辟為氣象博物館。
奎樓書院:尋找清文化的蹤跡
清代於全台設置60余所書院,台南一帶即擁有18座,奎樓書院為台南目前僅存的二座之一。奎樓書院原稱中社書院,創於雍正4年(1726年),原址在今永福國小旁,為地方士紳鴻儒交流詩文、議論時事所在,迥異於一般書院;日治時期因市區改正而遷於現址,院中仍保有嘉慶、道光年間的匾額、柱珠、石獅等文物。
台南神學院:台灣第一座現代化醫療機構
1876年馬雅各牧師以台南、旗津所設的傳道班為基礎,創設台南大學(即今台南神學院),成為基督教長老教派培育傳道人才的大本營,由巴克禮醫師出任首任院長,同時在此發行教會公報,為台灣第一間報社。神學院後方的新樓醫院建於1900年,為台灣第一座現代化醫療機構,今日面貌乃光復後陸續改建。
台南孔子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