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在台北市角落的寶藏巖,如同城市中的一盞光,指引嘈雜都市中的人們追尋未曾遺忘的夢想與寶藏。2016年寶藏巖環境藝術燈節以「邂逅那道光」為主軸,自2月21日起展開為期一個月的視覺飨宴,透過各類領域的藝術家,規劃出開幕活動、藝術裝置作品與系列工作坊三大區塊,邀請大家一起來到寶藏巖「邂逅」片刻美好,遇見不同於以往的「那道光」。

隨著寶藏巖的環境,設置讓人驚豔的燈景藝術。圖為寶藏巖藝術燈節過去作品。(圖片來源/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2016年寶藏巖環境藝術燈節參展藝術家陳怡潔於月津港燈節的作品。(圖片提供/台北國際藝術村)

每年美麗的寶藏巖藝術燈節總吸引許多觀眾前來。(圖片來源/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此次燈節展覽邀請多位藝術家聯手呈現,今年邀請創作人李明道展出經典機器人作品,於寶藏巖交織出截然不同的奇趣氛圍;藝術家牛俊強創作大型戶外燈光裝置〈這裡的陽光很不一樣〉,霓虹字將於夜晚發出動人光芒;出身大稻埕的光影創作者江佶洋帶領「瓦豆」團隊,利用寶藏巖的歷史背景,結合光影語彙,打造都市中的歇息空間;藝術家陳怡潔轉置卡漫色彩,使用燈管裝置散落於歷史斷面,猶如小星星在地面閃耀;藝術家鄭先喻,藉由植物及微生物生長所產生的電能,驅動人造光源與聲響;藝術家葉育君試圖在自己及築夢者的夢境中,呈現結合錄像、燈光、塗鴉的螢光氛圍作品;藝術家林書瑜以線作為訊息傳遞與能量承載媒介,塑造虛實之間的界面;駐村藝術家丹羽陽太郎使用日常隨手可得之素材,創作出乎意料的結果;藝術家王佩瑄則將駐村計畫延伸,為「外來」族群存在與融入課題的台灣社會拋出觀點。進駐於寶藏巖的微型群聚藝術團隊也特別開設系列工作坊,透過多元的手作課程,於燈節期間豐富參與民眾的美好感受。
獨一無二的藝術燈飾,給每位來到現場的人一個難忘的夜晚。圖為寶藏巖藝術燈節過去作品。(圖片來源/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2014作品捉光踏影(圖片來源/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除此之外,活動也邀請長期進駐於寶藏巖的微型群聚藝術家/團隊開設系列創意工作坊課程,其中包括二皿手作紙設計的元宵小夜燈、無用偵探社的導電顏料電子卡、小本書的閃閃夜光瓶與藝術家薛美華、鄭鴻旗帶來的微光再現光影戲偶劇場及劍人光劍等課程。
寶藏巖藝術燈節除了展出燈飾,更會結合燈光藝術演出(圖片來源/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2014作品捉光踏影 傾巢而出的浪漫(圖片來源/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