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全台灣旅游網報導】鄉鎮走透透小旅行,這一站跟著我們來到的是桃園市大溪區囉!為大家介紹來到大溪必游的十大景點有哪些!
【大溪古道】
大溪古道共分有5個支線,分別是“大艽芎古道”、“百吉林蔭步道”、“御成路古道”、“溪洲山古道”與“齊明寺古道”,以下分別為大家做相關介紹。
百吉林蔭步道位於百吉隧道後方,原本為軍事管制慈湖特區,於民國八十七年開放步道。百吉林蔭步道坡度平緩,蓊蓊林蔭繞山而行,沿途還可觀賞蝴蝶與山林,健行至最高點還可眺望山巒與大溪鎮全景,步行時間約一個小時,是適合親子一同踏青的步道。步道還可通往溪洲公園溪石亭與大艽芎古道,意猶未盡的民眾可再前往其它步道踏青。

大艽芎古道位在桃園縣大溪的大艽宮旁,是一條保存完整石階步道,早期是大溪通往復興鄉的主要道路,後因北橫公路及百吉隧道開通逐漸喪失功能而沒落。往裡走會有許多條不同特色的步道,往石門水庫方向可以眺望儲水湖的翠綠湖泊,向龍珠灣方向則可以見到蓊蓊竹林與闊葉林,每條支道的視野都相當遼闊。五月時雪白的油桐花盛開更是迷人,是一個適合全家大小健行踏青的好去處。

御成路古道又稱栗子園古道,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三年,原先是一條曲折難行的小徑,後在西元1923年時因東宮太子裕仁訪台,以紀念的名義將御成路修築為石板道路,從此命名為御成路古道。在修築石板路的同時在古道的入口建造了一座“翼然亭”,讓前來健行的民眾有休憩的地方。古道至今依舊維護完善,是民眾登山健行運動的首選步道。

溪洲山古道有三處登山入口,屬於大溪古道群之一,沿途多是枕木與石階梯。溪洲山古道不僅可以在山林間呼吸清新的芬多精,也可看見山丘原貌地形,體力較好的游客還可走山丘陵路線眺望石門水庫後池的湖光山色。古道沿途有豐富的樹種與蕨類,還可以聽見陣陣的蟲鳴鳥叫,是一條健行與賞景的最佳線路。
已有一百二十多年歷史的齊明寺古道始建於清道光時代,齋明寺步道從古到今都是信眾前往齋明寺參拜的道路,最初的路面是由鵝卵石都鋪設的,約於西元1923年齋明寺創始人的第四代孫江連枝先生從大漢溪取材,以天然的石材將步道鋪為石板路。步道兩旁的杜鵑花盛開,有如一幅深山油畫般優美,油桐花季時更有如下起深山白雪般動人。
【大溪老街】
【大溪橋】
【小小兵彩繪牆】
本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