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天,天氣很好。於是去了雲居寺。
最近,滿腦子都是佛道,看什麼東西都能把佛給牽連到一起。饑渴到這個程度,自然北京房山的雲居寺石經山是可以飽眼腦的。
幾年前已經來此看過,但沒有任何印象,就連當初的門票是多少也不記得了。到是這個來過的印象,幾年來沒有想到再來。
去之前,腦子先裝進寺山的許多概念:
1. 地理:雲居寺在京郊房山區,距市區80多公裡。驅車上京石高速公路,至玻璃河出口出來,就看到雲居寺的路標。
2. 雲居寺石經山
石經山:又名小西天,有大量的石刻佛經,是中國最大的石刻佛經寶庫:山上共有九個藏經洞,分上下二層。下層二洞上層七洞,以雷音洞為中心。九洞之中以雷音洞開鑿最早,原作經堂,稱石經堂,有石門可以開關。雷音洞內的石柱上雕刻有一千多個佛像。其余的八洞在貯滿石經後,就以石塞戶熔鐵锢封。
雲居寺:始建於隋朝,許多建築物在抗日戰爭期間受到戰火的毀壞。
3. 三絕:雲居寺是佛教經籍荟萃之地,寺內珍藏著石經、紙經、木版經號稱三絕。
石經:石經始刻於隋大業十二年(605年),僧人靜琬等為維護正法刻經於石。刻經事業歷經隋、唐、遼、金、元、明六個朝代, 綿延1039年, 镌刻佛經營1122部3572卷14278塊。如此大規模刊刻,歷史跨越長久,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壯舉, 堪與聞名寰宇的萬裡長城、京杭大運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貴的文化遺產。其歷史地位極高。
紙經:紙經現藏22000多卷,為明代刻印本和手抄本。包括明南藏、明北藏等。而其中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尤為珍貴,為妙蓮寺比祖慧刺舌尖血寫成,被稱為“舌血真經”。雲居寺經數量之多是國內各大名寺所罕見。
木版經:木版經即龍藏經。是印刷龍藏所用的木質雕版。木版經始刻於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至乾隆三年(1738年),現存77000多塊,內容極為非富,是集佛教傅入中國2000年來譯著之大成。世界上只有兩部漢文大藏經版保存至今,一部是目前珍藏在韓國伽耶山海印寺的《高麗藏》;另一部就是雲居寺現存的這部龍藏經,堪稱我國木版經之最,也是雲居寺保存經版“三絕”中的一絕,為鎮寺之寶。
快捷的車行方式,淡消了細細品味山水方滋的意趣。驅車70多公裡,一猛子就來到歷經劫難又經過多次整修的雲居寺。寬闊的廣場、冷清的停車場、宏偉的山門還有醒目的購票牌;有些充滿陽光的蕭瑟與淒涼。
又是遭受侵華日軍戰爭炮火的創傷,轟炸、焚燒、掠奪,被夷為廢墟。劫後余生的雲居寺,留下的也只有傷痕累累的幾座唐、遼時期的佛塔,以及散僕在遺址上各個歷史時期的石刻文物和石經山上藏經洞內的石經了。
我是沒有心情看修復的雲居寺新建築,於是直奔佛塔。雲居寺自古就有“碑海塔林”之稱。至今保存完好的有唐塔七座、遼塔五座及隋唐碑刻等歷史文物。唐塔占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遼塔中尤以北塔造型獨特,氣勢宏偉,成為雲居寺標志性建築。
雲居寺北塔又稱“羅漢塔”,建於遼代,建築風格非常突出。通高30米,頂部似鐘,下部如缽,兩層樓閣式的塔身,塔座緊腰處有一周伎樂天磚雕。可惜我沒有拍攝下來。
遼代對佛教的信仰極其盛行,遼人也比較的實在,起塔沒有捨利就供奉大量的經文。圍著“北塔”一周伎樂天磚雕,南塔內的大量石刻佛經。。。遼代對於佛教經典的編刻,成就很大啊,房山石經的續刻可見證。而遼代的佛教藝術,殘存建築較多。類似北塔的遼塔,全國少數也有50座;可惜多檐斗拱式的南塔被毀,只能翻出老照片回憶了。
雖然存留下來的唐代漢白玉方塔沒有宏偉的氣勢,只有兩三米見高,但精美考究的石雕,足以滿足了我的獵取之心了。唐代建築特有的藝術風格和佛教藝術,在這裡到處殘留著,仿佛你身處其時。
南塔的地基還空留在原處遺址,地下是石經地宮,看回藏的石經是要隔著密封的玻璃。每塊石經間用紙隔開。地宮采用氮氣和恆溫密封保存這些瑰寶,現代科學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石經。只是50年代的那一回石經重見天日,居然出土四十多年,才給予回藏?
古人在石頭上刻字,中國各地的名勝古跡,常常可以看到許多石刻文字。各地的山川名勝也往往因之而增色生輝。古代石刻中看來最為重要的也就是石經了。石經就是將整部的經書刻在石頭上。佛教石經大約出現在公元五世紀,在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中,有過三次統治者發動的滅佛運動(北魏太武帝年間、北周武帝年間以及??),於是許多虔誠的佛教徒,將佛學經典刊刻在石頭上,希望經文能夠永久的保存,經不滅,道亦不滅。北京雲居寺的佛教石經,為唐代法師靜琬,遵照慧思遺願,來到白帶山這塊風水寶地,歷盡艱辛磨石刻經,他在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題記中,言明了刻經意圖:“此經為未來佛法難時擬充經本,世若有經,願勿辄開。”這既是高僧的初衷,也是向後人的呼喚啊。石經歷經六代,代代續刻,堅持不懈,長達千載之久,,在一萬四千塊石板上,刊刻了3500多萬字經文,他們將刻好的石經深藏在洞穴中留存後世。——多麼珍貴啊!
除了石經,要看的當然還有龍藏木板經;木版經是用的不易變形的棗木。印刷術的發明顯然也是由石經演變來的;石經的問世,卻不便於攜帶流通及閱讀,於是就產生了既便於、又可以保持石經原貌的拓片,印刷術也隨著發明了。雲居寺木經房展出了少量紙經、木經,有工作人員還現場演示了死版印刷,親自動手印刷一把居然還有技巧可言。
我居然沒有看到“舌血真經”,是匆忙還是沒有展出的緣故,紙面的東西還是需要更好的保護,看不到也不便多想了,還是了解點知識性的東西。佛教大乘經典中血經被記載為“剝膚為紙,刺血為墨,燃指為燈”,果真如此嗎?雲居寺紙經中《大方廣佛華嚴經》血經是妙蓮寺比丘祖慧於明崇祯13年以血代墨寫成;僧侶為表示對佛祖的虔誠與對弘揚佛法的決心,發願刺血為墨,書寫經卷。每天清晨淨手焚香後,刺破舌尖,滴血入杯,以毛筆蘸血書寫。《大方廣佛華嚴經》血經就是按此方法書寫而成的。為何佛門大多只刺舌與手指取血書經?原來是舌血經文保存長久,手指血次之(俏皮話)。其實佛門大德指出,刺血寫經既是修行者的特殊修行方式,可表達對佛祖的虔誠與對弘揚佛法的決心,也是當時物質條件下僧人為保存佛典的重要手段。
沿上山刻經的千年石路快步上行,發現墊鋪著不同朝代的石板,零零落落的,未被現代人很好的保護,有些唐代石板上的斜紋依然清晰。
小西天千佛殿即石經堂又稱雷音洞,就洞為殿,洞門是兩扇沉沉的鐵門向內開啟。這肯定不是原狀,可能是財力不足無力恢復原建從簡而已。進入雷音洞可見洞內四壁的石經版、千佛柱和洞內供奉眾多的佛像,四壁石經風化程度參差不齊,兩扇門後的石經保存最好,大青石料經過千年還和鋼板一樣發出亮光,字跡清晰可辨;真不由得佩服唐代刻經所富有的高超書法藝術魅力。經文是有右往左刻寫,完全按照我國古文的書寫方式。石經山佛捨利就是在雷音洞裡發掘出來的,被認定為釋迦牟尼佛祖肉身捨利。這是全世界唯一不是供奉在塔裹的,而是埋在洞裹的佛祖利。此行最感興趣的佛捨利,現在國家銀行珍藏著。
(關於佛捨利:釋迦牟尼佛祖一生傅道幾十年,直到81歲時,在拘屍那耶羅城的兩棵菩提樹下涅磐。據說佛陀涅磐以後他的捨利即遺骸(當時叫法身、肉身,現叫阿羅漢果,指的是修行而成的圓覺之果。有紅捨利即肉,白捨利即骨,黑捨利即發之分)分為十萬八千份,在世界各地分別起塔供奉。時隔三千多年保留至今的真品已經非常珍稀。佛捨利兩粒,珍珠兩顆。經近年來反復考證,確認為1300余年前靜琬安置在雷音洞的佛捨利。據有關專家推測,原藏三粒,今存兩粒,可能是在明萬歷年間迎入宮內供養過程中遺失。)
雷音洞的西邊,在七、八兩個藏經洞間還有一個唐僧洞,可惜原來的佛像身讓香客們當成唐僧肉刮殘了,現有的是今年才按原狀恢復舊貌雕刻的唐僧和白馬。
攀頂就是蓮心了,四周山勢成花瓣型圍著石經山。風很大,吹散去探尋古遺跡的心情。
一個雲居寺石經山,跨立千年。稍一留意,卻可發現國運和佛教的關系。唐代國運強大,佛教也是黃金時代,中華民族鼎盛,雲居寺也得以昌隆,唐武宗破佛,不久唐朝即滅;明代、遼代諸帝多知維護佛法,國勢亦尚可觀;元代清初,推崇佛教,國威頗盛。近世,佛教衰微到極,雲居寺的大部分建築也被毀完了。佛教盛,可以治理天下;佛教衰,則社會就會出亂。
還是:一心清淨,煩惱轉菩提;體捂佛法,如是而思。
最近,滿腦子都是佛道,看什麼東西都能把佛給牽連到一起。饑渴到這個程度,自然北京房山的雲居寺石經山是可以飽眼腦的。
幾年前已經來此看過,但沒有任何印象,就連當初的門票是多少也不記得了。到是這個來過的印象,幾年來沒有想到再來。
去之前,腦子先裝進寺山的許多概念:
1. 地理:雲居寺在京郊房山區,距市區80多公裡。驅車上京石高速公路,至玻璃河出口出來,就看到雲居寺的路標。
2. 雲居寺石經山
石經山:又名小西天,有大量的石刻佛經,是中國最大的石刻佛經寶庫:山上共有九個藏經洞,分上下二層。下層二洞上層七洞,以雷音洞為中心。九洞之中以雷音洞開鑿最早,原作經堂,稱石經堂,有石門可以開關。雷音洞內的石柱上雕刻有一千多個佛像。其余的八洞在貯滿石經後,就以石塞戶熔鐵锢封。
雲居寺:始建於隋朝,許多建築物在抗日戰爭期間受到戰火的毀壞。
3. 三絕:雲居寺是佛教經籍荟萃之地,寺內珍藏著石經、紙經、木版經號稱三絕。
石經:石經始刻於隋大業十二年(605年),僧人靜琬等為維護正法刻經於石。刻經事業歷經隋、唐、遼、金、元、明六個朝代, 綿延1039年, 镌刻佛經營1122部3572卷14278塊。如此大規模刊刻,歷史跨越長久,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壯舉, 堪與聞名寰宇的萬裡長城、京杭大運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貴的文化遺產。其歷史地位極高。
紙經:紙經現藏22000多卷,為明代刻印本和手抄本。包括明南藏、明北藏等。而其中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尤為珍貴,為妙蓮寺比祖慧刺舌尖血寫成,被稱為“舌血真經”。雲居寺經數量之多是國內各大名寺所罕見。
木版經:木版經即龍藏經。是印刷龍藏所用的木質雕版。木版經始刻於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至乾隆三年(1738年),現存77000多塊,內容極為非富,是集佛教傅入中國2000年來譯著之大成。世界上只有兩部漢文大藏經版保存至今,一部是目前珍藏在韓國伽耶山海印寺的《高麗藏》;另一部就是雲居寺現存的這部龍藏經,堪稱我國木版經之最,也是雲居寺保存經版“三絕”中的一絕,為鎮寺之寶。
快捷的車行方式,淡消了細細品味山水方滋的意趣。驅車70多公裡,一猛子就來到歷經劫難又經過多次整修的雲居寺。寬闊的廣場、冷清的停車場、宏偉的山門還有醒目的購票牌;有些充滿陽光的蕭瑟與淒涼。
又是遭受侵華日軍戰爭炮火的創傷,轟炸、焚燒、掠奪,被夷為廢墟。劫後余生的雲居寺,留下的也只有傷痕累累的幾座唐、遼時期的佛塔,以及散僕在遺址上各個歷史時期的石刻文物和石經山上藏經洞內的石經了。
我是沒有心情看修復的雲居寺新建築,於是直奔佛塔。雲居寺自古就有“碑海塔林”之稱。至今保存完好的有唐塔七座、遼塔五座及隋唐碑刻等歷史文物。唐塔占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遼塔中尤以北塔造型獨特,氣勢宏偉,成為雲居寺標志性建築。
雲居寺北塔又稱“羅漢塔”,建於遼代,建築風格非常突出。通高30米,頂部似鐘,下部如缽,兩層樓閣式的塔身,塔座緊腰處有一周伎樂天磚雕。可惜我沒有拍攝下來。
遼代對佛教的信仰極其盛行,遼人也比較的實在,起塔沒有捨利就供奉大量的經文。圍著“北塔”一周伎樂天磚雕,南塔內的大量石刻佛經。。。遼代對於佛教經典的編刻,成就很大啊,房山石經的續刻可見證。而遼代的佛教藝術,殘存建築較多。類似北塔的遼塔,全國少數也有50座;可惜多檐斗拱式的南塔被毀,只能翻出老照片回憶了。
雖然存留下來的唐代漢白玉方塔沒有宏偉的氣勢,只有兩三米見高,但精美考究的石雕,足以滿足了我的獵取之心了。唐代建築特有的藝術風格和佛教藝術,在這裡到處殘留著,仿佛你身處其時。
南塔的地基還空留在原處遺址,地下是石經地宮,看回藏的石經是要隔著密封的玻璃。每塊石經間用紙隔開。地宮采用氮氣和恆溫密封保存這些瑰寶,現代科學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石經。只是50年代的那一回石經重見天日,居然出土四十多年,才給予回藏?
古人在石頭上刻字,中國各地的名勝古跡,常常可以看到許多石刻文字。各地的山川名勝也往往因之而增色生輝。古代石刻中看來最為重要的也就是石經了。石經就是將整部的經書刻在石頭上。佛教石經大約出現在公元五世紀,在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中,有過三次統治者發動的滅佛運動(北魏太武帝年間、北周武帝年間以及??),於是許多虔誠的佛教徒,將佛學經典刊刻在石頭上,希望經文能夠永久的保存,經不滅,道亦不滅。北京雲居寺的佛教石經,為唐代法師靜琬,遵照慧思遺願,來到白帶山這塊風水寶地,歷盡艱辛磨石刻經,他在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題記中,言明了刻經意圖:“此經為未來佛法難時擬充經本,世若有經,願勿辄開。”這既是高僧的初衷,也是向後人的呼喚啊。石經歷經六代,代代續刻,堅持不懈,長達千載之久,,在一萬四千塊石板上,刊刻了3500多萬字經文,他們將刻好的石經深藏在洞穴中留存後世。——多麼珍貴啊!
除了石經,要看的當然還有龍藏木板經;木版經是用的不易變形的棗木。印刷術的發明顯然也是由石經演變來的;石經的問世,卻不便於攜帶流通及閱讀,於是就產生了既便於、又可以保持石經原貌的拓片,印刷術也隨著發明了。雲居寺木經房展出了少量紙經、木經,有工作人員還現場演示了死版印刷,親自動手印刷一把居然還有技巧可言。
我居然沒有看到“舌血真經”,是匆忙還是沒有展出的緣故,紙面的東西還是需要更好的保護,看不到也不便多想了,還是了解點知識性的東西。佛教大乘經典中血經被記載為“剝膚為紙,刺血為墨,燃指為燈”,果真如此嗎?雲居寺紙經中《大方廣佛華嚴經》血經是妙蓮寺比丘祖慧於明崇祯13年以血代墨寫成;僧侶為表示對佛祖的虔誠與對弘揚佛法的決心,發願刺血為墨,書寫經卷。每天清晨淨手焚香後,刺破舌尖,滴血入杯,以毛筆蘸血書寫。《大方廣佛華嚴經》血經就是按此方法書寫而成的。為何佛門大多只刺舌與手指取血書經?原來是舌血經文保存長久,手指血次之(俏皮話)。其實佛門大德指出,刺血寫經既是修行者的特殊修行方式,可表達對佛祖的虔誠與對弘揚佛法的決心,也是當時物質條件下僧人為保存佛典的重要手段。
沿上山刻經的千年石路快步上行,發現墊鋪著不同朝代的石板,零零落落的,未被現代人很好的保護,有些唐代石板上的斜紋依然清晰。
小西天千佛殿即石經堂又稱雷音洞,就洞為殿,洞門是兩扇沉沉的鐵門向內開啟。這肯定不是原狀,可能是財力不足無力恢復原建從簡而已。進入雷音洞可見洞內四壁的石經版、千佛柱和洞內供奉眾多的佛像,四壁石經風化程度參差不齊,兩扇門後的石經保存最好,大青石料經過千年還和鋼板一樣發出亮光,字跡清晰可辨;真不由得佩服唐代刻經所富有的高超書法藝術魅力。經文是有右往左刻寫,完全按照我國古文的書寫方式。石經山佛捨利就是在雷音洞裡發掘出來的,被認定為釋迦牟尼佛祖肉身捨利。這是全世界唯一不是供奉在塔裹的,而是埋在洞裹的佛祖利。此行最感興趣的佛捨利,現在國家銀行珍藏著。
(關於佛捨利:釋迦牟尼佛祖一生傅道幾十年,直到81歲時,在拘屍那耶羅城的兩棵菩提樹下涅磐。據說佛陀涅磐以後他的捨利即遺骸(當時叫法身、肉身,現叫阿羅漢果,指的是修行而成的圓覺之果。有紅捨利即肉,白捨利即骨,黑捨利即發之分)分為十萬八千份,在世界各地分別起塔供奉。時隔三千多年保留至今的真品已經非常珍稀。佛捨利兩粒,珍珠兩顆。經近年來反復考證,確認為1300余年前靜琬安置在雷音洞的佛捨利。據有關專家推測,原藏三粒,今存兩粒,可能是在明萬歷年間迎入宮內供養過程中遺失。)
雷音洞的西邊,在七、八兩個藏經洞間還有一個唐僧洞,可惜原來的佛像身讓香客們當成唐僧肉刮殘了,現有的是今年才按原狀恢復舊貌雕刻的唐僧和白馬。
攀頂就是蓮心了,四周山勢成花瓣型圍著石經山。風很大,吹散去探尋古遺跡的心情。
一個雲居寺石經山,跨立千年。稍一留意,卻可發現國運和佛教的關系。唐代國運強大,佛教也是黃金時代,中華民族鼎盛,雲居寺也得以昌隆,唐武宗破佛,不久唐朝即滅;明代、遼代諸帝多知維護佛法,國勢亦尚可觀;元代清初,推崇佛教,國威頗盛。近世,佛教衰微到極,雲居寺的大部分建築也被毀完了。佛教盛,可以治理天下;佛教衰,則社會就會出亂。
還是:一心清淨,煩惱轉菩提;體捂佛法,如是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