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 src="http://images3.ctrip.com/wri/images/200906/sally282707162751734.jpg" width=690>
當我再次走進谏草堂准備離開的時候,一位聽口音是本地人的中年婦女嚷開了:“有什麼好看啊?快走!快走!”雖然心虛,百忙中還是用閃光燈拍了一張室內屋面。
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 src="http://images3.ctrip.com/wri/images/200906/sally282707162812734.jpg" width=690>
出來後,小不服氣,又拍了一張外面梁枋上的彩畫,跟谏草亭的彩畫相似。
這座一代忠烈曾經的居所,其後日益被士大夫們敬慕,經常在此集會議政,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公車上書”。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戰爭失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及遼東、賠款二萬萬兩。消息傳到北京,當時在京應試的舉人群情激憤,台籍舉人更是痛哭流涕。康有為、梁啟超等十八省千余舉人在松筠庵集會,在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等主張的萬言表上簽名。並由康、梁二人帶領,與其他千余市民前往“都察院”門前請代奏。進京參加會試的舉人是由各省派送,依漢代舉孝廉乘公家車輛赴京慣例,對進京參加會試的舉人又稱為“公車”。因此此次上書史稱“公車上書”。
近年雖有學者對“公車上書”的真實性提出質疑,但是康、梁等舉人關心國家命運,希望變法圖強的強烈願望,卻是可以肯定的。
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 src="http://images3.ctrip.com/wri/images/200906/sally282707162843734.jpg" width=690>
其實在達智橋胡同,楊椒山祠山門東北側,有一座院門規模比較大,更早引起我的注意,直覺是個大宅門。
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 src="http://images3.ctrip.com/wri/images/200906/sally282707162908734.jpg" width=690>
後來果然在宣南文化博物館果然看到了它的圖片,再次翻拍。這裡名為“嵩雲草堂”,即河南會館,也是“公車上書”的舉人的一個聚集地,河南會館後來成為維新派的一個議事處。
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 src="http://images3.ctrip.com/wri/images/200906/sally282707162930734.jpg" width=690>
最後說一下達智橋胡同。這裡最早叫“鞑子橋”,北京但凡是路名帶有橋的,原來就一定是座橋,鞑子橋也的確是城南的水溝上的一座小橋。鞑子是舊時對蒙古人的蔑稱,此地附近現在還叫校場口,相傳以前是蒙古軍隊駐扎練兵的校場,這座小橋因此得名。到了清代,為了避開“鞑子”的貶義,諧音雅化為“炸子橋”。到了民國,再次雅化為“達智橋”。1965年北京整頓地名,最終稱為“達智橋胡同”。
上圖為達智橋胡同往西的校場大六條的一個宅門,這裡離宣武門天主堂(南堂)不遠,門頭倒有幾分學南堂的樣,不知道會不會是神職人員或教徒的住所呢。
更多精彩請看我的博http://blog.sina.com.cn/shenyuxiaozhiz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