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12路每個周末早上8:00發車,是仿奔馳的國產金龍客車,旅游點包括白龍潭和司馬台長城兩個景點。在京城眾多旅游線路當中游12路是景點最少的一條線路。車走京密公路,路上岔道太多的緣故,我們的那位老司機也免不了經常走走回頭路。
10:00左右,到了白龍潭。傳說當中北京城有兩條鎮京之龍,一條白龍,一條黑龍;白龍棲息於白龍潭,黑龍則在黑龍潭。黑龍潭也在密雲,跟京東第一瀑毗鄰。到清朝時白龍潭成為了皇家的避暑之地。不過由於白龍潭並不是我的目的地,所以我趁大家花¥20 門票錢進去找龍時,我在白龍潭大門對面的山腳找了一片樹陰,從背包裡倒出准備好的干糧,席地而坐,大吃起來。後來聽進去的人說:原來的風水寶地現在只剩風而沒有水了。
11:30,大家重新上路,12:05,烈日當頭,我們到了期望已久的司馬台長城底下。司機停好車,大聲宣布,大家15:00准時回來,過時不侯。時間尚早,而且我對自己的體力深有信心,於是先在大門口的遮陽處休整,等正午的太陽過去。
司馬台長城是明朝大將戚繼光督促所建,跟今天的金山嶺長城和懷柔長城相連。解放後在司馬台修建的水庫淹沒了一段地勢較低的長城,同時也淹沒了史書中記載的該段長城附近的溫泉。天氣晴朗時,藍天白雲下,水底的長城隱約可見。水庫把司馬台長城分成了東西兩條旅游線路,東線開發的比較充分,跟西線比,東線線路要長,走勢要險,也更具有挑戰性。我選擇了東線。
一條人工開鑿的石板水泥路,蜿蜿蜒蜒,順著山勢把人引到了長城入口。這是一個保存比較完好的烽火台,騎在半山腰。入門有一塊1956年密雲縣政府立的碑,大書'萬裡長城'四字,到今天這幾個字已經模糊不清了。從遠處看,東線整段長城順著陡峭的山脊一直往上延伸。比這個低一些的烽火台,就沒有這個烽火台完整,四面牆只剩下一個拐角了,而且還用鐵架撐著,落日下,象一個歷經滄桑的老人,靜靜的伫立在水庫旁邊。
登上烽火台,往上一望,不得了,除了藍天白雲下不斷向上漲的天梯外,你看不到別的烽火台,還有不少游客坐在階梯上四處張望。憑著一股剛登上長城的興奮,我發瘋似的往上跑,越過不少游客後,心裡覺得不太對勁,怎麼還沒有到頭呢?於是開始想,象其他人這樣坐著真是幸福啊。不過想著如果一開始就這樣的話,後面的路是沒法走了。只好大口喘著氣,木然挪著明顯放慢的步子,踩著高低長短不一的階梯,扶著厚重的牆裙往上爬。司馬台長城可真名不虛傳啊,一開始就給我來了一個下馬威。同來的美籍華人小伙子也喘著氣,扶著牆裙慢慢轉身,然後一屁股坐下,口中直嚷:歇會兒。小伙子挺聰明的,馬上就會用我剛教他的''北京話''了。爬上一段近似垂直的階梯後,終於看到了下一個烽火台。我扭頭往後一看,陽光下泛著白光的長城顯得可愛極了,象一根撒嬌的銀色綢緞,彎彎曲曲的躺在安靜的崇山峻嶺當中。'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古詩總是那麼的有哲理。
前面的路愈來愈陡、愈來愈險,剛走出一個烽火台,眼前的景色足足讓我郁悶了五分鐘。前面的長城怎麼看怎麼象一根獨木橋,長城上面不再有借力的階梯,兩邊也不再有可以扶的牆裙和垛口,整個一個光滑曲面嘛。如果不小心在哪磕一下或滑一下,小命就沒了。這時,北方特產-夾著沙子的風打在臉上,心跳更加快了,看著旁邊的草搖搖晃晃,感覺整個人也跟著擺來擺去了。趕緊退後一步,緊靠著烽火台的大門,喝了一大口水,又抬腕看看表,時間還很多,於是再喝一口水,迎著往回走的游客開始向前走了。我低著頭,目不斜視,盯著自己的腳,害怕看了旁邊的景物會影響心情,進而心慌,最後自甘墮落,墜入谷底,於是世界上又少了一位愛因斯坦或是比爾蓋雌似的人物。前面還有一段坡度很大往上走的路,這令我想起了小時候玩的滑梯,又想,往回走的時候倒是可以在上面一坐,然後就可以滑下來,也能夠節省不少力氣了,呵呵,如果不要命的話。哎,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前面走來的一個老外根本就不顧我戰戰兢兢,我已經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他還要我給他照張相。為了不讓萬裡長城和中華民族的英名毀在我手裡,我只好捨身取義。我接過他的相機,瞟了一眼機身,哇,是CANON的F10,在輩分上算得上是我手中相機的老祖宗了。為了伺候好手中的相機,我慢慢的在城牆邊上挪動屁股,以求最好角度。不過,這種裂像式對焦還得憑個人感覺判斷是否對准了被攝物體,我在兩次'one...two.....'後,終於不顧一切,說出了'three'。當我遞還他相機時,還是覺察到了他對拍攝效果的信心,這大大豐富了對他道謝後回復'you are welcome'的感情表達。哈哈,誰知道效果怎麼樣呢?
越往上走,人越來越少,不過基本上每個烽火台裡都會有當地的小販操著流利得令我吃驚的英語,采用中國似的價格遞減法向納涼的老外們推銷長城風景照片。在路上還有不少小販直問我'你是哪兒人?',一同登長城的北京哥們聽到後,扭頭看著我,直納悶,說:'我怎麼看你都跟中國人一樣窮,他們怎麼就覺得我比你還窮?如果有人問我的話,我還真想買一本',呵呵,這世界變化快,他們也有看走眼的時候了。
我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個烽火台了。它的入口很高,沒有了人工搭建的梯子,幾塊石頭疊在一起,我踩上去,四肢並用,爬了進去。裡面空無一人,除了周圍的草動聲和偶爾發現四處游蕩的昆蟲外,再也沒有其他的動靜了。透過窗口,前面還可以看見兩個烽火台。我在裡面轉了幾圈,發現這個烽火台與眾不同。對著西邊的長城,它有一扇門,而且它只有一扇門,要想上東邊緊挨著的城牆,不能直接從這個烽火台過去,只能原路出了這個烽火台,然後再爬上去。這就是史書當中記載的敵台。據說當年這段長城只是一堵牆,屢次被北下的蒙古兵攻破,威脅京城安全。戚繼光被委以重任後,加厚牆體,增設敵台。敵台一方面可以為守城官兵遮風避雨,另一方面,可以在某段長城被敵兵攻破的情況下,增加敵兵夾擊另外一段長城的難度,避免了整個防線的崩潰,為守兵反擊贏取時間。有人認為敵台是戚繼光的一個軍事發明,這還有待學者考證。
剩下時間不多,水壺的水也已經用盡了,我望著那兩個不能直接過去的烽火台,心裡稍感遺憾。這段被管理處開發過的長城總共有13個烽火台(包括敵台),我猜我可能到了第十一個,但後來據老鄉說,我不過是到了第十個而已。(如果再往後走的話,路程還要艱險,由於有若干游客已經摔下去過,所以保安會在第十三個烽火台攔住游客。誰想過瘾的話,要趕在保安上班前到第十三個烽火台。)
拍照留念後,就開始往下走了。經過上山的洗禮,下山時那種心驚肉跳的畏懼感已經蕩然無存了,我一路小跑,時不時惹來老外們羨慕的眼光。下山顛簸了近50分鐘,在2:50左右,終於趕到了停車位置。一上車,我就坐著不想動了,好辛苦啊!
總結:水要帶足,一路上我總共消耗了4L多水,否則會脫水暈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