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記憶寫盡,然後慢慢回憶。。。
距北京之行已半年之久,應承友人北京歸後奉上一篇萬字游記,拖沓至今,終提筆。
1949年,一個铿锵有力的聲音在天安門城樓上久久回蕩,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她六十歲的生日,全國幾百萬人湧向北京,湧向他們心中那個神聖而美麗的地方。北京,在我心中一直是神聖的代名詞,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底蘊的代表,這一年的國慶,我和兩位許久不見的朋友相約北京,度過了難忘的九天。
時間:2009年9月31日
地點:北京西站—十裡堡北裡—天安門—國家大劇院—人民大會堂—前門—大柵欄
從南昌坐Z68於清晨七點二十分到達北京西站,由此拉開北京九日游的序幕。與堯在西站會合,在門口坐九路車到呼家樓東轉地鐵到十裡堡北裡下車,安頓好行李物品後,我們便出發了。(以下所有車次的起始站均由十裡堡北裡發出。)
坐上126路公交,事先堯借好公交卡,在北京短途乘公交一般投幣一元,刷卡四角,對於我們這種預備長期作戰的人來說,刷卡可以節省一大筆開支。公交車依然延續著人工售票,通知乘客做好下車准備並提前告知下一站的到來,遇到有老人、小孩、孕婦上車時,她們便用濃濃的北京腔“哪位年輕人起來給老大爺讓個座兒了”。
在天安門西站下車,步行約400米,我們到達了天安門。由於第二天便是舉行國慶大典的日子,天安門暫時不對游人開放,只能隔著馬路遠遠的看著。從小在電視裡無數次的看到過天安門的雄偉,但當我真正置身其中的時候,仍然感覺十分的震撼與激動。這天起了大霧,遠遠的我面對著天安門站立著,看著她在濃霧飄渺中時隱時現,那五十六根鮮紅的民族柱於廣場的兩側遙相呼應,唯有那點紅色分外清晰分外警醒。
天安門附近的警察五步一崗,不時有些游客站在他們身邊合影,各有游客擺出各種搞怪的姿勢,他們一概目不斜視,筆直的挺立著,很是威嚴。城樓前面已經搭好了鋪有紅地毯的梯形坐席,天安門廣場兩側正對著城樓的地方已經分別豎起了兩個特大號的LED顯示屏,為第二天的國慶慶典作准備。我們在一個老婆婆那裡買了兩面紅旗,適逢國慶北京賣紅旗、紅五星的小商販滿街都是,價錢也很便宜。而到這裡的游客一般也都會買上一兩個,滿大街的人手上都拿著國旗,節日的喜慶氛圍格外的濃厚。
看過天安門,我們沿著東長安街往回走,插入人民大會堂西路,在這裡我們看到了美輪美奂的水滴——國家大劇院。在網上看過無數次她的圖片,夕陽下、晨曦裡、煙花絢爛時,當她近在我的眼前了,那種親切的感覺無以形容,她是那麼的靜谧、純淨、柔和,安詳的倚在水邊。
天安門附近的胡同很多,而且都是數的上名字的八大胡同之列,從國家大劇院的西面出來我們便進入了胡同區,看到有入口我們就直接走了進去,絲毫不擔心會迷路,因為北京的胡同都是四通八達,朝哪個方向都能走出來。在這樣的小胡同裡行走,身邊不時會有自行車駛過,還有手牽著手的小朋友們蹦跳著灑落下一路歡笑。我們抱著一絲好奇朝著一扇扇半開的門後面張望,卻總是會有一堵牆隔在那兒。中國古代的人建房子時是習慣有影壁的,忌諱從外面一眼望穿,在小小的四合院裡也全都應用了這個思想。四合院裡的人家是怎樣的,我始終沒有進去看個究竟,或許,只能通過院內探出的那些枝枝葉葉去感懷發生在這裡的點點滴滴。
從小胡同裡出來的時候,西交民巷幾個字出現在我們的眼前,這讓我們興奮極了。東交民巷可是非常有名的使館區,那裡各國風情的建築鱗次栉比,然後沿著西郊民巷走了很久也沒能看到東郊民巷的影子,後來查地圖才知道原來是在廣場的另一側。雖然沒有找到東郊民巷讓我們有點失望,但我們卻又拐回了人民大會堂西路上,看到了人民大會堂那同樣熟悉的建築。
沿著人民大會堂西路一直往前我們又回到了廣場,迎面看到的是毛主席紀念堂,在空間上與天安門城樓是在同一中軸線線上,這裡在國慶期間也是不對外開放的。據說在平時進去參觀也是極為嚴格,照相機、所有包裹都必須寄存,即使是這樣想要進去參觀一次仍然需要排很長時間的隊。廣場西路的盡頭連著前門大街,這裡環境優美大樹參天,交通也非常方便。地鐵二號線以及開往各個方向的公交車都在這裡停靠。正中中軸線上是明清北京城南大門正陽門的箭樓。
前門大街在古代就是非常熱鬧的地方,這裡是進入皇城最近的地方,朝廷許多官員的府邸也就在附近,據說太監李蓮英在這一代擁有多所宅子,當然這些宅子最後也未能給他帶來什麼好運,慈禧死後沒了靠山的李蓮英將這些宅子全都送給了親戚,自己躲在屋裡連門也不敢出。
這一代老字號眾多,如明嘉靖年間開業的六必居醬園,聞名京城的月盛齋、一條龍、都一處、正陽樓酒鋪,還有以生產滿蒙饽饽而著名的正明齋、南聚慶齋,聞名天下的全聚德烤鴨、同仁堂藥鋪等等,吃、喝、玩、樂,衣、食、住、行一應俱全,自古城內、城外的人便都愛來這裡。到現在,前門大街依然保留下許多老字號店鋪,而穿街而過的電車又為這前門大街增添了幾分韻味。
據說夜晚的前門大街是很美的,只可惜下午四點的時候天安門附近所有道路均要交通管制,我們早早的離開,沒能體會到她夜間的另一番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