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十一決定不回家了,於是媽媽決定開天津看我,順便帶我去北京玩。國慶節參觀了天安門城樓。上去之前是要檢查的。所以手機啊、數碼相機啊等等吧,都帶不到上面。物品都要存包。即使這樣空手上去,也要進行掃描檢查喔。在天安門城樓上往下看,才知道什麼叫人山人海,下面真的就是一片一片的人海。太壯觀了!
第二天又前往北京,在故宮午門前照相留念。之後坐公交車前往天壇公園。
天壇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築群。天壇有垣牆兩重,分為內壇、外壇兩部分,壇域平面北呈圓形,南為方形,象征“天圓地方”。主要建築集中於內壇的南北中軸線上,圜丘壇在南,祭天,有圜丘、皇穹宇等;祈谷壇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中間有牆相隔。兩壇由一座丹陛橋也稱海墁大道或神道相連。天壇的建築不僅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而且有些建築還巧妙地運用了力學、聲學、幾何學原理,因此具有重要價值。非常可惜的是我們去時正值祈年殿因維修而不開放。媽媽說她最喜歡的就是祈年殿了。我在神道上照了很多相片,我覺得這會很吉祥,而且很多游人都在此留念喔。神道兩側是大面積古柏林,這些古柏蒼翠茂盛,很是壯觀。走過神道,就可以從祈年殿這邊到達圜丘、皇穹宇那邊了。
圜丘壇是舉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場所,主要建築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廚、三庫及宰牲亭,附屬建築有具服台、望燈等。圜丘形圓象天,三層壇制。皇穹宇院落位於圜丘壇外北側,坐北朝南,圓形圍牆,南面設三座琉璃門,主要建築有皇穹宇和東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壇祭祀神位的場所。 皇穹宇院落周圍的圓形圍牆,就是著名的“回音壁”。在皇穹宇還要看三音石和對話石。我看到皇穹宇門口有如下簡介:皇穹宇(回音壁),建於明嘉靖九年。初為重檐圓形建築,名為“奉神殿”,是圜丘壇天庫的正點。用於平日供奉祀天大典所供神版的殿宇。嘉靖十七年改名為“皇穹宇”。清乾隆十七年改建為今式。皇穹宇殿高19.5米,直徑15.6米,木拱結構,嚴謹、精致,上覆藍瓦金頂,精巧而莊重。殿內天花藻井為青綠基調的金龍藻井,中心為大金團龍圖案,是古代建築傑作。周圍的圍牆呈圓形,起到傳音的作用,因此也叫回音壁。必須得說外觀皇穹宇就相當壯觀,裡面的回音壁讓人更覺神奇,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