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澗自然風景區位於昌平區陽坊鎮境內,屬太行山余脈。總面積460萬平方米,最高峰850米,景區山峰錯落 林 立,山體綿延宏偉,有“神嶺千峰”之稱,為著名的“燕平八景”之一。山巒無際,雲海無邊,石奇谷幽,萬木峥嵘,是景區的奇異景色。奇麗的山峰,幽深的溝谷,橫流的溪水為景區的三道風景線。千峰之魂“駐跸山”因金章宗幸游此處並親自題記“駐跸”二字得名。景區內還有眾多的古跡,石床、石棋盤、十八盤寺、掛而庵、妙峰庵、仙人索等。
景區三面環山,只有東南方向是平原,獨特的地勢使這裡形成了與外界不同的小氣候。景區內山石陡峭險峻,奇峰山洞遍布,樹木花果茂盛;溝谷曲折蜿蜒,怪石林立,山水秀麗。其中“水泉溝、白龍潭、黑龍潭、映月潭”等景色絕妙無比,造型各異的“番天印、擎天柱、望天吼”等象形石,惟妙惟肖。觀石山、白虎山、青龍山、仰佛嶺、玉佛頂等山峰形神兼備、情趣盎然。番天印、擎玉柱、天河飛瀑、臥虎石、盤龍石、望天吼、神象飲水、鯨魚出海、悟空受戒、佛手擎天等象形石造
白虎澗自然風景區型優美,意境深邃。玄冰洞、蝙蝠洞、仙游洞、白龍潭、黑龍潭、映日潭奇景難求。
歷史上最著名的就是“五雲”捧“上方”,即“寶雲寺、車雲寺、石雲寺、大雲寺、青雲寺”和“上方寺”,遺址尚存,引人追思。
相關記載
“白虎澗”自然風景區,位於昌平西南的陽坊鎮,臨鳳凰嶺北端,距市區20余公裡,景區面積460萬平方米,最高峰850米,整個區域山峰錯落疊嶂,山體綿延宏偉,有“神嶺千峰”之稱,為著名的“燕平八景”之一。
關於寫“白虎澗”自然風景區的游感和雜文很多,但最全面、細致的記述和描寫,要數李國棣先生所著的《昌平掌故》中的有關章節。這裡是太行山脈往東伸向華北平原的突出余脈,兩條山脈分別自北、自西逶迤而來,交會於此。山盡處,山峰從高處驟然跌落,僅高十余丈,幾乎與地相平,這些山石皆獨自壁立,底部漆黑似鐵,頂峰潔白如雪,有的突兀若杵,有的渾圓似球,奇形怪狀,參差疊磊,峰嶺縱橫,妙趣天成。古人思忖此處石筍狀的山峰形成的萬笏朝天的獨特景
白虎澗自然風景區致絕非人力所能企及,必是天公神仙所造設,故名神山或神嶺山,山上數步即有一峰,何況向西、向北又綿延數十裡,應有上千之數,故稱此景為“神嶺千峰”。神嶺千峰的主要景觀是奇峰怪石天然造型,名人勝跡和摩崖石刻。
奇麗的山峰,幽深的溝谷,橫流的溪水,為“白虎澗”三道風景線。千峰之魂“駐跸山”因(金)章宗皇帝幸游於此並親自題記“駐跸”二字得名。遠在北魏孝昌年間(525年至527年)這裡神奇怪異的山峰景觀就吸引了過往商隊和旅行家,他們發現這些嶙峋怪石,造型酷似人物、動物和各種器物,走上幾步或變換一個角度,物狀就會發生變化,而且千變萬化,層出不窮,於是,人們將此山命名為觀石山。
景區內,山峰高聳,山體灰白,猶如蓮花瓣。據史料記載,這裡的名人勝跡,大多與金朝章宗皇帝有關。他在位期間(1190年至1208年)頻頻到此游玩,並在山下背風處設立“帳殿”,一住數日,盡興而返。因為古時候稱皇帝出宮在外居住為“駐跸”,所以,觀石山也叫駐跸山。神嶺千峰的山石皆上白下黑,相傳,這也與章宗皇帝有關。蔣一葵先生在《長安客話》中寫道:“有一天,章宗在這裡打球,一時打得興起,卻無人喝彩,不禁歎道,我的球打得這麼漂亮,誰能欣賞呢?話音剛落,就聽見身後眾人齊聲高喊:好球!真棒!章宗回頭一看,四周的平地上忽然湧出無數石峰,皆似人形。章宗大喜,命從人賞以奶酪,石人無口,就從石頭上灌下,自此,石頂皆白,至今猶有遺存。這雖是一則民間傳說,不足為奇,但當地人對此卻深信不疑
旅游貼士
公交:
1、 乘914路至陽坊下車,再打車直達景區;
2、乘330路到西小營倒911路陽坊下車。
3、市內乘345路或345路支線、845路到沙河轉乘昌平8路到白虎澗下車
駕車路線:可沿頤陽公路到陽坊,再往白虎澗方向走3公裡即到
開放時間:
旺季:6:00—22:00
淡季:6:00—22:00
景區電話:010-69768087
最佳旅游時間:4月-10月
大約浏覽時間:5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