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中起生活在這座城市後,便愛上它的秋季了。沒有春的風沙、夏的聒噪煩熱、冬的嚴寒,而是北方特有的高氣壓下的天高雲淡。這個期間,時而步行、時而騎上自行車,在下班後或者假期的時間裡,是慢慢行走、體會這座城市不錯的方式。許多時候,我不喜歡太熱鬧的地方,所以穿過熱鬧的街區、在它們的附近、在邊緣地帶或者更遠的地方,走著、騎著、看著..
秋日的西海 水色裡的垂柳們依舊如此的新綠似的 遠遠的看見垂釣的身影
推薦地1:西海
推薦它的理由:靜逸的湖水、一年四季不少垂釣的人們、北京傳統四合院包圍下的地方。這裡穿過幾道小巷便是有名的後海,但還是遠沒有後海那麼的眾所周知。西海擁有的氣質,在我眼裡,跟門有關--德勝門,一段商賈雲集的碼頭的過往;與平房的胡同有關--胡同裡是地道的老京城、寸土寸金,穿過胡同,便見到湖畔四季都有的垂釣發燒友們。
西海舊時稱作積水潭,看不遠處的積水潭醫院或許就多少知道點地名的變化了。聽父親說,元朝時,這裡是京杭大運河的北端點,杭州的航船通過京杭大運河可以直接抵達這裡。面對著德勝門的熙熙攘攘的車流,看著這片只能稱為湖的海,難以想象當時商賈雲集的景象。古時的水域自然是大了太多,跟現在究竟有多少的區別呢?只知道是明代開始,皇城將運河圈入、以保證皇家的用水。從此,水路被切斷,積水潭也與京杭大運河失去了關系。而後逐漸河道淤積、干涸,逐漸失去了漕運的功能。同時,這裡逐漸也成為了貴族們游賞的地方。
臨近黃昏的西海湖畔 對岸是積水潭醫院
這一帶現在有不少的會所,雖隱秘在胡同中,但尤見它們的雅致格調。一些巷子通向德勝門,一些巷子走去後海,還有一些可以走到新街口熱鬧的大街上去....絕對的鬧中取靜的地方,也常有胡同是走不通的。在法盟上課的時候,中午經常變化著巷子的走來走去,會遇到不得不遠道返回的情況。
西海北沿的法盟分校區和藍蓮花自然是記憶裡最特別的地方了,多少的時光是在這裡度過,一個去法國前的夢想的心田,在這裡被照亮。每日法語之余,總跟同學們在湖畔走走,四季都是碧波,秋的落葉中、黃昏下也見得水的華麗。藍蓮花,因為是跟同學中要好的Nadege在午餐時,匆匆的享受了美食和透過玻璃的陽光..店中的復古感覺還有西洋的擺設,似置身到異域風情的時空裡,節奏慢了下來。
記錄下的暖色調
推薦地2:鼓樓小半徑
推薦它的理由:雖然距離南鑼鼓巷、煙袋斜街、後海這些熱鬧的地方很近,但鬧中取靜,人少了許多,小胡同、三輪車們、院落裡的特色小店、各式的美食餐廳....
從煙袋斜街的牌坊下走過後、向左走、見到鼓樓,無論向左、向右都會有好的發現。嘿嘿 左邊是比較安靜的舊鼓樓大街,這裡的美食比較多,平房四合院裡的都市情懷。無論孤獨的自己還是兩三個好友甚至一大幫的人,都會很好的有個地兒來吻合。
還記得這裡的小丑花店,可愛的模樣、愛上卻帶給人們快樂的眼神、門口總停著的小丑面包車....
櫥窗的貓咪和透過玻璃、木邊框的門,看見地中海般感覺的小柵欄
鼓樓右邊,也就是朝東走的方向,這是以鼓樓為半徑的區域裡我也很喜歡的地方。我總會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去淘點不貴的小首飾、也進好多店鋪看看好多貴貴的漂漂的衣服,還有在幾個店門口看了又看那份喜歡的感覺、卻也總是沒有進去過。這裡不同於南鑼鼓巷的熱鬧、裝潢甚至商業,而是臨街的小氣息,要是我住在這附近,或許上下班中,路過的地方便是風景。
還記得有一次,一個人沒頭緒的走走,後來停在一個櫥窗江南風格的店前。那天買了一條青花瓷的項鏈,淡淡的藍、白底的華麗,是我喜歡的感覺。
從西海走過後海,而後穿過煙袋斜街便是鼓樓的熱鬧了..麻辣飄香的口味、做舊的掛鐘、海子裡打撈水草的一片綠、手捧著下颚顯得超級無聊的小攤、還有二樓露天地的白色椅子......
安靜的低調,總有跳動出來的東西吸引著我們,我好喜歡這門前的擺設,倘若自己有個小院多好
推薦地3:五道營
推薦它的理由:如果喜愛南鑼鼓巷,那麼這裡的不熱鬧的景象,可能更具吸引力。一樣的院落、一樣的小眾力量,更多了份生活氣息、少了鍍金的感覺。我很喜歡這個對面就是雍和宮的地方,似乎都依稀嗅到臨近街道的香火味道。遠離喧囂的精致,是最美好的吧,這是現在的南鑼鼓巷所無法擁有的氣質了。
夏末的時候,跟轲轲到了Vineyard Cafe。葡萄院兒究竟是法餐(不少的法國氣息)還是英式的(老板是英國人),還是希臘甚至整個歐洲?我不曉得呀,但那天轲轲推薦的烤土豆一直是出乎我意料的好吃的呀。到現在,我也沒有再去研究如何烹饪它,但每每回想起來,那天的院子裡其樂融融的熱鬧和門口並不明顯的招牌,總是對比出低調的樂趣。
那以後,每每有朋友小聚,多數要選擇來這裡看看。2號線、5號線都到雍和宮,出了站不遠便是五道營總在休憩的巷口。兩邊的四合院或新或舊的開著各式小店,斑駁的胡同一點點跳動時尚的氣息,當然,遠離南鑼鼓巷的鍍金的商業感受.....還記得最近一次跟斐、冰去的時候,發現許多店鋪中,還有公益性質的,他們跟雲南香格裡拉的村寨合作,把傳統民間的手工藝品在這裡出售。這真的是一種很好的開店方式,也想將來可以有機會做到呢。
雅典娜前的秋 大使館區確實值得多去走一走 騎車不失為好的方式
推薦地4:三裡屯使館區
推薦它的理由:這裡肯定是都市裡很安靜的地方,當秋季慢慢來臨,使館區的大樹們不少披上一層黃色,北京初秋不熱不冷的風拂過,騎行的感覺是無比的惬意。各個大使館前守衛的士兵都精神抖擻、高度警惕的模樣讓旅行心態的自己也會有些緊張起來,但這也絲毫不會減弱對這裡不少街景的喜愛。
最記得希臘餐廳的藍,謊稱到了希臘也會有人信的,看這個角度的色彩:)。總是喜歡它的手寫菜單還有橄榄油的陽光味道!若是不能去遠行,那麼,就在這裡暫且釋懷旅行的心吧。很希臘風格的裝飾風格,足夠在這裡不吃美食、也呆上很久的。
記得那日騎行,在雅典娜喜歡上了巴克拉娃脆香派,它是入口時又脆、又綿軟的甜品,用各種果仁搗碎了混在一起,以起酥皮墊底,一層果仁,一層起酥皮,再一層果仁,層層壘疊起來,再用糖水腌制而成的。這也是後來學習到的:)
餐廳的室內設計師首任的是希臘人,而後是法國人。難怪整體的感覺如此的地中海海藍色、如此的包裹著陽光。餐廳裡甚至連角落都精致讓人有驚鴻一瞥的感覺,尤記得眾多的瓷器包括洗手間中的,都是很希臘的。那天下午趕巧只有我跟老公兩位來者,一邊喝著彩色小小杯裡的咖啡、一面品嘗著甜品,下午茶的時間裡,色彩濃郁的風情 把我們帶到了地中海.。。
奶酪魏的原味奶酪和懷念的南城樹蔭,分別攝於2010年的5月騎行、2009年7月回國後跟Nadege小聚
推薦地5:南城牛街
推薦它的理由:這裡是宣武區,比起其他幾個區,被譽為文化區的宣武就更容易在不經意間、感受到老北京的生活。同時這裡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在這份特色裡還有少不了的正宗地道的美食。
牛街有許多的美食,聚寶源、洪記小吃店前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經常被這個買東西的景象震撼到。我最喜歡奶酪魏的原味奶酪,還有牛街的超市裡新鮮制作的荷葉甑糕。關於奶酪魏有這麼一段說辭:奶酪原為宮廷小吃,光緒14年,奶酪魏第一代傳人魏鴻臣有一位在御膳房做事的朋友教會了他這門手藝。後來贏得顧客一片贊譽,人送美名“奶酪魏”。
這裡是宣武的街道,初秋的早晨
我一直生活在宣武區,對這裡就有份特殊的感情,夏末初秋,騎車時總會遇到景色,尤其在蔥郁中,這也是其他城區不一定有的感覺。這裡不僅僅有全北京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牛街清真寺,還有位於附近的法源寺,這是城內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古剎,也是中國佛學院所在地。很遺憾的是至今仍沒有走進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