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園
清華的建築極有層次,富於變化。校園西部的近春園、清華園,山水間流露著皇家園林的氣質;中部的早期建築都采用歐美風格,一大片磚紅帶出濃郁的異域情調;東部的主樓則是俄羅斯建築形式,莊嚴氣派;主校門附近的建築無疑是現代派的縮影。還有校園裡隨處可見的各種雕塑、亭、碑、塔、橋、池、石,有紀念先哲、先師、學長的,更多的是各屆學子贈送給母校校慶的禮物。
海澱區本部是通常意義上的清華校園,面積將近400公頃,如果全程徒步的話,那是需要極大的勇氣和體力的。時間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偌大的校園,即使匆匆浏覽一遍也要半天時間,若要識得個中滋味,便需有一日之閒了。
路線一:半日游
可以從西校門坐校內的公共汽車,停車場下,北行至近春園、清華園和大禮堂區,返至二校門,再坐車一路浏覽風光,經主樓,到圖書館區、理學院,最後回到西校門。
路線二:一日游
若時間充裕,不妨拿出兩個半天來,下午從南校門進入清華,到南北主干道,向西到二校門,在大禮堂區、清華園
和圖書館區消磨一下午,去“萬人大食堂”吃晚飯,傍晚到近春園吹吹晚風,看湖光樹影的風情變幻,晚上便住在近春樓;第二天早起,在理學院區轉轉,然後坐校內的公共汽車到東部的中央主樓區,從主校門出清華,最後游覽清華科技園。
推薦方式:自行車/校園公共汽車/出租車
清華校園內有公共汽車,還有專門做校園游生意的出租車,非常便利;但是游覽清華最好的方式還是騎自行車,一騎單車,想走便走,想停便停——這也是清華學子最普遍的校園交通方式——有朝一日,或者你就是清華的一員了,那又是何等的快意!
1.清華南門有租自行車的地方,2元/小時;清華大學西門(距圓明園東門100米)內門衛室也出租自行車,每小時租金1元,押金100元。
2.在清華,幾乎每個大的岔路口都有明顯的指路牌,還附有簡單的地圖,非常方便。
3.校內公共車運行時間7:30-11:30;14:00-19:30
車次間隔15分鐘,1元/人
運行路線:西校門-停車場-二校門-汽車樓-開發樓-南校門-西主樓-東操場-十
飯廳-圖書館-理學院-校醫院-西校門
清華園(照片來源:新浪博主 行者橙子)
step 1 清華南門自行車以及秋季燃燒的夢幻大道
走進清華南門,直面是一條通暢的南北大道,兩側是蔥蔥茏茏的樹木。這條南北干道原本是京張鐵路的路基,這也許不是為眾人所知的。時間變幻,這條干道現在承載的不是呼嘯的火車,而是清華人開往未來的夢想。沿大道直行,及至南北大道與東西大道交匯的路口,漸漸深入到清華腹地。
這是一個寬闊的十字路口,如果趕上上下課時間,你會在這裡看見一個川流不息的自行車流,極具撼人氣勢。生活在清華,自行車幾乎和牙刷、書包一樣不可或缺。究其原因,只是因為校園之大,每天用腳步丈量宿捨和教學樓之間的距離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於是清華學子們每天騎著自行車來往於宿捨與教室之間,形成了這支呼嘯的自行車大軍。清華人的勤奮,由此可見一斑。
從十字路口西行,是一條銀杏成行的大路,此路有小小的弧度,到了秋天,這條路就是一條燃燒的金黃色夢幻大道。選個風和日麗的清晨、午後或是黃昏,要麼漫步,要麼騎車,滿地的落葉在腳下沙沙作響,或者在車後輕輕地飛,心中,應該是身在清華所特有的幸福感覺吧。
step 2 二校門知恥而後勇
在銀杏樹下西行300米,就能見到清華的象征性建築物——二校門。乳白色的石門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縱向的流暢弧度與橫向的方正線條完美結合,流露出清麗莊嚴之美。這座石門原是清康熙帝的行宮——清華園的大宮門,石門上端“清華園”三字出自時任軍機大臣、中堂那桐之手。踱過石門,道旁樹木蔥郁,林蔭之間光點斑駁。
在二校門前遇到的,大半都是游人——清華人是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懷古上的,但這並不表明他們不谙熟這座石門的意義。1908年,美國正式宣布退還“庚子賠款”的半數,將相當於現在的2億美元交還給中國,用於培養留美學生;1911年,清華學堂便在此建築起來。用賠款建立的學校固然是恥辱,但清華知恥而後勇,時刻被深刻的恥辱感所激勵鞭策,艱苦不懈的努力,“明恥”繼而“振興”。之後,這種拼搏向上的實干與自我完善精神更成為清華最頑強的生命力、標志性的精髓,薪火相傳,由此開創出輝煌綿延的歷史。
1.二校門旁邊有清華的禮品部,出售各種紀念品,在這裡可以買到清華的校園地圖(2元)。
2.1911年4月29日,星期日,清華學堂開學,這便是“清華”歷史的開端。後來,清華把每年4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定為校慶日。
清華園(照片來源:新浪博主 行者橙子)
step 3 大禮堂區大清皇帝同學少年
穿過二校門是一條約150米長的林蔭路,盡頭正前方一片青綠的長方形草坪,圍繞草坪是一群肅穆莊重的建築,這便是大禮堂區。走近這裡,總會聞到一股莫名的花香。花香淡淡,雖無從追尋,卻有一番別樣的溫馨。
草坪東側的清華學堂是座德國古典風格的建築,現在是清華的研究生院。當年,清華的四大導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等曾在此任教。四大導師都是學識淵博的大家,對清華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陳寅恪曾戲謂清華的學生是“南海聖人再傳弟子,大清皇帝同學少年。”“南海聖人”指康有為,梁啟超為其弟子,故稱“再傳弟子”;王國維是清宣統帝的老師,於是便成了皇帝同學。
在草坪之西的科學館現在是清華物理系的大樓。一座三層樓房,暗紅色磚牆,灰色的坡頂,除大門上方刻著“SCIENCE BUILDING”及“科學”的金字外,幾乎沒有任何裝飾。然而,就是這座外觀普通的建築,卻走出了葉企孫、排花葉茂盛的丁香,就到了工字廳的正門。清華大學的起源就是這工字廳。清華園最初只在這工字廳的周邊,面積很小;但幾十年下來,清華的面積逐年擴大,現在已是全中國最大的大學。
step 4 工字廳
工字廳為南方庭院特色,院內游廊回轉,荷花搖曳,籐蘿纏繞,被曾住在這裡的知名學者吳宓先生稱之為“籐影荷聲之館”。吳宓是文學大師,錢鐘書、季羨林、曹禺等名家都是他的學生。他自稱是“奠居”在此,意思是更適合住在這裡的人尚未到來,自己不過是為給他們打個前站罷了。這一方面可以看出大師的胸襟,虛懷若谷;另一方面,又可知清華之人才濟濟,天外有天。
工字廳現在是學校校長辦公室等重要辦公機構所在的地方,嚴格限制參觀時間,上班時間以外可以對外開放。
緊鄰著工字廳的是古月堂,現在古月堂是學校各總務機關所在地。這裡曾被清華男生稱作“狐堂”。因為按中國的拆字游戲,古月加在一起,便是一個“胡”字,和狐狸的“狐”字諧音。當初古月堂曾是清華女生的閨房,男生們是不得入內的,因此不免有神秘之感,所以就把古月堂稱為“狐堂”了。據說錢鐘書在清華求學的時候,就常來這裡與楊绛會面,被傳為一時佳話。如今才子佳人早已離去,曾經的浪漫一去不返。
step 5 近春園月色中蓮葉田田
古月堂之西,便是近春園。近春園內有一座小山丘,山丘之上是清華的制高點——零零閣,沿閣中旋轉樓梯盤旋而上,可以飽攬清華秀色。近處荷葉連田,綠樹蔥蔥。遠眺,西可遠望西山,綿亘接天;向東則可以看到大禮堂標志性的圓頂。下零零閣,過湖上蓮橋,就到了近春園的小島。
近春園位於曾經是清康熙帝的行宮——熙春園的中心地帶,熙春園曾與北京西郊的圓明園、長春園、绮春園和春熙院合稱“圓明五園”。清道光年間,熙春園分成東西兩園,工字廳以西部分稱近春園,賜於四子,即後來的鹹豐帝;工字廳周圍沿襲熙春園稱謂,後改稱清華園。
今日的近春園,水域寬闊,滿種荷花。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曾這樣描述這片清幽之地:“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夏日花開,荷香袅袅,“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
臨著路的湖邊,常常有清華學子跑步的躍動身影;湖畔深處,有釣魚的老人,衣著樸素,身邊一輛破舊的二八大車,也許就是一位滿腹經綸的教授。小島中心是一片廣場,四周的樹叢竹影中,散落著孔子塑像、吳晗塑像,荷塘月色亭和晗亭。
清華園(照片來源:新浪博主 行者橙子)
step 6 理學院區學術風格與建築風格的統一
走過近春園南端的一座小橋,對面就是生物館。過校河即是理學院區。理學院成立於1929年,建成時是校園中面積最大、建築最宏偉、設備最精良的部門。當今國內眾多知名的科學家、院士、專家和學者多出自清華大學理學院。原中科院院長周光召院士是院長,學院的高等研究中心由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教授擔任名譽主任,理學院還擁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1名。
理學院區建築各有特色:理學院樓具有連續室外拱形門洞長廊,生物學館前象征“生命”的DNA螺旋雕刻,物理系與數學系之間的銜接窗體,數理化三樓環抱的下沉式廣場,還有遙相呼應的同為八角形的偉倫館(生命科學樓)門樓與氣象台,共同構成了理學院區獨特的學術風格。
step 7 飲食廣場“吃在清華”
沿理學院化學館南側的大道向東直行150米左右,在路左側的明齋之後,是有“亞洲第一大大食堂”之稱的飲食廣場,號稱可容納萬人。清華的食堂有十幾個,各自風味不同;食堂的飯菜質量都很不錯,有“吃在清華”說法。據說做飯的師傅都是資歷很深的老師傅,非常敬業。
1.清華的食堂不接受現金,如果游人想去清華食堂吃飯,可以在較大的食堂內的服務中心辦理臨時飯卡。
2.“萬人大食堂”旁一個集中消費區的二樓,有家名為“德方斯”的咖啡酒吧,是哈根達斯冰激凌的代理,據說這裡的哈根達斯冰激凌是全中國最便宜的,雖然可選擇的冰激凌種類沒有專賣店多,但無論如何,也算是一條很讓人動心的消息。
step 8 圖書館不朽的《雷雨》
明齋之南是清華體育館前館(簡稱西體),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這裡曾是中國最先進的健身房。西體之東,就是清華圖書館了。這裡是當年曹禺先生奮筆疾書,寫下不朽的話劇《雷雨》的地方。
圖書館始建於1916年,在1930年、1989年有兩次擴建。溫暖的紅磚牆,古色古香的拱券外廊,優美的弧形樓梯,還有館前水池中古樸的銅質噴水塔,透出圖書館濃濃的書卷和人文氣息。館內潔淨明亮,高貴樸質,不顯豪華。圖書館地板用軟木鋪成,人們行走其上,沒有一點聲響;書庫的地板是用透亮的厚玻璃鋪成,新穎大膽,可以望得見樓下的光。
在圖書館老館的二層,有一面著名的院士牆。人們日常總在稱頌清華的學術成就之高,這麼說不是沒有根據的。目前,全國有近1/3的院士出自清華,這面院士牆上,張貼的就是這些院士的照片。
圖書館開放時間
新館:周一—周四8∶00—21∶50;周五8∶00—17∶40;周六9∶30—17∶00;周日14∶30—21∶50
老館:7∶30—22∶30
報刊閱覽室周一—周五8∶00—21∶50,其余時間正常開放。校外人員可以辦學校圖書館的臨時閱覽證,2元錢,但只是當天有效。
清華園(照片來源:新浪博主 行者橙子)
step 9 學生宿捨區生活在清華
從明齋、新齋前沿大道繼續往前的1-37號樓都是學生宿捨,食堂、超市等散布其中。
學生宿捨區無疑是學校中最活躍的地方,公告欄裡總是密密麻麻張貼著各類講座海報、招生廣告、培訓廣告,人氣旺得很。在這些林林總總的廣告中,社團的宣傳單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清華大學的學生社團活動開展得轟轟烈烈,每年開學伊始,大大小小的社團都會在這裡舉行招新的活動。在清華的學生社團中,比較出名的有科技愛好者協會、清華登山隊、舞蹈協會等。還有一個協會俱樂部,屬於半民間的組織,關於校園內的各個協會的情況都可以找他們進行了解。
除了社團裡的火熱青春之外,在這裡,還可以感受到清華學子的浪漫情懷。寧靜的草地上,搖曳的柳枝下,一對對青年男女學生相依相偎,看見過男孩給女孩編辮子麼,呵呵,穩重而溫柔的清華男生可是受到眾高校女生追捧的搶手貨。
信息化是清華學生宿捨的最大特征,標志是閉路電視、電話、電腦網三網入室,每個學生床位都有電腦接口。這已經是清華學生最基本的配備了,清華的網絡可以同時容納上網的人數超過學生總數的二分之一。在宿捨裡,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與老師進行網絡教學、答疑、交作業,非常現代化。
過宿捨區,北邊是新建的游泳館,南邊穿過東大操場,對應的是綜合體育中心。體育中心號稱耗資1.7億元,是亞洲為數不多設備齊全的體育場館。
step 10 中央主樓區近在咫尺的高科技中心
體育中心正南200米左右,即為中央主樓區。整個中央主樓群在校園建築中起著旗艦的作用,它是仿照莫斯科大學主樓樣式建造,蘇式風格,結構堅固,巍峨宏偉,占據了清華第一高度;2002年美國總統布什在清華的演講,地點就選在這裡。
主樓區是清華高科技的中心,這裡匯集了CIMS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集裝箱檢測實驗室以及智能技術、集成光電子、電力系統、微波與數字通訊4個國家實驗室等高科技研究室;Intel、Sun、康柏、惠普、三星等世界著名跨國公司聯合實驗室也匯聚於此,成為校園一景。
中央主樓區是最能體現清華大學優勢學科的地方。主樓內的自動化系、計算機系,“綠十字”兩側的建築館、建築設計研究中心,還有偉倫樓內由朱基擔任首任院長的經濟管理學院,清華大學最棒的專業系所幾乎都集中在這裡。專業上的優勢支持了這些研究所的發展,而這些對於清華學子來說近在咫尺的研究所,則給他們提供了更多的接觸本專業最尖端的技術的機會。
從主樓台階至校門外雙清路口,一個長500米、寬62.8米的中軸綠化帶與一個寬40米的東西向坡形綠地十字交叉,形成一個巨大的“綠十字”,銀杏和國槐分兩排規則地植於綠地邊緣,這裡是校園裡最大的步行區。
1.工科是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等基礎科學的原理,結合生產實踐所積累的技術經驗而發展起來的學科。典型學科有土木建築、機械、水利、電工、電子與信息、熱能核能等。清華素以工科著稱,設在清華的1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均為工科。
2.目前清華的所有實驗室均不對外開放。
step 11主校門、清華科技園依托校園的科技優勢
在“綠十字”南端百米處,便是清華大學的主校門。主校門全部由花崗巖裝飾,八根高大的石柱,使校園景色內外通透。校門外,綠地正中橫臥一塊巨大的臥壁,南北兩面分別刻著毛澤東同志手書的“清華大學”校名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
清華校訓源自於梁啟超1914年在清華學校的一次演講,他引用《易經》裡的話來勉勵清華學生樹立“完整人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之後,這句話被定為校訓,成為清華的精神所在。
出主校門,西側是清華科技園,科技園規劃的面積很大,目前還沒有全部建成。初步建好的一片是起步區,從西到東,是紫光大樓、華業大廈、同方大廈和學研大廈。紫光大樓是清華紫光集團所在地,華業大廈裡面有清華大學企業集團、清華大學科技園區發展中心、國家CAD工程研究中心、全國高校科技協作網和清華大學科學技術展覽館等,同方大廈是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總部、清華宇航技術研究中心駐地,跨國公司P&G也在此樓。
清華美院(照片來源:新浪博主 行者橙子)
step 12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清華美院不大,站在校門口就能一眼望到底。校園雖小,但名聲在外。美院的前身是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創建於1956年,1999年正式並入清華大學。當選法蘭西學院藝術院通訊院士的吳冠中、以油畫《西藏組畫》蜚聲中外藝術界的陳丹青等藝術界的知名人物均是美院的教授。
美院以實用美術設計聞名,它的環境藝術設計系在全國是最棒的,攝影系還設有全國為數不多的研究生專業。清華美院在法國巴黎藝術城有兩個專門的創作工作室,可以向教師提供赴歐洲進修和考察的機會。美院還有自己的專業雜志,也是業內的權威——《裝飾》。
校園裡散落著很多別具一格的現代雕塑,不失藝術院校的氣質。綜合教學大樓一層及地下有常年的藝術展覽,作品為美院學生或國內外來此交流的藝術家的作品;樓道裡也有很多學生作品的展覽。美院的圖書館以工藝美術和藝術設計圖書為特色,除了專業藏書,還珍藏了國內外各種工藝品及古代和近現代著名畫家作品達一萬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