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旅游重磅推薦必看點
主要看點:異域宗教,四教合一,歷史悠久,古樹稱奇。
千百年來,它經歷了歷史的滄桑,仍保留著布滿青苔的古老院落,斑駁的牆體,雕梁畫棟的廊檐……。時至今日,夕陽西下的傍晚,當人們徜徉在這一古老的村巷之中,仍可以領略人類古文明的久遠,古民居建築藝術的美,異域天主教文化的濃郁,我們仿佛正在穿越時空隧道,向歷史的更深處漫溯……
歷史溯源:多元文化浸染小村
桑峪村位於京西門頭溝區齋堂鎮東北部,與靈水村毗鄰相望。站在村口,回想古代的桑峪,商賈雲集,手工業商販,大小作坊熱熱鬧鬧。
隨著西方宗教的東進,元統二年(1334),後桑峪出現了天主教堂。這也是桑峪村從此有了前後之分的源頭。後來,村民因為信仰不同開始分村而治,即前桑峪村和後桑峪村。1979年,兩村合為一村,統稱為桑峪村。但是人們似乎習慣了過去的稱法,至今還以前後相稱,只是不再相互敵視。
明代之前,桑峪村曾叫"三遇村"。"三遇村"坐落於山谷之中,因村中有三條溝壑相連,三溝之水相匯為一而得名。明朝後期,桑樹茂密成林,郁郁蔥蔥,桑林包圍全村,桑椹成熟時節,紫紅的桑椹遍布村谷,食之不盡,久而久之"三遇村"演變成為"桑峪村"。
1928年民國時期,桑峪鄉隨齋堂全境屬河北省宛平縣第四區,後又改稱八區,區下設鄉,有桑峪鄉。新中國建立後,京西地區行政區劃重新調整。1952年9月1日,桑峪隨河北省宛平縣劃入北京市京西礦區。1958年5月,隨京西礦區改為門頭溝區至今。
可見,桑峪的地理歸屬隨朝代更迭而多變,正是因為如此,多元的文化和藝術才得以走進桑峪這個古老的村落,讓人們可以不斷去地體會和感懷。
異域宗教在竟然在小山溝裡落葉生根
你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在京郊的村子裡可以看到教堂的吧?但是這是真事兒,這還得從元代說起。
早在元代的時候,天主教隨蒙古大軍傳至北京。當時,西方天主教士,以行醫為名,到桑峪一帶傳教,元統二年(1334)在後桑峪村修建了教堂,名為"耶稣聖心堂"。那個時候,信教者發展到100余人,屬天主教北京教區。明嘉靖十三年(1534)教堂進行重修,並擴建為五間,大門上方有匾,題額為"萬有真源",下款為"嘉靖十三年修建"。
後桑峪村的天主教堂,歷經擴建,現已從元朝的兩間教堂擴建為二層樓建築,成為京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天主教堂。
掩映在山巒中的教堂我們現在在桑峪村可以看到的這座教堂是1988年重建的,仍然保留著原有的哥特式建築風格,外部建築給人莊嚴肅穆、神聖高潔之感。
開放日的時候,當步入教堂時,映入眼簾的是教友們在虔誠地誦讀經文,案頭的一本本經書和唱詩書都因為常年的翻閱而已經有些破舊磨損。那一刻,體味宗教文化在這古老的小村莊得以傳承,無疑是一個奇跡。
聖母山在唱聖歌的袅袅回音中走出教堂,繞到教堂後面的小山,環山而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慈祥的聖母與美麗的花環,這兒就是建於1902年的"露德聖母山"。到了1993年4月,這個有些破敗的聖母山得到重建,1999年再次重修。石砌甬道盤轉曲折,意味著通往天堂之路的艱辛,在甬道上下方的起止點各立有一塊聖訓碑。路上沿途有十四個十字架,象征著耶稣十四難。山上還有"聖母"的塑像。如果你是虔誠的信徒,站在這裡,不妨開始默默祈禱吧。
小小山村發現古人類遺址
仔細回想,好像歷史上重要的考古發現都是在不經意間。桑峪村古人類遺址也是同樣。就桑峪村馬欄台地,距清水河西岸1.1公裡,典型的傍水而居,古人類的股骨化石就發掘於馬欄台地底部,地表下約7米的黃土狀土層中。
"前桑峪人"的發現,解析了"北京人"的歷史蹤跡,見證了桑峪一帶曾經生活過的古人類與"北京人"一脈相傳。因此,桑峪在11萬年前的古老歷史中,便有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桑峪地區由此以無可辯駁的歷史事實,成為孕育北京地區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古民居的屋頂古民居 仿佛凝固了的歷史
只有走進這樣古老的村落,你才會慨歎建築真的可以將時間停住。隨著歷史的變遷,桑峪村大部分古建築已成殘垣斷壁,但部分古老民居建築依然得以保存下來,以清代建築居多。村落中古老的四合院、三合院隨處可見,精雕細刻的門樓、影壁更是讓你目不暇接。磚雕、石雕、木雕的雕刻之精美,藝術之精湛,令人歎為觀止。徜徉在古老的村巷之中,讓每一位造訪者都感受到這一古老村落的豐厚歷史文化底蘊。
桑峪村原有十二條胡同,兩個過街樓和一個村西邊的"官大門",如今官大門已不復存在,十二條古老的胡同大多已失去了往日的風貌。但一大一小的兩個過街樓和保存較好的幾條村巷仍能展現當年桑峪村的村落建構的格局,訴說昔日的輝煌。
漫步在村巷中,可見安靜地傾聽古民居建築的樂章在石磚、牆壁和木雕上譜寫,韻律在空氣中盤旋,有一種感覺,叫沉醉。
過街樓過街樓 山溝裡風化了的藝術品
步入村口,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座古建築就是桑峪過街樓。桑峪過街樓為清代建築,民國二十二年(1933)重修,後又幾經修繕。其頂部已改建成琉璃瓦頂。過街樓的作用是保障安全,裝飾村口,供奉神像,保佑村莊。
桑峪古道仍然比較完好地保存於崇山峻嶺中。從軍響向北,經桑峪,走崖間嶺,上古道,通書字嶺、碣石、珠窩湖等地,多樣的地形造就了這條古道的不凡和彌深。片石鋪砌的古路、在山體巖石上開鑿的路及蹄窩,到今天還保存得較好。
桑峪的歷史文化厚重,在這裡有著濃濃的鄉土氣和豐厚的民俗文化,那是桑峪最本真的面孔--讓人微笑的鄉村表情。
更多村中看點: 桑峪廣慧寺 藏於深山中的瑰寶
據說廣慧寺的歷史比附近的潭柘寺還要久遠,“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已經說明潭柘寺的古遠,這廣慧寺竟然比潭柘寺還要遠,只可惜歷史的摧殘至今殘破不堪,人煙罕至,與潭柘寺的車水馬龍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這倒使喜歡清靜的我更加欣喜。跨過頹塌的院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顆碩大的銀杏樹,直覺告訴我這一定是塊風水寶地。於是環顧四周,這廣慧寺坐北朝南,三面環山,左青龍右白虎,門前開闊,秀山必有靈水,乃一處典型的風水寶地也。
桑峪村隨處可見的標語
村子裡隨處還可見文革時期的大紅標語,比較多的是“毛主席萬歲”,但見一條更為震撼,寫的是“誓死保衛毛主席”,可見當時毛主席在人們心中“神”一般的地位。
定都峰 站在城外鳥瞰繁華長安街
想鳥瞰長安街的車水馬龍嗎?村境內有座定都峰,據當地人說,天氣晴朗時,站在定都峰上,能把長安街上的繁華盡收眼底,在質樸的古村中遠觀熱鬧的長安街,倒也算是一種極具反差的體驗吧。
村內另外一個有來頭的地方叫張飛寨,如今山寨裡還有張飛屯兵時遺留的圍牆、校兵場。
搜狐旅游推薦實用攻略
交通指南
公交車:在蘋果園地鐵站乘坐929路支線公共汽車在109國道74公裡處下車,步行約1公裡進入桑峪村。
自駕車:走阜石路或蓮石路到門頭溝,再沿109國道到74公裡處向右轉,行駛約1公裡即到。
住宿推薦:
在桑峪村旁邊就是京西有名的靈水村,這裡以狀元聞名,假如您到桑峪村打算住宿的話可以選擇旅游開發較早的靈水村。
靈水村裡有村民自辦的農家樂,住在農家院子裡,品嘗農家菜,也可發思古之幽情。這些農家院子住的都是木床,已不睡炕床。農家樂住宿費用:夏天10元/人,冬天15元/人。游客住宿也要選擇渠台山莊,暮色降臨,站在城堡式的山莊上,遠眺山谷中的村落,令人想像無限。山莊比農家院好的是洗浴。
特色美食:
蜂蜜核桃仁:這道菜采用本地荊條花蜜和精選核桃做成,香甜酥口。
野菜獅子頭:野菜獅子頭的品相不錯。野菜是附近山上出的,襯托得獅子頭別有一番風味。另有西洋菜、黃花攤野雞蛋、拌柳葉、炸河蝦等。這些都是當地特色菜,價格比別處便宜。
采摘 新型農業觀光園:
村內建成了生態農業觀光園,此外還有許多經濟型作物,如香椿、花椒等。其中以黃金梨、櫻桃為主的采摘園區,已通過有機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