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根重磅推薦必看點
戒台寺風景點評:
【一】 肇建於遼代的戒壇,與杭州昭慶寺、泉州開元寺戒壇並稱“中國三大戒壇”。戒台寺居首。
【二】 北京有句俗話,“潭柘以泉勝,戒台以松名”,戒台寺的奇松遠近馳名。最負盛名的有臥龍松、自在松、活動松、抱塔松、九龍松。
【三】恭親王建立的牡丹院,是春天最美的景致。
人文看點:
【一】 遼代高僧法均在此建戒壇,四方僧眾多來受戒。戒台寺內可授佛門最高戒律--菩薩戒。
【二】清恭親王奕欣曾在這裡隱居10年。留下很多珍貴史料。
1、戒壇
戒壇設於西北院,為高3.5米的漢白玉方台,雕刻精美。環壇雕刻113尊一尺多高的戒神,壇上供奉釋伽牟尼坐像。像前有十把雕花木椅,即和尚受戒時“三師七證”的座位。該戒壇為明代遺物,與杭州昭慶寺、泉州開元寺戒壇並稱中國三大戒壇,戒台寺居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戒壇”。
戒台殿內的113尊戒神也是不可多得的奇景,那133尊泥塑金身,神形各異,有的威武雄壯,有的面目猙獰,有的頂盔貫甲,有的仙風道骨,卻一個個栩栩如生,生動傳神。這是迄今為止,北京地區絕無僅有的一組戒神塑像,難得的藝術珍品。
2、牡丹院
從千佛閣遺址往北拐,首先看到一個兩進的四合院,院內幽雅清靜,自清代以來,這裡以種植丁香、牡丹聞名,尤其黑牡丹等稀有品種,更是錦上添花,故稱牡丹院。清恭親王奕欣曾在這裡隱居10年。牡丹院的建築風格別具特色,它將北京傳統的四合院形式與江南園林藝術巧妙融合。
3、千年香樟木雕彌勒佛
千佛閣上坐神佛,納得天下福滿門。千年香樟木雕彌勒佛,作為戒台寺唯一一尊露天佛,常得日月之光,納天地靈氣,立於千佛閣上修得萬佛之心,用萬世不變的歡喜笑顏,用大肚笑納天下事,也容載著天下人的希望。
4、戒台寺的五大遼代古松
北京有句俗話,“潭柘以泉勝,戒台以松名”,戒台寺的奇松遠近馳名。最負盛名的有臥龍松、自在松、活動松、抱塔松、九龍松。
古白皮松之最——九龍松
“九龍松”是一棵體形碩大,氣勢磅礴的白皮松。它巍然屹立在寺內戒壇院的山門前,其郁郁蔥蔥的綠冠高達18米,鱗片斑駁的白干周長達6.5米,為唐武德年間所植,至今已一千三百多年,是北京,也是我國和世界上的“古白皮松之最”。
乾隆爺最愛玩耍的——活動松
“活動松”是一棵植於元代的大油松,它高達25米,干周長達2.5米。相傳它是元代時的住持僧月泉高僧手植。據史料載,月泉十分重視寺內外的綠化,親自帶頭持銑植松。“活動松”的特點是,人們用手牽動其任何一枝,它全身的枝干都會搖動起來,“引一枝而全身發”。清乾隆皇帝對此松十分感興趣,傳說他每此來到戒台寺,都要搖動“活動松”,以此取樂游戲。
方向最為怪異的——抱塔松
“抱塔松”可謂一棵奇異的古松,它那5米多長的粗大驅干扭轉著,仿彷巨龍般爬過東邊的矮牆,向旁邊的遼代高僧法均的墓塔抱去。
恭親王用來自嘲的——臥龍松
“臥龍松”猶如一條粗壯的巨龍,從石雕欄干中橫臥到其外,仿佛欲騰雲駕霧而飛,它鱗片斑斑的粗干橫長達10米,干周長達2.8米,為遼代所植。在石欄干外的龍松粗干下面,有一巨石支撐。巨石上書三個紅漆大字“臥龍松”,乃清末期赫赫有名的恭親王亦訢所書。
大雄寶殿前最逍遙的——自在松
“自在松”高達25米,干周長達2.7米,亦為遼代所植。其姿舒展有致,儀態大方,顯得“逍遙自在”,所以得名“自在松”。它高矗在大雄寶殿前,其一個大枝斜向長長的延神,仿佛是在虔誠的守衛著佛祖,又像在熱情的迎接著中外游客。
戒台寺內除五大名松外,還有“菊花松”、“蓮花松”、“龍松”、”鳳松”、“鳳尾松”等名松,故又有“十大名松”之說。
牆根推薦實用攻略
戒台寺到底興建於哪一年?
戒台寺始建時間一直都是個謎。08年,北京史地民俗學會會員張雲濤先生在研究古史時,對於戒台寺始建時間又有重要發現,戒台寺始建時間有望提前三百余年,可追溯至遙遠的晉代時期,即戒台寺的歷史很可能長達1700余年。
乾隆皇帝為什麼四上戒台寺?
戒台寺在歷史上接待了很多大人物,特別是大清年間,王公大臣們不說,就是乾隆皇帝也先後四次駐辇戒台寺。第一次是在1753年,相隔11年後,乾隆第二次駕臨戒台寺,第二次與第三次相隔15年,第四次與第三次相隔四年。有人說皇帝出游就是為了游山玩水,其實,絕不是常人所想的那麼簡單;想當年大清國好玩的山水數不勝數,即使對戒台寺情有獨鐘,假若僅僅是為了玩,也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如果我們對清史有所研究,大約就有一個比較准確的答案了,即使不大懂也可以猜度出,乾隆的出巡一定與大清的江山社稷有關。
地址:門頭溝區馬鞍山(沿阜石路到門頭溝雙峪環島往北。
公交車:可坐地鐵、921路、336路、959路至蘋果園換乘931路汽車,直達戒台寺。
自駕車:走蓮石路(北京西站向西)30分鐘至石門營環島,左轉經108國道即到戒台寺。
門票:45元
開放時間:8:00—18:00(夏) 8:00—17:30(冬)
由於到戒台寺進香的途中會經過三個小村子,所以到這邊來旅行,也可以順便轉轉這三個小村落。
進香古道上三個因戒台得名的村落
龐潭古道到村過娼妓橋,南行上山的古道保存較好,然後在石佛村西北方向的石牌坊,與蘆潭古道匯合,分為前往戒台寺和潭柘寺的兩條線路。蘆潭古道東起盧溝橋,西至潭柘寺,為京西古道南路的一路古香道,在石佛村至石牌坊之間的一段保存完好。石佛村、秋坡村是三個因戒台寺而得名的村落,與戒台寺的進香活動關系密切。
岢羅坨、石佛村、秋坡村
臨近戒台寺的古道,開始頻現保存相對完好的路段,香道的功能也越來越突出。戒台寺近在眼前,但又與潭柘出現分野。於是不同線路間既有匯合,又有分叉。其中和石佛村的石牌坊是兩個主要節點:龐潭古道在過娼妓橋分為兩路,一路南行從三條魚(坡)上山前往戒台寺,一路西行到西峰寺,上南山穿過秋坡村,再至戒台寺。而石牌坊則是一個四叉路口,既有穿石佛村過來的蘆潭古道與龐潭古道匯合,同時又分為前往戒台寺與潭柘寺的兩條線路。、秋坡和石佛這三個因戒台寺而建的村子,演繹著進香古道上三種不同的傳奇。
娼妓橋娼妓橋為古道起點
“娼妓橋”這個村名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帶有鮮明的佛教色彩。盡管關於村名的來歷流傳著好幾個版本,但都與戒台寺進香有關。村裡新近建了水景工程,是將臨河溝居住的人家打造成小橋與流水同在的景致。其實這些小橋想要復制的,是古道上那座殘存的娼妓橋。該橋建於明代,因民國時的一場山洪,原本三孔的拱橋僅存一孔。橋面上連接大青石的銅鉚釘已朽壞,留下很多“工”字形疤痕。橋身不過十余米,在周圍一片現代性建築的包圍中,愈發顯出它的風塵感。
橋的捐資修建者是全國各地的妓女,因身份特殊,進香時受到一些限制,比如不能由寺的正門進入。和常人相比,她們被看成罪孽深重的人,特別需要救贖。由龐潭古道過來的香客,到了需要踏過一條河溝,若遇山洪暴發,行走極為不便。橋在佛教中就有“渡化”之意。由娼妓在這裡集資建橋,既是對香客的“善舉”,對自己又有贖罪之意,以橋為替身,在千人踩、萬人踏中洗贖罪過。聽村中老人講,在捐資的妓女當中,還包括後來怒沉百寶箱的杜十娘。
娼妓橋可以說是現存古道的起點。過橋往南,穿過一個門洞,就進入一段長約四裡的爬山古道。這段古道保存相對完好,路面中間用大塊石平鋪,邊上則用卵石鋪砌。可能是過去種地時不斷蠶食的原因,前面一段成了羊腸小道,且與正在施工的108國道輔路相交的地方,古道被攔腰斬斷。繼續往山裡走,古道漸入佳境,完好的路面和草木掩映,讓古道有了幽深和靜谧之感。聽一位村民說,過去在108國道建成前,這是村裡與石佛村相通的唯一道路。但現在路人已經很少,偶爾碰見幾個在附近架設高壓電線塔的建築工人,只有路邊熟透的桑葚會誘惑他們停下運送鋼件的腳步。快到山頂時,路面隨著山勢平緩不斷加寬,甚至能看到三輪車碾過的車轍。
石佛村 三樣寶貝引以為榮
讓石佛村民引以為榮的有三樣東西,穿村而過的石頭道、村北山崖上的摩崖佛像、村口的石牌坊。在他們眼中,蘆潭古道因為道路寬闊平緩,歷史上康熙和乾隆皇帝由此前往戒台寺進香,才算真正的“御道”。穿村而過的石頭古道能在石佛村保留下來比較難得。
最近,村民們正發動大家給古道“整容”。先用鏟子摳出石頭縫裡的泥土,再用掃把清掃。此外,還要把道邊受到損毀的石頭牆修補完整。村裡的老人董勤說,“石頭道是老祖宗留下來的飯碗,我們不能弄丟了。”
石佛村最引人注意的還是古道旁邊的一處摩崖佛像群。從現存的十多尊佛像看,有釋迦牟尼,有菩薩、羅漢等,包括浮雕和立佛兩種,造型和雕刻手法上各不相同。摩崖佛像的開鑿與戒台寺明代重修有密切聯系。寺廟重修時需雇用一批工匠前去造佛像,相傳為了檢驗匠人們的手藝,這塊崖壁就成了一個臨時“考場”,讓他們在此練手,以確保進寺造佛的質量。
村名便是由石刻佛像而來。董勤小時候聽老人說,這地方最早有一泉眼,雇來為戒台寺干活的人,為圖取水方便,就在泉邊蓋房住下了,慢慢地人口越來越多,發展成了村落。他小時候,摩崖佛像群的南側是個永慶庵,過了這裡即到戒台寺,村裡人因此叫其“二廟”。現存的這尊巨大立佛就在殿裡。前往戒台寺的香客,途經此地已是未見古寺先拜佛了。董勤說,“文革”時這些佛像險些被長辛店十中的學生砸毀,幸虧村民事先用黃土泥把整個崖面糊上,才算逃過一劫,“為的是別讓我們的村名變得無根無據”。
從石佛村沿著西北前行一公裡,可看到一座精美的漢白玉石牌坊。這塊石牌坊最早創建於明萬歷年間,清光緒時又經過重修。漢白玉欄桿上精細的垂獸與佛像雕刻相映,顯得典雅而氣派。
龐潭與蘆潭古道在此匯合,到了石牌坊,戒台寺已近在跟前。這裡曾是門頭溝、豐台與房山三地區民眾到戒台寺進香的必經之地。現在則成為那些古道暴走族們停下來拍照、歇息的重要站點。
秋坡村 與“耍戒壇”自古齊名
與戒台寺緊鄰的秋坡村,雖然在現存的古道上地位不及與石佛村,但“趕秋坡”與“耍戒壇”自古就是齊名的。據《宛署雜記》記載,“戒壇在縣西七十裡……自四月初八說法起,至十五止,天下游僧畢會,商賈輻辏,其旁有地名秋坡,傾國妓女競往逐焉,俗雲趕秋坡。”隨著每年四月戒壇廟會的舉行,五湖四海的香客都聚集到戒台寺,除了聽佛、求戒、許願、還願,也有閒游、踏青的。京西古道研究者董學勤說,秋坡是在戒台寺之外一個重要的落腳和娛樂的地方,各地的妓女(以歌妓為主)也相聚而來,用她們的歌舞增添了耍戒壇的熱鬧氣氛。
就“趕秋坡”,清代不少文人都在詩中寫到過。查嗣瑮的《秋坡》詩寫道:“別有紅妝花作對,攏鞭騎馬上秋坡”,張朝墉的《趕秋坡》詩描寫道:“結緣捨豆荷神慈,趕得秋坡好布施”。經過了文人騷客的吟詠,“趕秋坡”逐漸成了戒壇廟會期間人們前往湊熱鬧、歌舞玩樂的代名詞。如今向秋坡村的人說起昔日的“趕秋坡”,在老輩人當中也知之甚少。
此外,關於村名“秋坡”的來歷,人們也是莫衷一是。現在的秋坡村處於馬鞍山108國道下的山腰上,但聽村裡老人講,現在村子所在地過去是戒台寺和尚的菜地,真正的“秋坡”是指馬路上的那塊坡地。秋坡村的形成和石佛村相似,起初也是住著給戒台寺干活的雇工。“秋坡”的得名,有人說是因為最早這裡種地的秋姓人;也有人說過去有乞丐到戒台寺打工,祈求能有一塊山坡地安身,因此叫“求坡’,後演變成“秋坡”;還有的說是由戒台寺的僧人賜的名兒。雖然說法不一,但村人可以肯定的是:“我們與戒台寺關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