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環球旅遊網 >> 環球旅遊 >  >> 大陸游 >> 北京游 >> 北京旅游攻略

郭沫若紀念館

     編輯:北京旅游攻略

六朝文明古都北京,曾有數不清的風流名士棲居於此。古城多少大街小巷中都散落著他們的生活足跡,可今天,它們中的多數都已漸行漸遠……

談名人故居的陷落是個太沉重的話題,好在現在我們還可尋到幾處真正開放的、“成氣候”的故居。酷暑時節,走進那些鬧中取靜、綠樹蔭蔽的小院,撫摸著斑駁的厚重院門,遠離喧鬧,遙想公瑾當年,不失為淨化身心的上佳方案。

郭沫若紀念館

王府花園裡的最後歲月

七月訪京城8處名人故居[牆根網]

提起什剎海柳蔭街的恭王府,那可是鼎鼎大名,在它對面,一片灰牆、一盞門楣掩映的宅院,似乎就不那麼引人注目。但如果你是個文學愛好者,或者你喜歡研讀歷史,又或者你只是一個讀高中的孩子,剛剛在課本上讀過那首美麗的詩歌––《天上的街市》,這裡就不應該是你錯過的地方;這裡,是有著“中國百科全書式人物”之美譽的郭沫若先生的故居,園內有郭老親手種植的各種樹木,垂花門內的辦公室、臥室、客廳都依原樣擺放,沿小路走下去,觀者會感覺炎夏的悶熱慢慢消散,涼爽油然而生,原來,這宅院裡的溫度,竟比牆外鬧市低2℃。

七月訪京城8處名人故居[牆根網]

故居看點

銀杏樹。郭沫若對銀杏樹的喜愛,浸透在他的生活、詩歌乃至生命中。他稱贊銀杏樹是“中國人文的有生命的紀念塔”,在他生活足跡所到之處,日本、北京,都種有多株銀杏。在夫人患病期間,郭沫若還帶著孩子們在院內栽了一株銀杏樹,命名為“媽媽樹”,以祝福夫人早日康復,至今這株銀杏樹仍在院中茁壯挺拔。

石獅子。在花園內有一對傳統造型的石獅子。按照中國傳統,石獅子本應擺放在大門口用以“鎮宅”,可郭沫若卻認為,獅子本應在原野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於是,便打破常規將獅子隨意擺放在草叢中,這一對自由的石獅子,真的是身未動、心已遠了。

故居變遷

郭沫若故居最早曾是和珅的花園,後成為醫藥世家達仁堂的私人宅子,後歸政府所有。20世紀50年代,這裡曾作為蒙古駐華大使館和宋慶齡的寓所,1963年11月,郭沫若搬進此處,度過晚年時光。1983年,郭沫若故居正式對外開放。

地點:西城區前海西街18號(什剎海西南岸) 門票:20元,學生半價

開放時間:9:00~16:30,周一閉館

名人故居並非門庭冷落

郭沫若紀念館副館長 趙笑潔

“很多媒體常報道名人故居門庭冷落,我其實很不贊成這種說法。名人故居沒有熱門景區熙熙攘攘的人群,卻以自身獨特的文化沉澱及淡淡的書香味,吸引著一部分高素質人群。他們是名人故居的特定觀眾群,如郭沫若故居每年會有3萬~5萬的客流量,看似不多,然而對故居來說已足夠了,畢竟熱鬧喧嘩與故居本身優雅清靜的氛圍是相違背的。”


老捨故居

幸福“丹柿小院”

七月訪京城8處名人故居[牆根網]

老捨故居並不是北京常見的四合院,而是一座普通三合小院。老捨故居又被稱做“丹柿小院”,主要原由是老捨與夫人都非常喜歡花草,兩人曾在小院種下兩棵柿子樹,後每年入秋都能看見結滿紅紅的柿子,因此得名“丹柿小院”。故居進門是一個小院,只有2間南房,東西各有3間廂房,現辟為展室。北房3間,左右各1間耳房,現為原狀陳列,展示了老捨先生的生活原貌。

故居看點

老捨把玩的物件。老捨故居裡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文物:齊白石為老捨刻的印章,馮玉祥將軍贈他的玉石印泥盒等等,還有老捨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荟萃其間。

故居變遷

老捨故居是老捨先生於1950年旅美回國後用自己的稿費購置的房子。老捨在這裡生活工作了16年,曾接待過周恩來總理和溥儀,以及巴金、曹禺、趙樹理等文化名人。1999年2月1日,老捨誕辰100周年前夕,老捨紀念館正式對社會開放。

地址: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胡同19號院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9:00~16:30,周一閉館

宋慶齡故居

深深庭院 氣度不凡

七月訪京城8處名人故居[牆根網]

 暢襟齋的牌匾是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題寫的,房前栽著有200 年樹齡的古西府海棠。

如果你在後海北沿散步,忽然邂逅一座氣度不凡的深深庭院,並為它的沉靜氣質駐足片刻,那它一定是宋慶齡故居了。這是一座典型的、大氣的中國傳統庭院,一進門,回廊伴著湖水,假山呼應疊翠,靜心的涼意撲面而來。沿路看下去,無論是院子裡的古樹、鴿窩,還是灰色的主樓,都保持著宋慶齡當時生活的原貌,她的鋼琴她的臥房,她的書信她的理想,她的愛人她的中國……時光靜好如初,上一秒鐘她還在這裡微笑,下一秒已換做隔世的人怔忡。一股清涼直抵內心,這清涼,真偉大。

故居看點

七月訪京城8處名人故居[牆根網]

左:宋慶齡故居保持著當時的原狀,絲毫未做改動。

右:故居特意把宋慶齡的一張照片放大,大家可在此留影。

故居主樓。宋慶齡逝世後,這裡的一切都保持了她工作生活時的狀態,沒有做任何改動。在二樓臥室,有一架鋼琴,每逢孫中山生日等紀念日,她總要拉上窗簾,安靜地彈奏一段鋼琴,緬懷孫中山。2010年適逢孫中山、宋慶齡結婚95周年,如果你去,請在此駐足,向這段改變了中國歷史、改變了中國人命運的婚姻,致敬。

宋慶齡展廳。展廳內的絨繡孫中山宋慶齡結婚照、宋慶齡托人為孫中山買手套而手繪的手模、孫中山作為結婚禮物送給宋慶齡的一把手槍、宋慶齡與毛澤東周恩來的書信往來等展品,生動而神聖。在展廳結束的地方,書寫著宋慶齡的一段話:“假如一切事情從頭再來,我還是願意同樣地生活。”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有超越平常人的智慧與視野,只要今天與明天是在為正確的理想奮斗,昨天就永遠無悔。

故居變遷

這裡曾是清朝末年醇親王載沣的花園。1963年,宋慶齡搬入,作為生活工作的場所,直至1981年,她生命的最後時光。

地址:西城區後海北沿46號 門票:20元,學生半價

開放時間:夏季9:00~18:30,周一也不閉館

宋慶齡故居是國內原狀保存最好的

宋慶齡故居前館長 現故居管理中心顧問 何大章

“看故居最重要的就是要看原狀保存,而宋慶齡故居則是國內原狀保存最好的,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對‘大型原狀陳列’詞條的解釋中,就以故宮、天壇和宋慶齡故居作為例子。宋慶齡故居有著非常完好的原狀擺放,參觀者通過這些原狀及真實細節,最大程度感受當時的環境與氛圍,對當時的歷史有更深刻的認識。”


魯迅故居

丁香盛開的地方

七月訪京城8處名人故居[牆根網]

左:魯迅博物館旁的魯迅故居,門庭很樸素。

右:小院裡有魯迅當年搬進來時栽種的丁香。

沿熱鬧的阜成門內大街由東向西走,在一個小路口能見到魯迅博物館的指示牌,繼續走下去,在路的盡頭只見一處門庭開闊、綠意盎然的中式庭院,這裡就是北京魯迅博物館所在地了。博物館收藏了數萬件魯迅文物,全面展示了魯迅的一生。而故居就在博物館的陳列廳旁邊,從外面看是一座灰磚堆砌的很樸素的小四合院。穿過院門,小院內幽靜整齊,4間平房分別是魯迅和家人的起居工作室、會客室兼藏書房、廚房和女工住室。在小院後面還有一個小院,當年供魯迅種些花花草草,頤養身心。就在這個普通的小四合院裡,魯迅寫下了《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墳》《野草》《彷徨》等不朽作品。

故居看點

魯迅親手種植的白丁香。即使是最熱的7月下午,置身小院內還是感覺有涼意襲來,抬頭看原來是兩株茂盛的丁香樹遮蔽了陽光,它們一左一右矗立在坐北朝南的那間正房門前。上前細看,丁香樹上的小牌上寫著“魯迅手植白丁香 一九二五年四月五日”。

故居變遷

1924年初,魯迅購買了阜成門內西三條21號院,同年5月至1926年8月在此居住生活。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魯迅夫人許廣平將故居捐獻給了國家,政府進行修繕後對外開放。

地址:西城區阜成門內宮門口內二條19號 門票:成人5元,學生3元

開放時間:9:00~16:00,周一休息


茅盾故居

南鑼鬧市中的寂靜

七月訪京城8處名人故居[牆根網]

茅盾住過的小院內處處是綠色。

從南鑼鼓巷走過菊兒胡同,向東拐上後圓恩寺胡同不久,一處僻靜的四合院便是老先生曾經生活的地方。故居是一個兩進四合院,坐北朝南,是民國時期的老房子。從南門進入,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門內影壁上鑲著鄧穎超題的“茅盾故居”橫匾。小院很安靜,茅盾先生的半身雕塑像矗立在正中央。小院內有葡萄籐架,下面種著月季花,秋千是茅盾先生特意為孫女玩耍而讓家人制作的,不過現在見到的已經是復制品了。

故居看點

七月訪京城8處名人故居[牆根網]

鄧穎超題寫的故居牌匾。

經典小說手稿。茅盾故居對外開放的是東、南、北三個展廳,主要介紹了茅盾先生一生的文學作品,其中《子夜》的手稿和最初版本是可以看到的,上面有很多用鋼筆批改過的地方。展廳還講述了茅盾先生從出生地烏鎮開始的革命生涯。茅盾先生用過的鋼筆、懷表等物品也陳列在展廳中。

故居變遷

茅盾先生於1974年住進這座四合院,至1981逝世,總共居住了7年。1985年經中央政府批准辟為“茅盾故居”,對外開放至今。

地址:東城區後圓恩寺胡同13號 門票:5元

開放時間:9:30~16:30,周一閉館

曹雪芹紀念館

尋幽香山腳下

七月訪京城8處名人故居[牆根網]

植物園中的黃葉村曹雪芹紀念館正門。

北京現存的名人故居多在鬧市區,因為老北京城的范圍,也就是俗稱的“四九城”,都在今天的二環以內。可也有例外的,在香山腳下就藏著清代文學大家曹雪芹的昔日故所,讓人不由心生感歎:莫非大師200多年前就看中了香山一帶好風水?

從植物園東門進入,走幾步就是紀念館所在地了。據說曹雪芹之友愛新覺羅· 敦誠曾有“勸君莫彈食客铗,勸君莫叩富兒門。殘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的詩句,黃葉村曹雪芹紀念館因此而得名。小院面積不大,在綠樹的掩映下顯得格外古樸幽靜。館捨主體是一排坐北朝南的清式平房,既重現了當年曹雪芹的西山生活,同時還有對曹雪芹生平、紅樓夢文化藝術等的全面展示,幾個展廳全走下來大概要1小時。

故居看點  

旗人生活場景。館捨的第一個展示區再現了清代一般旗人家庭的生活場景,透過平房玻璃可以看到裡面擺放著清代家具和各種生活用品。據展館工作人員介紹,這些用品雖然不是曹雪芹當年用過的真品,但都是從民間購置的,因此也是清旗人生活的真實寫照。

故居變遷

1971年人們在老屋的西壁上發現題壁詩,當時這裡是27中一位滿族退休教師的住所,題壁詩其中一首與傳說中的鄂比贈曹雪芹的對聯基本一致,因此部分紅樓夢學者考證此建築是曹雪芹晚年生活和寫作的地方。1984年曹雪芹紀念館在此基礎上修建。

地點:海澱區香山正白旗村39號

門票:紀念館免票,進入植物園需購票,平時成人5元/人,老人、學生2.5元/人。

開放時間:夏季,8:30~16:30;冬季,9:00~16:00,周一閉館


紀曉岚故居

風流才子的閱微草堂

七月訪京城8處名人故居[牆根網]

閱微草堂正廳裡懸掛著紀曉岚畫像。

七月訪京城8處名人故居[牆根網]

紀曉岚編纂《四庫全書》的書房。

七月訪京城8處名人故居[牆根網]

紀府花園回廊。

《鐵齒銅牙紀曉岚》可以說讓清代風流才子紀曉岚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的鬼精靈和煙袋不離手的形象深入人心。

走進紀曉岚故居,小院裡琴聲朗朗。院子的南端是正廳,一進門便是等人高的紀曉岚畫像,長須飄飄,面龐消瘦清峻。四周陳列著各種資料,畫像的身後便是紀曉岚的半身雕像。小院的東西兩側分別有長廊貫穿,紅油綠漆,雕梁畫棟。小院的路呈十字型,中央是一座小假山,周圍都是花草樹木,草木間是孩童玩耍彈琴的雕像。東長廊上精美的牌匾上寫著“馨蘭”二字。紀曉岚故居的產權歸屬晉陽飯莊,因此很多文物真跡並未收回,而且前廳後院過多的紀念品不免讓人感覺商業了一點。

故居看點

編纂《四庫全書》的書房。小院院北是閱微草堂舊址,堂內正對大門是一尊紀曉岚雕塑,後面陳列著古色古香的家具,傳說紀曉岚曾在這裡編纂《四庫全書》,陳列在展櫃裡的旱煙袋鍋也是紀曉岚生活的寫照。

故居變遷

閱微草堂原為雍正時岳鐘琪的宅子,後紀曉岚在此居住了30余年,於1805年去世後其子孫便將此宅“割半賃”與黃安濤,此後屢次易主。1986年,紀曉岚故居被列為宣武區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0月,閱微草堂舊址修復工程開工。2002年11月30日修復一新的紀曉岚故居正式對外開放。

地址:珠市口西大街241號

門票:5元

開放時間:9:00~16:00,周一閉館


李大钊故居

胡同裡的靜谧時光

七月訪京城8處名人故居[牆根網]

當你在鬧市口文華胡同裡曲徑通幽了十幾分鐘,終於看見窄窄的鐵門、狹長的小院和牌匾上“李大钊故居”幾個字樣時,也許會對“寂寞英雄”幾個字格外理解。李大钊作為早期革命家,為躲避反動派追捕迫害常常搬家,這裡作為最後一個寓所,規模也不是很大。但對於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意義則非常重大,這裡歡迎青少年暑期來做志願講解員,了解歷史的同時,鍛煉自身的能力。

故居看點

妙手著文章,鐵肩擔道義。明代文化名人楊繼盛在被嚴嵩殺害前寫下“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李大钊非常喜歡這句詩,並將其改為“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以此與朋友共勉,而最後李大钊的命運與楊繼盛亦然,引人唏噓。

生平展。李大钊故居裡的展廳不同於其他故居,是主人生平的展示,在這裡,只是李大钊生活在此處4年之中,事業成就及生活摘錄,值得細細品味。

故居變遷

李大钊作為早期革命家,因受到反動派的追捕迫害,需要經常搬家,而在石驸馬後宅35號(即文華胡同24號)這最後一個寓所裡的時間,既是他生命最後的時光,也是他生命中最快樂的時光,事業的黃金時代與妻兒的舉家歡樂,都彌漫浸透在這幾間簡單的民居之中了。2006年,政府投入專項資金,搬遷出36戶居民,修繕、恢復了故居原貌。2007年,李大钊英勇就義80周年之際,故居正式對外開放。

地點:西城區佟麟閣路文華胡同24號 門票:10元

開放時間:周三到周日9:00~16:00,閉館日為周一、周二
 

  1. 上一篇文章:
  2. 下一篇文章:
北京胡同游旅游景點介紹 北京的胡同知多少?
北京胡同游旅游景點介紹 北京的胡同知多少?

“胡同”,這兩個字原是蒙古語的譯音。《析津志》載稱“巷通本方言”,是1267年元代建大都沿襲下來的,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所以,北京胡同是久遠歷史的產物,它反映了北京歷史的

2013春節西城旅游/美食/祈福/文化活動/廟會攻略
2013春節西城旅游/美食/祈福/文化活動/廟會攻略

  在年味十足的假期裡,泡杯暖茶讀一本好書;陪父母聽一場老北京味兒的京戲;與愛人和朋友去大劇院聽場音樂會,感受不一樣的年味新春!  1、一人一票憑票進入。  2、嚴禁攜帶危險品入內,劇院內嚴禁吸煙、

勞模山莊
勞模山莊

  虹鳟魚一條溝又名雁棲不夜谷,位於懷柔雁棲鎮,是北京郊區較早開發出的旅游項目。它南接京密路,北至昌平區,全長共50公裡,涵括5個行政村、13個自然村和3個自然風景區。多年來的精心打造,這裡逐步形成

北京周邊這6個古鎮 人少景美任你選
北京周邊這6個古鎮 人少景美任你選

有沒有發現,每次一提到古鎮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古北水鎮!其實,在北京周邊還有一些人少景美的古鎮!那舊跡斑斑的磚瓦,長滿了昔日柴米油鹽的時光,當炊煙升起,走進其中,宛如走進畫中,滿眼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