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故居
宋慶齡同志故居坐落在北京風景秀麗的什剎海後海北沿。門前水天相映、碧波漣漪,堤岸楊柳輕揚,院內曲徑回廊,樓堂亭榭;湖水環繞,山石嶙峋;綠樹濃蔭,花香四溢。是一處雍容典雅、幽靜別致的庭園。
故居占地面積兩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約五千平方米。原是中國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父親醇親王載沣的府邸花園,也稱西花園。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就計劃為宋慶齡在北京修建一處住所,但她一再遜謝。1962年,周恩來總理受黨和政府的委托,親自籌劃,決定藉此王府花園,精心設計改造葺舊更新,在原來主體建築迤西,接建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層主樓,作為宋慶齡的住所。1963年4月,宋慶齡遷居於此,1981年5月29日逝世,共在這裡工作生活了18個春秋。
郭沫若故居
北京郭沫若故居在西城區前海西沿18號。原是清代和珅的一座花園,後成為恭親王奕沂府的草料場和馬廄。民國年間,恭親王的後代把王府和花園賣給輔仁大學,把此處賣給達仁堂樂家藥鋪作宅園。1963年10月,郭沫若始居於此,直至1978年6月12日逝世,郭沫若先生在這裡渡過了他一生中的最後15年。
故居為大型四合院,大門內有一座樹木點綴的土丘,二門內的5間北房為其工作室和會客廳,東耳房是臥室,東西廂房各3間。四周回廊環抱,有封閉式走廊通往後院。另外還有一東跨院,故居裡保存了郭沫若的大量手稿、圖書等珍貴文物資料。院內有郭沫若夫婦親手栽種的銀杏和牡丹。
步入庭院,草坪上是一座郭沫若先生全身銅像,神情怡然,似在小憩,又似沉思。穿過垂花門,是由東西廂房和倆排正房組成的二進四和院,回廊、暖廊將其連為一體,迎面五間正房是郭老的臥室、寫字間和客廳,均按原狀陳設展覽。
紀曉岚故居
位於宣武區珠市口西大街(見珠市口)。兩進四合院格局,占地570平方米。故居坐北朝南,第一進院由大門、正房及倒座房組成。正門位於宅院的東南角,五檩硬山頂,合瓦屋面,過隴脊,梁架飾有蘇式彩繪,紅油漆門板。倒座房在大門西側,面闊三間,五檩硬山頂,屋面及裝修均經後代改建。正房即第二進院的倒座房,面闊五間,七檩勾連搭加前廊一步。其南檐牆為仿歐式風格,屋頂建有磚砌镂空女兒牆,門窗為拱券式,券門及券窗均雕刻纏枝花卉。
院內有一株200余年歷史的紫籐蘿。第二進院正房是紀曉岚當年的書房閱微草堂,面闊五間,進深五檩,前接進深五檩的勾連搭抱廈三間,加前廊一步,均為合瓦硬山頂,過隴脊,梁架保存完好。明間內曾懸有“閱微草堂”匾額,後被直隸會館取走,改懸啟功書“閱微草堂舊址”匾額。院內原有海棠2株,僅存1株。西側原有東西配房,以抄手游廊與南北房相連,已改建。
紀曉岚去世後,其後人將宅子出售。20世紀20年代北洋政府議員劉少白曾居住該處,時稱“劉公館”。1930年劉公館成為在上海的中共中央與河北省委的秘密聯絡站。1931年梅蘭芳、余叔巖、李石曾、張伯駒等在該處成立北京國劇學會,後又成為“富連成”京劇科班社址。1949年後曾為民主建國會、宣武黨校所在地。1958年改為晉陽飯莊。2003年故居重建後對外開放。內陳列有《景城紀氏家譜》、《評文心雕龍》、《傳世文集》、《閱微草堂筆記》及紀曉岚六世孫女紀清漪捐出的明清瓷器。
魯迅故居
魯迅故居是一座青瓦灰牆的小四合院,東牆上掛著“西三條胡同21號”的門牌還能依稀辨認。再旁邊,是郭沫若寫的“魯迅故居”的牌子。
從正門進去,是很小的一個院子。北邊是他的母親和他妻子朱安的臥室。西邊是廚房,東邊是女工們的臥室,南邊是魯迅會客和藏書的地方。堂屋的後面,接出的一間小房子,北京人稱為“老虎尾巴”的地方,是魯迅的臥室兼工作室。魯迅故居的接待員說:“這不算什麼很好很講究的四合院。但魯迅當時急著搬進來,就顧不得那許多了。”
魯迅住了9個月後,他向老朋友齊壽山、許壽裳各借400銀元,買下了阜成門內宮門口西三條21號的院子,也就是現在這座宅院。這本是一座破舊不堪的院子,但為了給母親和自己一個良好的環境,魯迅親自設計並繪制了草圖,對院內原有的6間舊屋進行了改造翻修。原來只有老屋6間,北房、南房各有3間;他買下後做了一番改造:東西各加了兩小間廂房,使小院布局更加合理、實用;同時又挖了水井,種上刺梅、丁香、碧桃等花木,使這座小小的北京四合院別具一格,有了南方可人的景觀。同年5月,魯迅帶著母親、妻子住到了這裡。
魯迅臥室和工作室,是堂屋的後面接出的一間小房子,這也是魯迅設計的“作品”,北京人把這樣的屋子稱為“老虎尾巴”。走進去,裡面的面積不足10平方米。窗下是一張長凳架著兩塊木板的單人床,單人床邊上是一張書桌,書桌前依序擺放著一盞煤油燈、一個舊式鬧鐘和一個相框。相框裡,是魯迅的老師籐野先生的照片。推開窗戶,就可以看到後園的水井和菜畦,以及院外的天空。
老捨故居
文化名人,周總理也曾三次到此做客,就坐在靠西邊的沙發上,與先生親切交談。東次間為臥室。西耳房即為老捨的書房兼工作室,書房小而樸素,硬木鑲大理石書桌上至今還擺放著老捨喜愛的幾件文玩:一枚齊白石為他刻的印章,一只馮玉祥將軍贈他的玉石印泥盒,一方清代“笠翁李��書畫硯”。就是在這間小屋裡,從1950年到1966年的16年中,老捨寫下了《龍須溝》、《茶館》和大量曲藝、雜文、論文、詩歌、散文。
老捨喜愛養花,寫作累時,便到院中賞花,院中的柿樹也是他親手栽下的,綠葉叢中綴滿紅柿,別有一番詩情畫意,小院因此得名。
這就是老捨紀念館,這就是生在北京,長在北京,寫了一輩子北京的老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