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我對這座北方最大的皇家寺廟,向往已久。
今天終於有幸到這裡來游覽一番.
進入景區了,由於是“五一”,這裡比我想象的要熱鬧的多.
沿著山路向上走了有10來分鐘,迎面看到山門外的一座3樓4柱木牌樓,牌樓前有古松二株,枝葉相互搭攏形成一頂碩大的綠色天棚,過往人群就在天棚下穿過。過了牌樓是一座小橋,通過它就可以進寺了。
潭柘寺的整個建築群是依照中國古建築的美學原則,以一條中軸線縱貫當中,東西兩側對稱,整個建築群顯得規矩、嚴整、層次分明。
我在游覽線路圖前盤算好,先從西路開始走。
西側有藥師殿、梨樹院、龍王殿、大悲殿、觀音殿和**聽經洞等景點,梨樹院鎖門,只好站在高處向裡張望張望,往觀音殿和**聽經洞方向去人越來越多,到小溪邊時,已是你慢走一步,後面的游人的前腳掌就踩到你的腳後跟了,這是我出游時最不願意碰到的場景,我歷來認為那是集體**,是我在學生**常干的事兒。所以我立馬調頭去有潭柘寺四寶之一 “石魚”的龍王殿,進去一看石魚吊在殿外的廊子下,旁邊有一木牌說明上記:“相傳石魚本是南海龍宮一寶,龍王把它獻給了玉皇大帝,玉帝體恤人間疾苦,又把石魚賜給了潭柘寺,以消除人間苦難。在石魚身上有十三個部位,代表著華夏當時的十三個省,哪省遭災,就敲擊哪個部位,便可除災解難。如人有病,病在人體哪個部位,就摸石魚的相同部位,定能消災除病,吉祥平安,是善男信女心目中的神物。”現存石魚為復制品,商品一切向錢看,現在是摸一次收費兩元,我在想如果石魚真有這樣的神力,一次兩元錢,這性價比是沒辦法算了。
沿路走著到了戒壇,它是和尚們受戒之處,台上有釋迦牟尼像,像前有三把椅子,兩側各有一長凳,是三師七證的坐處。站在那我想象著和尚受戒的情形,揣測著他們的心情,是心若止水?還是心潮澎湃?人生境遇不同,彼時的心境亦不同吧!
游完西線我上到了中軸線頂端的毗盧閣,站在毗盧閣上極目遠眺,寺廟及遠山盡收眼底。
往下走,大雄寶殿那裡人聲鼎沸,進香的人都排成隊了,我想人們的祭拜都是希望自己或者自己愛護的人能過的好一些。我也不例外。但我來不是燒香的,只是為了放松心情,來這裡走走看看,希望佛祖原諒我。
大雄寶殿後面有兩株高大的銀杏樹,東邊的稱帝王樹、西邊的稱配王樹,樹名是乾隆皇帝所賜。這兩棵大樹枝繁葉茂,與另外兩棵婆羅樹相應成輝,是潭柘寺的一大景觀;我在院內的各個角落取景想把這銀杏樹全部拍下來,但樹實在是太高大了,是我力所不能及的了。
看過了大雄寶殿向東走,寺院東路有一座方形流杯亭,名“猗軒亭”。亭內巨大的漢白玉石基上雕琢有彎彎曲曲的蟠龍形水道,水道的圖形謂“南龍北虎”,就是從南面看樣子像龍;而從北面往過來又好像一只**的臉了。兩邊分別看看,龍和虎的形象非常逼真,很佩服古代工匠的聰明智慧,流杯亭之名源於中國古代的“曲水流觞”習俗。乾隆帝有《猗亭小詩》一首:“掃徑猗猗有綠筠,頻伽鳥語說經頻。引流何必浮觞效,豈是蘭亭修歧人。”這是古代風雅人所作風雅事。現在是小朋友在那裡,從龍頭開始,把用蠟紙折的小船放下去,讓小船隨著泉水的流動,經過彎曲的水道流至終點,小船上寫著一帆風順等祝福的話,滿含著家長望子成龍的美好願望,這倒是賦予了流杯亭一個新含意。
潭柘寺因寺內有柘樹、山後有龍潭而得名,看完流杯亭,我沿著粗石鋪就山路往龍潭去,
潭柘寺地處山坳,空氣濕潤,背陰處長滿了青苔,人在這裡走感覺很清爽.
上山的路挺長,走走停停大約用了一個鐘頭才走到,龍潭不大,周圍有石欄,有一個流泉水的龍頭。游人以銅錢投向龍嘴,據說中者能萬事如意。這裡沒有給人留下特別的印象。其實人們的快樂是為了追求目標而努力的過程,回想上山時,曲曲折折的山路上,游人稀少,山路兩旁植被茂密,綠草茵茵;抬眼望去滿目青翠,樹木參天,松林裡不時傳來悅耳的鳥鳴。偶爾有當地農民在道旁擺個小攤兒,賣些柴雞蛋、野菜包子和新鮮的水果。還真是一個怡心養性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