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又築有石台,台上排列著專門用來存貯實錄聖訓的特制檔案櫃。匮外用鎏金銅皮包裹,內為樟木櫃匣。上、下兩層,用隔板夾檔。櫃高1.34米,長1.38米,寬0.73米,上部0.1米處開蓋用鎖。櫃外東西各安鐵環一個,用以搬抬。各櫃鑄有形狀各異的雲龍花紋,整個櫃重達166公斤,謂之“金匮”。
但明清兩朝幾百年,對殿內石台做過很大改變,現在的這種布局,只是清末的樣子。
史載,殿中的石台,明朝時有20個,其上共鑄“金匮”19個,最早的一個保存的是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實錄。
清朝入關後,將內明朝皇帝的實錄聖訓移貯內閣大庫,而以清朝皇家檔案代之。
隨著年代的推進和實錄、聖訓量的增加,皇史宬內的“金匮”數也逐漸增多,雍正之前,有金匮31個,到同治時,已增至141個,到清末,則達153個。現在這153個“金匮”,仍基本完好無損地存放在皇史宬正殿和東西配殿中。而石台在乾隆十五年已改為前後兩座,到了光緒時期,石台已通為一體,並且東西長多了三丈,南北寬度多了一丈七尺。這說明乾隆以後,“金匮”越來越多,檔案的收集也越來越完善。
清朝時期,正殿存放的主要是清帝的實錄和聖訓,東西配殿專做木質龍櫃,存儲皇家玉牒。另外,清朝這裡還存放過“大清會典”、“朔漠方略”、“將軍印信”等,東配殿曾存放過石刻法帖76塊,明朝實錄金19座,西配殿則存放過大臣的題本之副本。
(金匮)
皇史宬東西兩庑為東西配殿,系磚石木混合結構,僅為皇史宬整個建築格局的襯托。
皇史宬的東西配殿,形制相同,為前後封護檐的硬山建築。二殿非無梁殿做法,雖然正面辟3券門,上安棋盤大門,但其內部實際是面闊5間,進深3間的大木結構。在配殿正立面屋檐下,設有石雕金錢氣孔21個,南北山牆各設石砌方窗。采用這樣的建築形式處理方法,目的便是使整個院落的建築取得和諧統一。配殿的室內也存放著一些雕琢精美的大木櫃,內貯明、清兩代有關皇家檔案。
(西配殿)
(東配殿)
皇史宬正殿的東側,東配殿北邊,有一重檐四角攢尖碑亭,面闊3間,是清代御碑亭的普通形制。亭內為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御制重修皇史宬碑一通,碑文記敘了皇史宬的興建歷史,建築功能以及重修原因等內容。
(碑亭)
皇史宬的建築及檔案裝具,設計精巧,格局別致,特點突出,非常適於保存檔案文獻。主體建築全部用磚石結構,全殿不用一釘一木,其典型的“石室”特點,使該建築既堅固耐用,能經得起風霜雨雪的長久侵剝,更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有利於檔案的安全防火。奇厚的牆壁,可以避免殿內溫濕度發生劇烈變化,能夠使殿內保持冬暖夏涼,溫濕度適當,有利於檔案的長久保存。該殿具有良好的疏水防潮功能。殿外地基是一米多高的石基,殿內又有一米多高的石台,檔案櫃離開地面實際距離高達近三米。同時,殿內石台四周,各與牆壁離開了一定的距離,殿外四周又各有疏水漏口,因而有利於檔案防水、防潮、防霉。對開的窗戶,穹式的殿頂,都十分易於通風,便於調節殿內溫濕度。結實、美觀、密閉性能良好的“金匮”,既有利於防盜,也有利於防火、防水。總之,皇史宬建築和裝具這些顯著的功能和特點,從防火、防水、防霉、防盜等多方面,為檔案的保管、保護、保存創造了條件,用“石室”和“金匮”,給檔案加了兩道安全牆。
早在西周時期,我國就有了“以石為室,以金為匮”,用以保藏重要典籍的記載,但完全意義上的“石室金匮”,在皇史宬之前,我們還沒有見到。皇史宬的建造,將古人的創意真正變成了現實。皇史宬的建築,猶如一首凝固的音樂,凝聚著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體現著四百多年前我國科技和建築技術的水平和輝煌,更給我們今天建造檔案庫房,制作檔案裝具提供了經驗借鑒和啟示:標准的檔案館,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防火系統,檔案庫房和裝具,要具有良好的防火功能;庫房之牆壁,要盡可能加厚,使之既能隔溫隔濕,又能適當保溫保濕,防止庫內溫濕度驟然變化;庫內之環境,要便於通風,便於調節溫濕度,以保持庫房衡溫衡濕;庫房之底層,要做好深度防水,以防止地下水氣的滲透。
後記
光緒26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進駐皇史宬。洋兵撤退後,發現遺失一箱,“內貯印三十四顆”。
皇史宬原存的實錄聖訓,1933年遷置南京,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一部分被國民黨帶往台灣。
其余各種檔案文獻,現在均保存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印信收貯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皇家檔案庫——皇史宬的游覽結束之後,我將沿南池子大街北行,下一站到不遠處位於路東的普度寺(昔日的睿王爺多爾衮王府)看看。
睿王爺多爾衮是大清入主中原的第一功臣。
全文完。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