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的鐘聲?陶然亭的菊花?還是天橋悠揚的大鼓?這些曾屬於郁達夫的“故都”之憶我當然無福消受,卻也在闊別了16年後,再次找尋到屬於我的古都的滋味。
天——
北京的天不能用藍來形容。銀灰或者淺灰也許更合適些。雲似乎也不多。陽光肆無忌憚地撒向大地,卻沒有南方那種沁入心脾的香,只有夾雜的絲絲涼意的秋霉味。距離沙塵暴的肆虐雖然還有兩個季度,但這種周而復始的輪回,卻始終給北京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繭,讓他無法睜開困頓的雙眼去直面太陽。也許,這才是屬於幾百年的滄桑。
建築、歷史——
四四方方一座城。北京的格局即是小“回”加大“回”。一圈一圈,堆砌起了故宮的深邃,也隔開了世人窺探皇宮深院的好奇。從天安門到六環,層層疊疊地讓人始終面對至高權力戰戰兢兢,服服帖帖。好個四方城!!
我所看到的北京的,是個古代與現代交錯的城市。百年老宅隨心所欲地綻放,新世紀高聳入雲的摩天樓按部就班地遍地開花,說不清道不明究竟是古老還是現代?是繼承發揚還是開拓未來?矛盾卻統一,唯有觀者自省。
歷史賦予北京厚重的文化,卻也讓他懷揣著這份遺產去開拓未來。他有足夠的理由自負,因為祖先的禮物足以讓世人敬重。但他也有自己的責任,面對全世界的目光,如何保存、繼承和發揚卻是永遠的課題。雖然還有很多不足,但我們也看到了那份努力和堅持!
遺跡——
除了厚重的禮物,祖先的遺跡也是對古都的厚愛。
穿梭在圓明園的遺址,滿眼狼藉,高大的石柱隨處可見。精細的雕花閃爍著夕陽的懶懶的余光,似乎在暗示著百年前的輝煌和如夢一般的熊熊大火。那些歲月的殘片一塊一塊地重新排列成歷史的缺憾,痛擊著內心!!一聲又一聲,讓我們無法從記憶和憤恨中走出。世界的園林之王竟然被毀於個人龌鹾的內心。這是何等可惜啊!渺小的人類有時卻也能偶爾改變歷史,重寫文化,可那卻是要用無法彌補的虧欠和永恆的遺憾為代價的呀!!世事滄桑,斷垣殘壁上刻的分明是對和平的渴望和對世界文化的彌足珍稀!!!
人——
和上海的隨地可見的外來人口不同,古老的土地比較占強勢的還是北方的人民。操著地道的京片子,不管是河北,關外還是山東,在南方人的耳朵裡,似乎沒有分別,只有滿眼的豪爽和無畏。
帶著四歲的豆豆在異鄉游歷,感到的卻是在上海沒有的熱忱。在擁擠的車廂和破舊的地鐵,幾乎每次我都能遇見可敬也可愛的北京人,熱情地招呼孩子過去坐!!讓我滿是深深的感動!!
(深邃的歷史(紅與藍))
(百年的滄桑和世事的更替——冷眼旁觀的日晷)
(歲月的流逝帶不走曾經的落後,個人的狹隘造成的是世界文化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