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後記(九)
萬山紅遍瞻神女 一江碧透說奉節
11月18日游輪早早抵達神女溪,游客們要等候到8點1刻才能登上小艇沿溪上溯觀賞巫山紅葉和沿途美麗風光。 那天顯然又是一個好天氣,6點多鐘朝霞已經灑在了神女溪上。 當年和盛鵬沿長江東下時還沒有截流,因此江面距離山峰比現在遠得多,加上乘坐的就是普通的客輪,也沒有人講解指點,經過神女峰時看了半天也不知道神女身在何方,所以神女是什麼模樣一無所知。 我誤以為正對著游輪的山峰就是神女峰,後來才知道那是會仙峰,又名剪刀峰。 不過這裡的雲霧確實很不一般,也許是因為峽口氣流變幻莫測,所以雲遮霧繞變換時時,幾分鐘內雲霭就會大變樣。 峽口180度的全景圖很好看 時有小艇來往 這裡山有層次,水亦多情而雲似有靈性,引得諸多游客不斷“咔嚓”。倒數第二張才是神女真容。 游客通過臨時碼頭換乘小艇上溯 沿途的風景如畫,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紅葉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呈現出的多姿多態引人入勝 你可以看到平靜的溪面,也看到如屏的高山,看到山的層次,看到水的清徹,當然還有漫山遍野的巫山紅葉 看似山窮水盡,其實柳暗花明,轉過去又是坦蕩蕩的溪流 看不厭金燦燦的山巒,也喜歡石壁的莊重,即使是連綿不斷的山體,它多彩的身軀也讓我目迷五色。 徜徉在山水之間的小艇,既承載著觀景的游客,自身也融入了美景 一江碧波,深邃的幽谷讓人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行到水窮處神女溪源頭 青山幽谷 山石突兀,山花爛漫 山色空蒙,剪影簡潔,彩林缤紛 當然更少不了漫山遍野如火如荼的巫山紅葉 以藍天為幕方顯出山的偉岸 和山的莊重比較更體會水的妩媚 站在高山的肩上白楊樹更加挺拔 萬綠叢中的紅葉尤其鮮艷 老宋和小鄭各顯神通 重返原點 我覺得神女有兩個形象,右邊的是神女,左邊應該是她的玩伴。奇怪的是千百年來如何沒有人提出異議呢? 別了,美麗的神女溪,還有朝雲暮雨的神女,我會記住這次瞻仰之旅,記住這裡美麗的風光的。我喜歡逆光下拍出的藍色色調,它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 五星紅旗隨風飄揚 “開門見山”和船上所見的風景 巫山長江大橋 山的層次 岸上人家的生活 寬闊的江面,萬物似乎都在江面上沉浮 過了巫山大橋,大約就出了巫峽,而過了夔門就出了瞿塘峽,也就是走出了三峽 詩城奉節已經歷歷在目了 據資料介紹:
萬山紅遍瞻神女 一江碧透說奉節
11月18日游輪早早抵達神女溪,游客們要等候到8點1刻才能登上小艇沿溪上溯觀賞巫山紅葉和沿途美麗風光。 那天顯然又是一個好天氣,6點多鐘朝霞已經灑在了神女溪上。 當年和盛鵬沿長江東下時還沒有截流,因此江面距離山峰比現在遠得多,加上乘坐的就是普通的客輪,也沒有人講解指點,經過神女峰時看了半天也不知道神女身在何方,所以神女是什麼模樣一無所知。 我誤以為正對著游輪的山峰就是神女峰,後來才知道那是會仙峰,又名剪刀峰。 不過這裡的雲霧確實很不一般,也許是因為峽口氣流變幻莫測,所以雲遮霧繞變換時時,幾分鐘內雲霭就會大變樣。 峽口180度的全景圖很好看 時有小艇來往 這裡山有層次,水亦多情而雲似有靈性,引得諸多游客不斷“咔嚓”。倒數第二張才是神女真容。 游客通過臨時碼頭換乘小艇上溯 沿途的風景如畫,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紅葉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呈現出的多姿多態引人入勝 你可以看到平靜的溪面,也看到如屏的高山,看到山的層次,看到水的清徹,當然還有漫山遍野的巫山紅葉 看似山窮水盡,其實柳暗花明,轉過去又是坦蕩蕩的溪流 看不厭金燦燦的山巒,也喜歡石壁的莊重,即使是連綿不斷的山體,它多彩的身軀也讓我目迷五色。 徜徉在山水之間的小艇,既承載著觀景的游客,自身也融入了美景 一江碧波,深邃的幽谷讓人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行到水窮處神女溪源頭 青山幽谷 山石突兀,山花爛漫 山色空蒙,剪影簡潔,彩林缤紛 當然更少不了漫山遍野如火如荼的巫山紅葉 以藍天為幕方顯出山的偉岸 和山的莊重比較更體會水的妩媚 站在高山的肩上白楊樹更加挺拔 萬綠叢中的紅葉尤其鮮艷 老宋和小鄭各顯神通 重返原點 我覺得神女有兩個形象,右邊的是神女,左邊應該是她的玩伴。奇怪的是千百年來如何沒有人提出異議呢? 別了,美麗的神女溪,還有朝雲暮雨的神女,我會記住這次瞻仰之旅,記住這裡美麗的風光的。我喜歡逆光下拍出的藍色色調,它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 五星紅旗隨風飄揚 “開門見山”和船上所見的風景 巫山長江大橋 山的層次 岸上人家的生活 寬闊的江面,萬物似乎都在江面上沉浮 過了巫山大橋,大約就出了巫峽,而過了夔門就出了瞿塘峽,也就是走出了三峽 詩城奉節已經歷歷在目了 據資料介紹:
奉節縣老縣城
奉節縣歷史悠久,是一個文明古縣,歷代為路、府、州、郡治地。夏、商時為荊、梁二州之域,東周戰國時期秦置魚腹縣(公元前314年),屬巴郡。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公孫述築白帝城。章武二年(222年),劉備敗歸白帝城,改魚腹為永安縣。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因旌表蜀丞相諸葛亮奉昭烈皇帝劉備“托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品質,改名奉節縣。以後,先後隸川東道、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區。奉節 “詩城”美譽。我國歷代不少著名詩人,如陳子昂、王維、李白、杜甫、孟郊、劉禹錫、白居易、蘇轼、蘇轍、王十朋、陸游等曾先後至此,留下傳世名篇,讴歌這裡的山山水水。 奉節的城門和白塔都十分秀美 奉節的街景,人口不多,發展余地和潛力大 隨處可見的三角梅 奉節碼頭一瞥 我深信,奉節的發展仰仗於揚子江,從這個古老的城門走出去,歷史在這裡展開 雄踞大江之畔的奉節令我印象深刻。 請明天隨我去武隆游覽天坑來自旅行吧博文:http://u.cncn.com/space-48338-do-blog-id-352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