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上海之行是意料之外的事。當初申請駐外工作時,我選擇的是熟悉的北京。正式結果宣布後我的目的地成了上海,沒有人告訴我原因。
“我要去上海了”。反復告訴自己之後,我忽然發覺有意無意間一直在注視著這個傳奇的城市。 我曾經在贊歎香港時把她稱為上海傳奇的延續,也曾在江南尋夢的旅途中從黃浦江的船上注視她從黎明中醒來。卻沒有停留,因為我知道上海是個有太多故事的地方,在沒有准備好之前,我不能貿然探訪。
我開始搜尋記憶中上海的影子: 流光溢彩的外灘;濃密的法國梧桐遮過不高的宅院外牆和寬闊的街道,街上有舊式的汽車,聽得見人力車的叮铛作響;石庫門,許多人家沿著一條窄窄的弄堂,兩邊掛滿了晾曬的衣服,擋住了並不充分的陽光。。。
我找出有上海三十年代歌曲的CD,翻開有記錄舊上海景致的老照片,在細柔的歌聲中想象自己置身於那十裡洋場,在人潮湧湧的南京路四大公司中閒游,在薔薇和夜來香盛開的百樂門裡起舞。
我問一位在上海讀過書的朋友今天的上海是否還留有三十年代的遺痕,她想了想說:張愛玲時代的東西差不多已蕩然無存。是什麼樣的上海在等著我?好比沒有了城牆的北京,早已在一片拆聲中變成一個別樣的城市?
另一位多次去過上海,且心儀已久的朋友告訴我:今天的上海有自己的浪漫,一個酒吧,一個畫廊,甚至一條燈光街道都體現著精心和別致,更不用說現代化的新式建築散發出的都市氣派。
不管怎樣,上海是一個偉大的城市,我很高興有機會用一段不短時間去親自見識一下她的風采。
(一)
一到上海就趕去參加朋友在市中心設的接風宴。當車經過外灘,那些古舊的大樓活生生地呈現在眼前時,心中一下就歡喜起來。下了車,緊吸了幾口梅雨季的潮濕空氣,我想:這空氣和幾十年前該沒什麼不同吧。
飯店的前廳灑著乳黃的燈光,不似深圳的酒樓般通亮,入門後左右兩個樓梯通往二層,有些類歌劇院的布局。從頭至尾飯店中飄蕩著童安格的歌聲。那晚吃的什麼倒沒有留下特別的印象,但我記住了音樂和燈光。
(二)
某日的下班後在陸家嘴觀光。這裡高樓林立,建築各具特色也互相印襯,有些象新加坡。這裡是規劃中的金融貿易區,我用規劃兩字是因為豪華的大廈走近後發現入住率並不高。這是一片用金錢堆起來的土地,中央政府的政策讓這裡在幾年間從一塊窮鄉僻壤變成城市現代化的標志。這點和舊上海不同,昔日的繁華是市場經濟使然。
讓我沒有料到的是陸家嘴漂亮的綠地要收門票,綠地似乎成了一個標志,而不是讓人享用。
甚至金璧輝煌的大劇院也給我這樣的感覺,花巨資興建的場館只是為了一月一次的頂級演出,而不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享受藝術。
形式主義也是一種美,我對自己說,但形式主義最多只是一個開端,如同一場歌劇的序曲。
還有一個有趣的插曲:一天晚上我被大劇院的燈光所吸引想走近細細觀賞。當我踏出地下過街的最後一級台階,眼前一黑,原因不是我腳下踩空,而是大劇院的燈熄了。我看了看表,九點。
(三)
入夜時分,我拿著一杯飲料坐在人民廣場。這是浦西少有的感覺空曠的地方,人們在悠閒地散步,空中飛著幾只風筝,旁邊的兩個中年女人用上海話聊著家常。這裡是普通人的世界,他們和我一樣享受著夏日夜風的清涼。有很多情侶,從年青人到老年。這是城市的感覺。
(四)
根據網上的租房信息,我去一家標榜為“新式裡弄”的地方看房。除了找房,我很想見識一下上海人的居住環境。
房子在玉佛寺附近,所謂“新式”是指解放後新建的,式樣仿照以前的弄堂。一排排三層的樓組成一個屋村,樓和樓的間距比舊式的稍寬,每幢樓原本是獨立單元的兩家,有相當的規格,現在則每個單元都擠著幾戶人。一樓是共用的廚房,每家灶台的位置都分得很清楚。兩位精神很好的老人見到我這個新人就問我要找誰,知道我是租房的就告訴二樓那間原本是一位錢老師的增配房,然後熱情地盤問我從哪裡來,在哪裡做事。我一一答過後沿著一條窄窄的木樓梯盤旋而上,每半樓都是一家,房裡的東西擠得滿滿的。
要出租的是原來的主臥房。房間很大,看上去還不錯的赭色木地板,寬大的木框窗,淺色花紋的壁紙和別致的壁燈,還有一個吊扇掛在高高的天花板上,就沒有其它的了。出租人告訴我這間增配房他剛分到,家具可以慢慢配齊,旁邊和別家合用的衛生間還有屬於他的閣板可以放些雜物。因為沒有家具,我決定另擇它處,但還是饒有興趣地跟他走上三樓幾家共用的曬台。周圍都是這般矮矮的房子,頗有些陳舊,讓我仿佛置身於某部電影的場景中。
多數上海人的房子面積都不大,但很多上海人可以將狹小的房間布置得別有洞天:他們在衛生間安裝折疊門,節省的空間可以放下一個浴缸;他們將陽台封起來,增加臥式兼客廳的空間,晚上拉上簾布,兩張折疊椅放倒就成了一張床。上海人不聽天由命,即使他們不能抗拒命運的安排,但他們會盡其所能改變小環境,使自己過得更好,這種精神真讓人佩服。
(五)
休息日得閒,我走進住所旁的一家書店。店面很小,裡外兩間加一起不到十個平方,書的分量倒很重,外屋以純文學作品為主,內屋有些音樂和經濟理論的書。和某些以實用書籍為主夾雜些四大名著充門面的書店有天壤之別。
我對賣書的女人說想找一些本地的作品,她對各書的內容都略知一二,推薦了幾本:《最後的舊夢》是一個到香港的上海人記錄那個永遠逝去年代的瑣事,有些太陳腐;《老房子》歷數那些歷盡風雨保存下來的老樓的昔與今,象是在講建築史;《他們的上海》講述二戰時兩個避難的猶太小孩如何在上海渡過童年。翻來比去只有陳丹燕的書好些,不僅文筆好,而且從當代的視角看回去,符合我的興趣,可是《風花雪月》已經看過了,DAISY的故事也已差不多知道。最後只揀了一本當地青年作家的隨筆集。付錢的時候發現主人的書款放在兩個細致的竹編小籃裡,已不能稱之為錢盒。
上海的文化活動好像不如北京豐富,平時的報紙電視網站中很少音樂會、話劇等表演信息。莫非上海的文化都已和商業結合,在酒吧和咖啡館裡,成為少數人品味的裝飾。
(六)
港匯廣場的後面有一條休閒美食街,街磚,街燈都修葺得很有特色,兩邊是咖啡館和茶室。我們走進一家茶室,若大的空間被切成主廳,一排亭子間和二樓的談心區。米黃色的面和黑色的線條組成的桌椅,簡潔流暢,很有現代感。
我們在主廳坐下,周圍清一色的衣著入時的青年人,多是幾個朋友湊在一起,或是聊天,或是打牌。好像住房不寬敞的上海人把他們的客廳及活動搬到了這裡。一面的牆上是一幅仿十九世紀塞尚風格的大幅壁畫,幾個真人樣大小無所世事的巴黎貴族們慵懶地在露天咖啡館享受他們悠閒的時光,背景是一派迷人的郊野風景。他們和這裡的茶客們很近,近得可以從畫中走出來。那也許是茶客們羨慕的生活,入夜在這樣的環境裡,和畫中人在一起,忘卻白天的的奔勞。
(七)
到上海已經一段時間了,我還沒有找到太多喜歡她的原因。我甚至計劃離開目前居住的地方搬到浦東,雖然這個地方就靠近曾經的霞飛路,離著名的法國城很近。我沒有興趣從那些斑駁的舊屋中辨別哪個是羅密歐的涼台或者曾經是某個白俄貴族的舊居,因為我知道對很多擠住在其中的人們來講那僅僅是一個居所,黑漆欄桿的涼台可能已被改造成兒子的臥房,門廊上曾經精美的浮雕早被煤煙熏黑,下面是長長的竹竿上懸著晾曬的衣衫。申申面包房據說還保留著幾十年前法國廚師的傳統手藝,羊角包的飄香也許是舊時代遺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活的記憶。
在王朔的自述中他說:他自小在復興門外的大院裡長大,那是個和老捨筆下的老北京迥然不同的新城市,他不熟悉老北京的生活,很奇怪人們把他稱為老捨京派小說的傳人。當一個外人從兩人的作品中了解北京的時候,他卻會把其中的不同當作一個城市的自然變遷。
上海的改變並不比北京小。我一直想知道:新中國的建立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這個城市,現在的上海有多少是舊上海的延續,哪些被繼承,哪些被唾棄,五十年後回過頭去,那些被唾棄的東西有多少又被再次珍惜。
我曾經天真地問一個上海朋友:要是老上海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會怎樣?他說:別傻了,你以為多少樓象外灘的大廈那樣堅固。上海的過去就是一個夢,他的改變是歷史的必然,何必去探究什麼多與少,對與錯?舊的上海已經死了,現在的上海已經是一個新的城市。
但一個城市,正如一個人,總想知道自己從哪裡來,這可以給他“根”的感覺。那些普通的上海市民(包括建國後從外地遷來的),即使沒有經歷過從前的繁華,已可以從周圍的老人講述的故事中,從隨處可見的遺跡裡,捕捉舊時的游魂。不管願意不願意,他們被這種游魂或精神所俘虜,成為一個上海人,幻想自己可以再現昔日的榮耀。時下滬上經久不衰的懷舊風潮是不是這種幻想使然呢?
還是醒來吧。舊上海已沒有太多有價值的東西可以倚仗,與其在廢墟中尋寶,在歎息中追憶,不如切實地改善自己的生活。象一個被收了家的八旗弟子,先將蛐蛐罐和鼻煙壺放在一邊,拿出前人開創基業的戰袍。也許有朝一日歷史的輪回讓你得以贖回原來的大屋,你還有閒心穿起長衫,把弄起古玩,就全由著你了。
夏日的午後,我來到外灘著名的情侶路,天空突然下起了驟雨。透過迷蒙的雨霧,浦江兩岸的迷人風光盡收眼中。 一百五十年前纖夫們用雙腳踩出的兩條沿江路今天已經是上海最具特色的地方。江的一邊記錄著上海的過去,號稱萬國建築博覽的西式建築經歷幾多風雨的洗禮仍巍然屹立。這裡曾經是冒險家的樂園,那時的上海是遠東最眩目的城市;幾經易手,如今中字頭的銀行和保險公司成了它們的新主人。和平飯店還在,還有一群矍铄的老人在昏暗的燈光裡吹奏昨天的旋律;江的那邊承載著上海的未來,冒險家的子孫們選擇在現代化的摩天大樓作為他們重返中國的駐扎之所,他們從江的對岸注視著前輩們爭戰過的土地,心中懷著和前輩們一樣的夢想。
雨下得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