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上的是一女司機的車,路上仍是照例的聊天。車子從徐家匯往浦東開,途中經過南浦大橋。女司機心思細密,一邊開一邊跟我解釋車行路線,不知不覺我們就談到了車錢的給付方式。“一般客人到了地方,多少錢就是多少錢,付得清清爽爽,也不會問東問西。”女司機打過方向盤,輕輕松松一個小拐,“但是還有人連一兩元都要討價還價。上次遇到個男的,要還我兩元錢,我二話不說就給他,這種男的,連我還不如,想發財都有限。”我在上海的幾年中,對上海小婦人的印象一直與“咬定錢財不放松”有關系,但這個女司機卻用她的生活直截了當地表達了對錢財的另一種看法。臨下車,我順便開了個玩笑:“希望下次還坐你的車。”沒想到這司機一口應允:“如果下次還坐得上我的車,那真是緣份,我不收你錢,隨你到哪裡。”雖然此約遙遙無期,但是至今我也仍覺溫馨。
上海是座小資的城市,從司機中也可以看出來。乘客對於他們,是生意,也是一起上路的伙伴。我曾有幸遇到一個特別的司機,他的歲數並不大,開車也只五年左右,但是卻有許多的相法。“我還是喜歡開車的。在路上的時候,就特別喜歡看其他的車。每輛車都有自己的性格。單看車行快慢都會有很多樂趣。”聽他說完這話,你再看周圍的汽車,一輛輛好象就都成了鋼鐵的生命,在用車輪訴說自己的故事。還有一個司機,開車對於他是活著的過程。他的家庭並不缺少收入,兒孫也孝順,“那你為什麼不在家享清福呢?”我好奇地問他。“回家?不做事跟等死有什麼區別啊?”他呵呵一笑,“現在開車不也挺好的嗎?做什麼都一樣,只是別閒著。從生到死,才算來過一回啊。”對於他們,開車已超越了賺錢的意義。
上海人顧家,上海司機也不例外,尤其在男司機上,這一點你看得特別清楚。曾上過一輛車正要回家的車,司機覺著路不遠,決定再做筆生意,開車之前卻先給家裡打了電話:“老婆,我一會再回來,你先睡著啊。”然後給我細細地解釋。還有個司機更有趣,我一上車,就跟我談起被老婆管理的“痛苦歷程”:“我老婆是絕對不許我跟其他女孩說話的。要是我鄰居小姑娘跟我說話,回去我准得挨批。”“那你開車怎麼辦?”我特意問他。“是啊,我也問我老婆了,開車怎麼辦啊,有女客人啊。她說她看不見的就管不著。嘿嘿。”“你不會覺著被管得難受嗎?”我再問他。“有什麼辦法,娶老婆就得對她負責啊。她不開心的事總歸是不做的。”想來,這便是上海男人的優秀之處吧。
與其他城市相比,大大小小的出租車公司都有比較關注自己的形象,對司機的要求更是具體到一些細節性的語言規范,因此上海司機就更具職業化的色彩,或多或少會體會到什麼叫做“服務”,至少你可以相信服務投訴電話是管用的。或許是因為服務質量上升了,生活在上海的人們被服務得舒服了,再到其他城市,難免不習慣,甚至會有許多抱怨。這一點,日新月異的上海會通過這些出租車司機給人們更多的感受,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