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上海這城隍廟歷史悠久,也很有點意思,是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道觀之一,所以就想多說幾句。老城隍廟裡供奉著三個菩薩,即護城神秦裕伯、霍光、陳化成。關於他們的傳說不一,版本很多。
就說那秦裕伯,一種說法是元末明初,這位被稱做“智謀之士”的上海人,為逃避亂世辭官回到了當時還是個小縣城的上海。明朝開國後,朱元璋屢次請他出來當官,他卻寧願繼續在上海過自己的小日子,直到皇帝要“三顧茅廬”了才應允入朝。秦裕伯是前朝老臣,又精於世道,很受皇帝重用。朱元璋在他死後封他為上海“城隍之神”。還有個版本是,秦裕伯是元末明初河北大名人,曾在上海住過。傳說他是一個孝子,因其母感歎未見過金銮殿,故專門建了一座象金銮殿的建築。被人告密,皇帝派員來查,他就連夜將殿改成金山神廟,躲過了一場災禍。清軍南下時,遭到上海地區人民的強烈抵抗,清軍將領原准備屠城。屠城前夜,清軍將領夢見了秦裕伯,秦警告他不准殺人,這才取消了屠城計劃。因秦裕伯“顯靈”,救了上海百姓,故被列為城隍爺。
霍光是東漢時期鎮守疆土的將軍。永樂年間,上海縣正式建城隍廟的時候,知縣將位於城中心的霍光行祠遷此,不知出於什麼原因,當時把霍光安放在了廟的前殿,而後殿才供奉城隍神秦裕伯。
使上海人真正頂禮膜拜的是第三位城隍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市民從“陳公祠”中請出了1842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血染吳淞口、在吳淞炮台戰死的江南提督陳化成的神像。當年被供奉在大殿後進的陳化成塑像,被民間雕塑家塑成滿面火紅、神采飛揚、目光炯炯、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
城隍在道教中的意思是指城市的保護神。可見老城隍廟在上海的地位和影響。
至於那城隍廟隔壁的豫園,據說是永樂年間一個在四川任布政使發了跡的上海人潘允瑞為“愉悅老親”修造的一個花園。乾隆年間,豫園賣給了城隍廟,改為它的“西園”。聽說園中重建的湖心亭和九曲橋都比較趣致,我這次卻是沒有時間進得園中一睹。不過從豫園門外的情勢來看,這個熙熙攘攘了幾百年的花園,如今的熱鬧喧囂還是沒有一絲減弱。
與豫圓相對的是上海著名的“老飯店”,一排餐飲店延伸了數十米,都是各式的美食店,看到老字號的“南翔饅頭店”,正賣著小籠包呢,中午飯時間還沒到,等著吃小籠包的人卻排成了隊,好幾十號人延伸著,隊伍還挺長,可見這老字號的名聲著實不菲。再向左拐是一條特色街,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構成這條小街的統一店鋪建築。平排的兩層木制紅樓,店門上沿是一色的曲直漏雕連檐,再上是漏雕的窗棂,頂上是翹角的飛檐。街心還有個連廊,就象架起的第二道門。街道很窄,三米多寬,兩旁掛著懸空的“光明居飾”、“景龍軒”、“木梳大王”、“扇”、“茶”等招牌,一路望去,非常醒目。我饒有興致地在這家挑揀個手工繡制的牆掛和絲線手編包裝的瑪瑙車掛,在那家選購了一只梅花形狀的紅木格子飾擺,又在另一家看中了鮮艷的軟軟長長的鉛筆……就流連了好一陣兒。細細體會,這城隍廟老街雖然不似現代店鋪空調宜人,玻璃映照,但其塗滿紅漆的木雕門面、種類俱全的小東小西,和青石板磚的粗紋路面,卻很有一些《清明上河圖》裡所描寫的那種民間特有的鄉土氣息,所以就感到了一種親切。
城隍廟四周建築的外觀都是廟宇的形狀,我最喜歡的江南飛檐,在這些建築上表現得真夠充分。面向“和豐樓”舉頭仰望,眼前飛檐的翹角之多幾乎數不勝數,似乎所有的樓閣都盡在翹角上苦下工夫。方形的樓閣已無法發揮飛檐的美感,所以樓閣一開始的設計都是三角、五角、六角甚至八角,角越多飛檐就越多,飛檐越多廟宇的色彩就越濃厚。每一個樓閣的飛檐不盡相同,有尖尾的,有圓梢的,也有帶刺邊雕飾的。如果不是滿街穿梭的人擠擠撞撞,我真願意在那裡多待一些時辰,多拍一些這風格各具的古裡古氣的飛檐。看那層層疊疊、交錯上下的飛檐,灰色天空的襯托下,城隍廟就象飛滿了翹著長長尾巴的燕子,競相分享地面上人類的太平盛世。
上海是七天江南行程的最後一站,城隍廟是上海的最後一個景點。離城隍廟不遠就是黃浦江岸璀璨無限風情不衰的外灘。城隍廟裡城隍低眉,傾聽現代上海腳步;黃浦江風佛面而過,不帶走古上海痕跡。江河之水向東流,大上海,風采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