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目前上海市區主要有楊思北街、三林塘老街、朱行老街、長街南街、金橋大街、嚴橋老街,北蔡鎮的虹橋南、北路,中心河老街,蟠龍村老街等。這些老街目前都處於上海大城區范圍內,總量不會超過20條,其中長橋南街、金橋大街正在面臨拆遷,嚴橋老街目前只剩下一面牆壁還頑強地表明自己曾經的存在。
1、最老的老街——倉橋老街
最老的老街位於上海的發源地松江的倉橋地區(現中山西路西段)。
松江倉城歷史文化風貌區位於松江中山西路的西隅,因建有明代漕運糧倉倉城而得名。從明代始,倉城一直是松江府漕糧的重要儲藏地,也是漕運的始發地。河流縱橫交錯,沿老市河而建的橋梁、宅第、店鋪、廟宇鱗次栉比,成為當時松江府城西谷陽門外又一市井熱鬧中心。許多明清及民國建築歷經滄桑,保存至今。大倉橋是一座高10余米、跨度50余米的五孔拱形大石橋,建於明朝天啟年間,原名“永豐橋”,後因橋南為松江府的漕運倉城,而被稱之為“大倉橋”,是上海地區著名的明代大石橋之一。
2、最具文化氣息的老街——商榻老街
商榻老街位於商榻鎮,青浦西北部,是所謂商人下榻之地。商榻原本屬於昆山市,當年為了加強對澱山湖的管理,才劃分到滬。
鎮上有商周、金周公路通過。商榻老街並無出奇之處,但因為這條不長的老街有一位鮑益良老師,專門組織他的同好唱“宣卷”。他們四處演出,又在老街上專門畫了這種地方戲劇的介紹,因此十分引人注目。鮑益良自己開辦的民俗藝術館是其他老街見不到的景象,他幾十年來創作的“宣卷”作品讓人目不暇接。
3、最有教育意義的老街——青龍老街
青浦的青龍老街隱匿在紀白公路旁的塘灣村(原陳岳村)裡,當地人稱這裡是“舊青浦”。
史料記載,舊青浦是上海地區最早的對外貿易港口,舊稱青龍鎮,建於唐代。青龍老街很短,只有約200米。
在青龍老街的尾端,牆上有迄今為止保存較好的兩條新四軍宣傳標語。一條內容是“鞏固國內團結,保證國內和平”,另一條內容是“我們要和平,反對內戰”。兩條標語一條書寫在土地廟後牆上,另一條則書寫在舊青浦小學後牆上。
4、初見最為驚艷的老街——章堰村老街
章堰原為鎮,在重固鎮西北方向的陳章路與姚章路附近。鎮呈三角形分布。相傳宋代章莊簡公章螶監華亭鹽務時,於此築堰安家,故名。旁有崧澤塘流經,明時商業極盛,曾有“金章堰,銀重固”之稱,後漸衰落。1949年後,商店大多遷至重固,此地遂成村鎮,今天被稱為章堰,村內的金泾橋初見最為驚艷。現今鎮內古舊房屋還留有較多,且多是深宅大院,可惜俱已破敗,只好讓人撫今追昔了。
5、曾經喧鬧而今湮滅的老街——分水墩老街
分水墩老街位於分水墩村中,在奉賢頭橋鎮東二公裡處。進入村中還需要七繞八彎地轉上一圈,才能到達老街所處位置。這條老街沿二橋港北畔東西延伸,百米長左右。分水墩起源於明初,清乾隆年間成市。民國四年始,鎮東陳姓財主開設花米行、軋米廠、搾油廠和棉布百貨、南北雜貨、豆腐店等,後還擴建軋花廠,附設鐵工廠。以“鼎和泰”為家族對外經營品牌。每當新棉登場,二橋港內船只擁擠,街上熙來攘往,地方工商業盛於一時。抗戰爆發,地方混亂,關廠停業,鎮市一落千丈。
6、最具遺棄之美的老街——橫沔老街
橫沔老街位於川周公路、橫沔港交匯處,與迪士尼樂園隔滬蘆高速公路相望。清宣統元年(1909年)建橫沔鄉,1959年成立橫沔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鄉,1994年撤鄉建鎮。後鎮政府東遷,這裡逐衰落。
2013年喻曉偶然經過此處,有深山明珠之憾。這是座寂寞的廢鎮,但也因廢棄而更多地保留了本真。
7、滬浙相通的老街——山塘和潮泥塘老街
上海境內這樣的老街有兩條,一條是山塘老街,地處金山廊下鎮境內,南街屬於浙江(平湖),北段屬於上海。另一條是潮泥塘老街,地處金山楓泾鎮境內,也是南段屬於浙江(嘉善),北段屬於上海。
8、已進入博物館的老街
闵行和北新泾這兩個地區當年也有老街,但隨著城市發展而消失了。
這兩個地方的當地政府專門建立了展示館,還原了從前老街的部分實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