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的地方沒有火車,便也談不上會有地鐵了。而上海城市之大,又不是我輩所能常體驗的。
在上海未建造地鐵之前也偶爾去過,滿世界的燈紅酒綠和滿眼的高樓大廈累著了我的眼睛,可印象最深的卻是那極不方便的交通。
你別看滿大街的汽車飛馳著,但在你想要去某個地方想找一輛出租車時,你便會發現原來上海的汽車是那樣的少,少到找一輛空車都變得那樣的難。當你好不容易找到了一輛出租車,心裡還美滋滋地想著你是多麼地好運時,你便又發現原來上海的車是那樣的多,多到連汽車的最主要功能——行駛,都變得如此的困難了。
上海市政府可能為了減緩交通壓力,對本地車與外地車實行了不同的管理方法,規定大凡外地車,在交通高峰期,也就是大白天,是不被允許上高架的。而上海那帶著拐彎的同路名的路對外地人本來就是一個近乎天然的障礙。因此,外地車貿然闖入的便也就不多了,這樣就苦了那些去上海辦事的人了。
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上海也有了地鐵,對地面交通起到了很大的分流作用。有幸在這時只身來到上海的我,便也享受著擠地鐵的快樂了。
我快樂地從人群中擠來擠去。
先從火車站到人民廣場,然後是隨著人流去換線路轉車。
又到了等待車子的到來的時候,所幸每回等候均不足五分鐘。
地鐵內人擠著人,肩碰著肩,倒是應了文革時常用的那句話:“我們並肩作戰”。
偶爾還能看到背著大包小包的民工模樣的人將地鐵內不大的空間占了許多。
地鐵可真好,是個“多、快、好、省”的典范:
多,是指運載量多;
快,是指速度快,沒紅綠燈,還不堵車;
好,指運行環境相對地上鐵路要好;
省,是指既省時又省錢。
不過聽說當地政府對地鐵的補助是每人每趟車票的兩倍,不知是真是假。
坐了幾次地鐵,就辦好了該辦的事。
地鐵真好。
我願意擠著地鐵去辦事,我喜歡快樂地乘著地鐵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