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 星期六 晴 31°
早上6:00不到我先起床,洗漱完畢,然後叫醒A,6:30從雲辰度假村門口出去。看到那移動門關著,在門口找到開關,就自己打開了。看到B也在門口,不遠處C走了過來,他們也是一起去逛古鎮的。大家匯合,出門左轉就一直走50米,就來到一座橋旁,想找一下昨天來的時候導游在車上介紹這裡還有老虎灶茶館。向路人打聽,他們說現在已經沒有了,就沿著河一直往西走.街道比較寬,臨街的房子基本保存著原有建築的風格——白白的牆,黑黑的防火木材包裹的房子的上身。街上行人很少,大概現在時間尚早的緣故。邊走邊問,四處張望,尋找一點能代表年月的痕跡。偶爾間,擦著肩忽然打開一扇門,走出來一個買菜或洗衣的人,眼光馬上鑽進屋內,探個真切。裡面很暗,有一盞黃熾燈點著,更能想像出這裡的暗。裡面顯得暗還有一個原因,這裡的房屋都分為上下兩層,用木板隔開。木板也是黑黑的,也是經過防火處理。還有幾間開著門的,是條深深的過道。幾乎家家戶戶旁邊稍有空隙當地的居民就會種上些時令蔬菜。街的另一邊是沿河的樹,都是些樟樹,很高,很粗,密密匝匝,更點綴著這條街的靜谧。沿岸走幾步就有一座洗衣的踏步,時不時有人來。這條河大概有10米寬,河水流動不快,慶幸的是水質還保持著比較干淨,清晰地印出了岸邊的樹,河上的橋。橋各有名字,多數是石板拱橋,特別是有座橋的橋墩邊上的石頭縫裡長出一棵五米高的石榴,而且郁郁蔥蔥。街邊沿河有幾處石凳。B在那裡手捧著書拍了幾張照片——樹蔭下,晨光裡,河溪旁,隨著咔嚓一聲,便留下一段回憶。大概7:00左右,回到來處,B和C要先回,我和A繼續往前走,穿過橋洞,沒走幾步,忽然發現;一個不起眼的門裡竟是一個茶館,忙抬腳進去。豁然開闊,首先注意到的是裡面全是些老茶客,四人一桌,喝著茶,打著麻將,從容又有些專注。往裡一繞,又是一間長長的過道,說是過道,其實很寬敞,桌上擺著熱水瓶、茶壺和茶杯,人家嗡嗡地說著話。再進一步,沒想到裡面是個很大的廳,比剛才看到的都大。照樣坐滿了人,大家都抬頭看著牆裡露出的一台25寸左右的彩色電視機,電視機裡放著一些早期的香港故事片。音量開得有些大,可以使這裡的每個角落都聽得到。給B和C打了個電話,讓他們過來看看這個意外的發現。他們來了後,在裡面靠窗的位置坐了下來。裡面的人都朝我們打量,意外之後,又就著自己的同伴或聊天或看電視。這些人都是六七十歲,不修邊幅,從剛開始的意外又恢復了原來的姿態。因為我們本來就是這裡的局外人,我們是過路人,是個旁觀者。用旁觀者的目光打量這裡:寬寬的長板凳,板凳有寬有窄,烏亮的八仙桌子,地下是不平整的用磚鋪成的,四周的柱子直直地站立著,頂起上面縱橫交錯的橫梁,梁上是烏黑的屋面,散落著幾處天窗。陽光從上面進來,照到了一位老人的臉上,他一個人抽著煙,靠著窗,面對著電視機,坐在一張桌旁。我偷偷地給他拍了一張照片,閃光燈一亮,他轉過頭善意地看了我幾秒,然後又默默地看起了電視。老板娘瘦瘦高高,大概五十歲左右,進來收拾桌上前人留下的茶具,手裡提著一壺剛燒好的水,看看這個杯裡的茶,提提那桌上的壺,添水抹桌,轉了一圈,一只手裡已提著五六把茶壺向外走。從她那裡得知,這裡每天凌晨3:30開門,一直到晚上10:30關門。幾乎天天如此。
這條街叫前進街,這個茶館,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