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游迪斯尼、春節買火車票不怕排隊,卻對看世博長時間排隊不可忍受,甚至煩躁焦灼呢?
華東師范大學應用心理系主任崔麗娟說,從心理學的動機理論分析,這是由於對排隊後的體驗有不同的期望,說得通俗些,排隊後的體驗對於個體的誘惑力越大,個體願意承受的排隊時間就越長。比如去迪斯尼,每個游樂項目排隊等候的時間都很長,可排隊的人還是顯得很興奮,少有怨言,因為他們的心理狀態是“太想玩了,所以不在乎排隊時間”。
同樣地,參觀世博會,那些對精彩展覽充滿期待、為能親臨現場興奮不已的觀眾,在潛意識中會認為“花時間排隊是值得的”。可以說,期待感和可以忍受的等待時間是成正比的。反之,那些對世博會沒有很大興趣和很高期待的游客,所能忍受的排隊等候時間就會相當有限——抱著“不妨看看”的心態而來,一看要排長隊,排隊後發現似乎遙遙無期,便容易產生負面情緒。
個體能夠忍受的排隊等待時間究竟有多長?不可能有具體數字,因為因人而異、因時而異。以參觀世博會為例,“想看”是共性,而共性之下,個體的動機、願望不同,就會導致在排隊等待時有不同表現,這是個性問題。
每個人都有等待的經歷。其實有時候等待的時間並不長,可有人卻很煩躁,除了個體差別的原因,這與人的注意力過分集中也有關。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副主任張麒說,比如乘電梯。一般來說,坐電梯比走樓梯省時間,可為什麼有的人在等電梯時非常不耐煩,會不斷狂按按鈕?如果改走樓梯,他倒反而不煩,盡管花的時間更長——這是因為等電梯時,人的注意力相對集中,以至於“越等越煩”;而爬樓梯,人處於運動狀態,一級級地走,注意力比較分散,不容易產生煩躁情緒。
看世博會,難免會排隊。從環境心理學角度看,一定面積內的擁擠會對人產生壓迫感,壓迫感會引起心跳加速、血壓上升,有的人會顯得狂躁,個別人則會產生抑郁。如果有插隊、走後門等“不公平”現象出現,一些人還會表現出攻擊性。
此時,合理安排時間的人比較容易安心。什麼叫“合理安排時間”?其實就是善於分散注意力。一些游客在參觀世博園區前,就做好了排隊等待的准備,帶上了圖書、mp3等。人的注意力分散後,對時間的概念就會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