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外讀書的那段日子,經常路過北外的後街。後街舊稱“新疆街”,是髒、亂、差的最好體現,另外由於民族政策,新疆人在此肆虐,使得後街愈發得烏煙瘴氣。 五一前,和Ken策劃假期節目。由於遠道的景點人滿為患加之本人懶惰個性,遂決定就在天津、河北一帶轉悠轉悠。天津一直被稱作北京的後花園,有著悠久而滄桑的歷史。
天津——意為天子渡口,始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明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經直沽渡河南下奪取政權,1403年改元永樂,天津這個名稱出現於永樂初年。天津作為軍事重地,於永樂二年(1404年)正式設衛,翌年設天津左衛,轉年又增設天津右衛。清順治九年(1652年),三衛合一,歸並於天津衛。1860年天津被辟為通商口岸後,西方列強紛紛在天津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由天津開始的軍事近代化,以及鐵路、電報、電話、郵政、采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設,均開全國之先河,天津成為當時中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天津最輝煌的年代是從李鴻章1870年到津始,再到袁世凱年代至頂峰,1928年蔣介市石統一中國後才逐漸衰落,在近40年時間裡,由於李、袁的存在,中國的各類精英雲集天津,使天津從此由一個三流小鎮,一躍跻身世界大都市之列。
然而,這趟天津之行讓我感受到的不是天津作為北京後花園的雍容而典雅的美麗,卻是不折不扣作為北京的“後街”的落魄和荒涼。 5月1日,我和Ken開始設計旅游路線。從若干驢友游記中,我們圈定了幾個景點,大沽炮台、鼓樓、天後宮、五大道、石家大院等,令人沮喪的是無論是我們在ctrip上訂的賓館或是鎖定的景點在go2map上都無法找到地點,搜索出來的盡是一些有相同關鍵字的娛樂場所,這種情況在別的地方是不多見的。沒轍,我們只能考慮在當地買份兒地圖再說了。 5月2日,搭乘T555京津臨時加班特快,10:07am,抵達天津火車站。
出了天津站,買了一份天津旅游地圖,3元;打電話去預定好的酒店確定位置和房型並在火車站買好了返程票。一切看似頗順利。
接下來,我們決定打車去酒店。天津的出租車都是夏利且以兩廂的居多,很多都是從北京淘汰過來的,起步價8元,之後是每公裡1.5元,很不實惠。出租車司機就更不實惠啦。第一個司機非說我們住的賓館不好,且所在的湖北路正在修路,沒法兒通車,不載我們過去;第二個司機非要拉我們去他推薦的位於濱江路的賓館;好容易第三個司機拉我們去了預定的賓館,臨走之前卻憤憤地拋下一句話,住這兒小心被打劫。我們下車時發現,賓館位於天津市公安局和天津市交管局的中間。真不明白,如果這兒不安全還有天津的哪兒是安全的。出門遇仨黑心司機,不爽!
酒店辦理完check in之後,直奔頗有名的南市食品街。實在是沒什麼好吃的,天津抻面,耳朵眼炸糕,味道差極了。不過怎麼著,也要填飽肚子。
下一站,鼓樓和古文化街。這裡的建築多是仿清代民間建築。街內有近百家店鋪,主要經營文化用品、古舊書籍、民俗用品、傳統手工藝品等。著名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風筝魏風筝、刻磚劉磚刻、王麻子剪刀等都在這裡設了專門店鋪。除了一張正在上演貴妃醉酒的戲台外,別的就沒什麼特色和亮點可言,根本不及南京夫子廟的五分之一,夫子廟的景致、歷史、小吃、購物、情懷等等都讓人陶醉不已,天津這兒也就糊弄糊弄老外吧。
古文化街的中心坐落著天後宮。天後宮是世界三大媽祖廟之一。媽祖是宋代福建的莆田人,名叫林默。據宋代史料記載,林默平素急公好義,尤其熱心扶危濟困,救助海難,受到人們敬重。她28歲時有一次為救海難而捐軀,鄉親們在島嶼上給她修建了一座廟宇奉祀。天長日久,林默逐漸演變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護海女神”。中國沿海各地的漁民和航海者都把媽祖奉為海上保護神,據統計,如今世界上有媽祖信眾近2億,媽祖廟近5000座,光台灣島較有規模的媽祖廟就有800多座。在遍布中國沿海各省市和港、澳、台地區乃至世界各地的媽祖廟中,福建莆田湄洲祖廟、天津天後宮和台灣北港朝天宮最具代表性,被世人稱為世界三大媽祖廟。始建於元朝泰定三年(一三二六年)的天津天後宮,它的歷史比天津設衛建城還早七十八年,所以有“先有天後宮,後有天津城”一說。擁有盛名的天後宮實在沒有被天津人好好修繕,真不明白為什麼他們守著祖宗留下的豐厚遺產卻不去好好珍惜和繼承,關於這點在接下來的天津之行還會讓我碰見,總之非常讓人費解和痛心。相比之下,擁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說法的潭柘寺就讓人流連往返,不虛一行。
望海樓教堂,也稱聖母得勝堂,與天後宮隔海河相望。望海樓由法國天主教會建於1869年,歷經天津教案、庚子賠款、義和團運動、唐山大地震等歷史事件,可以說是中國近代侵略史、屈辱史和抗爭史的見證。當我懷著崇敬的心情由獅子林橋走向她的時候,再次失望地發現只是一座大門緊閉的危樓。無語……
接下來准備打車去五大道和西開教堂參觀。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司機是新手的原因,他竟然不知道五大道的具體地點,另外西開教堂(天津規模最大的天主教大教堂)在他口中由於市政府的重新規劃也被拆了,又一次無語。或許又是一個黑心司機,帶著我們兜兜轉轉,在馬場道的破落一處把我們放下了。天津的小洋樓多被世人稱為“萬國建築博覽會”,它具有西洋建築的多種形式如:希臘式、文藝復興式、哥特式、浪漫主義、折衷主義等,構成了一副副立體式的畫卷,是凝固的藝術。它獨特的構想,豐富的藝術內涵,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極具保存價值。天津的“五大道”地區,原處於英租界的黃金地段,由於當時“租界”的特殊地位,已成為清朝的遺老遺少、北洋軍閥的政客買辦、國民黨的軍政要人,以及部分的文人、學者,商賈、富人的政治避風港和生活的安樂窩。因此,“五大道”地區成為了中國各式各樣富人和要人的聚居地,更成為天津有名的富人居住區。居住在“五大道”地區的人們,爭相購地建房,並依據自然環境的客觀狀況,按照各自的意願和需要,聘請中外建築師,設計出眾多形式的中外合璧風格的小洋樓。可見“五大道”地區的小洋樓蘊藏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加之名人名宅的歷史故事,更使“五大道”的小洋樓獨具地方歷史文化特色。可是當我們下車詢問當地居民往哪兒走可以看見比較多的特色小洋樓時,竟然沒有人知道。不得已,只得漫無目的的閒逛:重慶道上的慶王府,晚清總管太監小德張的私人住宅,以劃為某政府單位,不對外開放;大理道上有一些風格各異的小洋樓,可是修繕痕跡太重;和平賓館、李叔福舊居等名人故居都只能遠觀,無法賞玩,頗讓人失望。
晚餐挑選了起士林飯店,幸好沒讓人再次失望。1908年,起士林飯店由德國人起士林(Kissling)創辦,主要經營西餐。現在二樓開辟了大眾西式快餐,三樓仍然是西餐廳,就餐環境還行,典雅不張揚,本人比較喜歡。我和Ken臨窗而坐,但是窗外view很差。不過師傅的手藝還算不錯,法式恺撒沙拉、意式牛肉湯、俄式紅燴魚、黃油烤面包都做的相當可口,奶油烤雜拌不及北京的老莫,意粉不及Spaghetti House的好。比起北京的西餐廳,絕對是價低量又足。昏黃的背景,悠揚的鋼琴聲,還是讓人恍若置身讓人神往的30年代。
晚飯後,我和Ken漫步於海河西畔,津門老飯店利順德大飯店臨河而立,她歷經一個半世紀的滄桑,我依偎著Ken走著,迎著涼風,想象著一個多世紀以前張學良將軍和趙四小姐在利順德的214房憑窗而望。 5月2日的漫游還是比較疲憊,當晚在酒店桑拿之後我就進入甜甜的夢鄉。Ken就比較慘啦。房間裡蚊子較多,如果說我的血是比較招蚊子,他的血簡直就是蚊子的最愛。蚊子們無所畏懼地通過電蚊香片和驅蚊花露水的雙重阻擋,懷著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心情勇敢地追隨著Ken。不過我就比較安全和幸福啦,呵呵呵,偷樂中。。。 5月3日,目標鎖定天津的塘沽區。打車來到位於中山門的津濱輕軌總站。從中山門站到塘沽站,每位5元。天津的輕軌實行可回收的磁卡票,熱情的工作人員耐心地給每位乘客指導刷卡進站的方法,其兢業精神讓人敬佩,不過也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擁堵現象。天津的輕軌站與站之間距離很短,所以車行緩慢,從中山門到塘沽站大概要開40分鐘吧。俯望窗外,毫無大都市的繁榮景象,而是由一個衰敗的鄉村駛向更加衰敗的鄉村的感覺。車行至東麗區,有一站叫鋼管廠,這是天津鋼管廠的所在地。天津鋼管廠絕對是國內無縫鋼管業的行業老大,也是世界鋼管行業的top4之一。你可以遠眺到廠裡有一個非常大的露天曬場,非常整齊地堆放著一堆堆以十根為一組成等邊三稜柱排列的鋼管,蔚為壯觀。津濱輕軌的工作人員讓人印象深刻,每站停靠時,都有一位身著制服的工作人員向車內的乘客行標准而挺拔的軍禮,就連輕軌邊的檢修站的工作人員也會對著遠處飛馳而過的我們行禮,讓人欽佩。“你注視著我,我一笑而過”,呵呵。 終於達到塘沽站啦。出站走兩步就是塘沽有名的洋貨市場,是華北地區首家建立的專門進行進口貨交易的市場。可是放眼望去垃圾成堆,走進洋貨市場第一眼看到的卻是賣泥人張的小攤。市場裡很雜亂,我呆了兩分鐘就出來了,感覺經營形式像極了北京的動物園批發市場或南京中央門附近的金橋市場,只不過北京和南京的是樓房,這兒是一兩層的平房而已。
既然洋貨市場沒什麼看的,就去塘沽外灘吧。上海的黃埔外灘讓我非常醉心,那是一種莊重堅實的人文美與生動活潑的自然美的交融,江水與建築各自發揮優勢,彌補彼此的不足,使外灘的景物融為一體,相得益彰,更顯風采神韻,正所謂“方圓相參,斯為妙境”。無論白天、黃昏還是夜晚,漫步上海外灘,都會讓人產生奇異的審美愉悅,聲色動靜無一不熨貼你的所有感官。從洋貨市場到塘沽外灘,我和Ken搭乘小黑面包車。“小”字極言其破,“黑”字極言其黑,大概十分鐘就到外灘了吧,至少前邊有五分鐘是司機在不停地拉客,車費要價每位3元,所以不明白為什麼車上有一家三口或四口的天津人,打車過去起步價8元足夠了,或許是沒有打車的習慣吧。走近塘沽外灘公園,心情跌落谷底,我只得歸咎於期望值過高。海河是綠色的,或許是污染太重的緣故。河畔(請允許我不使用“外灘”這個詞)矗立著兩三個波浪形雕塑和一個碩大的不知所謂的玻璃圓球建築,難道是寓意著天津宛若海浪裡的璀璨珍珠?可我只能用拙劣兩個字來形容。可笑的是,那個碩大的玻璃圓球讓我想到的卻是《無極》中張東健哥哥和劉烨哥哥在籠中追逐那場戲中的場景道具或是《饅頭血案》中提到的上海馬戲團表演“摩托飛車”使用的籠子,呵呵。
算啦,還是去塘沽最有名的大沽口炮台吧,我和Ken都是喜歡懷古吊今的人,呵呵(假雅)。 接下來最最讓我驚奇的事件發生了!!眾所周知,天津是北京的門戶,大沽海口是“津門之屏”。明代,大沽口開始設防,清代修炮台,置大炮,設施不斷加強,逐漸形成以“威,鎮,海,門,高”為主體的完整防御體系。近代,隨著外國列強對華侵略,大沽地區更成為北方的軍事要地。南有虎門,北有大沽,這是我國近代史上兩座最重要的海防屏障。正因為大沽口特殊的地理位置,她自然成為中華民族抗擊侵略,不畏強暴的歷史見證。然而,聞名遐爾的大沽口炮台竟然不通任何公共交通工具!!如果想去參觀,只能采取三種方式:自駕車,打車,步行。坐在出租車裡,司機很不理解我們為什麼執意去大沽口炮台,因為他覺得那裡實在是沒什麼意思,這已經是我在短短的一天半中第四次聽見天津人如此評價了,悲哀,非常的悲哀……倘若有人問我“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怎麼樣,我一定會說那是個憑吊歷史的好選擇,值得去看看,相信南京的絕大部分同胞們亦如是說。大約花了30多銀子(包括2元海河大橋的過橋費),我們來到了位於一大片工地中的大沽炮台,旁邊是一輛輛揚沙的重型卡車,感覺大沽炮台仿佛一個被遺棄的孩子,嗚乎哀哉。大沽炮台門票十元,只有一個“威”炮台能看出點模樣。站在炮台上,很想體驗當年的英勇將士面對船堅炮利的八國聯軍那種氣吞山河的氣魄,可是周圍工地般的環境實在是不給我這個機會。走下“威”炮台,發現左手邊架著一個小鐵炮,一個工作人員不停地嚷嚷:“十元打一炮,買五贈一……”反正我已經不言語了,Ken還不依不撓地詢問工作人員其他炮台的去處,被告知已經go with wind,可是我明明看見紀念館牆外有一座荒廢的被遺棄的炮台。走出紀念館,我又轉身望了望“海門古塞”,游客太少,更顯落寞而孤寂。據當地人說,旅游旺季的時候,大沽炮台會通公車,呵呵,原來五一黃金周在這兒算是淡季。“大沽事件”讓我和Ken徹底失望了,一個對自己的歷史文化漠不關心的城市不會成為繁榮的城市,一個連旅游業都懶得發展的城市怎麼可能欣欣向榮,這或許是天津總被大家稱為大農村的原因吧。
接下來,我們選擇去吃北塘海鮮。據說北塘海鮮的出名得益於當地漁民現撈現加工的經營方式,剛出水的海鮮經過簡單的料理方法,新鮮而鮮美。呵呵,不過現在的漁民已不再淳樸,懂得隨行就市,就地收錢。當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無可厚非。失望了太多次就不會再有失望;我們已經不計較價格是否便宜,加工是否干淨,只祈求我們倆吃完之後別上吐下瀉。
之後的行程我就不一一贅述了,總之在滿眼都是“桂發祥十八街麻花總店”招牌的濱江路上隨意一間店裡買了一些麻花,在位於山東路的狗不理包子總店吃了25元一份的三鮮包套餐(五一期間,狗不理包子總店只經營這一種套餐,不接別的單),反正是怪事年年有,今天特別多。
坐上回北京的火車,天色已晚,很不明白為什麼天津會是直轄市,在我眼裡,她的很多地方還不如江浙一帶的二線、三線城市甚至小縣城。很可惜,很同情。用一句魯迅先生的名言表達我此時的心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不過,也有收獲,我總算是明白了一件事:為什麼幾年前一個南開的同學會做詳盡的周星馳系列電影的觀後筆記,會一個人騎單車來北京看我們。呵呵,就算環境再百無聊賴,也要學會尋找生活的樂趣。 天津之行盡管無聊,不過與有聊的人陪伴,也同樣精彩。
天津——意為天子渡口,始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明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經直沽渡河南下奪取政權,1403年改元永樂,天津這個名稱出現於永樂初年。天津作為軍事重地,於永樂二年(1404年)正式設衛,翌年設天津左衛,轉年又增設天津右衛。清順治九年(1652年),三衛合一,歸並於天津衛。1860年天津被辟為通商口岸後,西方列強紛紛在天津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由天津開始的軍事近代化,以及鐵路、電報、電話、郵政、采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設,均開全國之先河,天津成為當時中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天津最輝煌的年代是從李鴻章1870年到津始,再到袁世凱年代至頂峰,1928年蔣介市石統一中國後才逐漸衰落,在近40年時間裡,由於李、袁的存在,中國的各類精英雲集天津,使天津從此由一個三流小鎮,一躍跻身世界大都市之列。
然而,這趟天津之行讓我感受到的不是天津作為北京後花園的雍容而典雅的美麗,卻是不折不扣作為北京的“後街”的落魄和荒涼。 5月1日,我和Ken開始設計旅游路線。從若干驢友游記中,我們圈定了幾個景點,大沽炮台、鼓樓、天後宮、五大道、石家大院等,令人沮喪的是無論是我們在ctrip上訂的賓館或是鎖定的景點在go2map上都無法找到地點,搜索出來的盡是一些有相同關鍵字的娛樂場所,這種情況在別的地方是不多見的。沒轍,我們只能考慮在當地買份兒地圖再說了。 5月2日,搭乘T555京津臨時加班特快,10:07am,抵達天津火車站。
出了天津站,買了一份天津旅游地圖,3元;打電話去預定好的酒店確定位置和房型並在火車站買好了返程票。一切看似頗順利。
接下來,我們決定打車去酒店。天津的出租車都是夏利且以兩廂的居多,很多都是從北京淘汰過來的,起步價8元,之後是每公裡1.5元,很不實惠。出租車司機就更不實惠啦。第一個司機非說我們住的賓館不好,且所在的湖北路正在修路,沒法兒通車,不載我們過去;第二個司機非要拉我們去他推薦的位於濱江路的賓館;好容易第三個司機拉我們去了預定的賓館,臨走之前卻憤憤地拋下一句話,住這兒小心被打劫。我們下車時發現,賓館位於天津市公安局和天津市交管局的中間。真不明白,如果這兒不安全還有天津的哪兒是安全的。出門遇仨黑心司機,不爽!
酒店辦理完check in之後,直奔頗有名的南市食品街。實在是沒什麼好吃的,天津抻面,耳朵眼炸糕,味道差極了。不過怎麼著,也要填飽肚子。
下一站,鼓樓和古文化街。這裡的建築多是仿清代民間建築。街內有近百家店鋪,主要經營文化用品、古舊書籍、民俗用品、傳統手工藝品等。著名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風筝魏風筝、刻磚劉磚刻、王麻子剪刀等都在這裡設了專門店鋪。除了一張正在上演貴妃醉酒的戲台外,別的就沒什麼特色和亮點可言,根本不及南京夫子廟的五分之一,夫子廟的景致、歷史、小吃、購物、情懷等等都讓人陶醉不已,天津這兒也就糊弄糊弄老外吧。
古文化街的中心坐落著天後宮。天後宮是世界三大媽祖廟之一。媽祖是宋代福建的莆田人,名叫林默。據宋代史料記載,林默平素急公好義,尤其熱心扶危濟困,救助海難,受到人們敬重。她28歲時有一次為救海難而捐軀,鄉親們在島嶼上給她修建了一座廟宇奉祀。天長日久,林默逐漸演變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護海女神”。中國沿海各地的漁民和航海者都把媽祖奉為海上保護神,據統計,如今世界上有媽祖信眾近2億,媽祖廟近5000座,光台灣島較有規模的媽祖廟就有800多座。在遍布中國沿海各省市和港、澳、台地區乃至世界各地的媽祖廟中,福建莆田湄洲祖廟、天津天後宮和台灣北港朝天宮最具代表性,被世人稱為世界三大媽祖廟。始建於元朝泰定三年(一三二六年)的天津天後宮,它的歷史比天津設衛建城還早七十八年,所以有“先有天後宮,後有天津城”一說。擁有盛名的天後宮實在沒有被天津人好好修繕,真不明白為什麼他們守著祖宗留下的豐厚遺產卻不去好好珍惜和繼承,關於這點在接下來的天津之行還會讓我碰見,總之非常讓人費解和痛心。相比之下,擁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說法的潭柘寺就讓人流連往返,不虛一行。
望海樓教堂,也稱聖母得勝堂,與天後宮隔海河相望。望海樓由法國天主教會建於1869年,歷經天津教案、庚子賠款、義和團運動、唐山大地震等歷史事件,可以說是中國近代侵略史、屈辱史和抗爭史的見證。當我懷著崇敬的心情由獅子林橋走向她的時候,再次失望地發現只是一座大門緊閉的危樓。無語……
接下來准備打車去五大道和西開教堂參觀。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司機是新手的原因,他竟然不知道五大道的具體地點,另外西開教堂(天津規模最大的天主教大教堂)在他口中由於市政府的重新規劃也被拆了,又一次無語。或許又是一個黑心司機,帶著我們兜兜轉轉,在馬場道的破落一處把我們放下了。天津的小洋樓多被世人稱為“萬國建築博覽會”,它具有西洋建築的多種形式如:希臘式、文藝復興式、哥特式、浪漫主義、折衷主義等,構成了一副副立體式的畫卷,是凝固的藝術。它獨特的構想,豐富的藝術內涵,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極具保存價值。天津的“五大道”地區,原處於英租界的黃金地段,由於當時“租界”的特殊地位,已成為清朝的遺老遺少、北洋軍閥的政客買辦、國民黨的軍政要人,以及部分的文人、學者,商賈、富人的政治避風港和生活的安樂窩。因此,“五大道”地區成為了中國各式各樣富人和要人的聚居地,更成為天津有名的富人居住區。居住在“五大道”地區的人們,爭相購地建房,並依據自然環境的客觀狀況,按照各自的意願和需要,聘請中外建築師,設計出眾多形式的中外合璧風格的小洋樓。可見“五大道”地區的小洋樓蘊藏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加之名人名宅的歷史故事,更使“五大道”的小洋樓獨具地方歷史文化特色。可是當我們下車詢問當地居民往哪兒走可以看見比較多的特色小洋樓時,竟然沒有人知道。不得已,只得漫無目的的閒逛:重慶道上的慶王府,晚清總管太監小德張的私人住宅,以劃為某政府單位,不對外開放;大理道上有一些風格各異的小洋樓,可是修繕痕跡太重;和平賓館、李叔福舊居等名人故居都只能遠觀,無法賞玩,頗讓人失望。
晚餐挑選了起士林飯店,幸好沒讓人再次失望。1908年,起士林飯店由德國人起士林(Kissling)創辦,主要經營西餐。現在二樓開辟了大眾西式快餐,三樓仍然是西餐廳,就餐環境還行,典雅不張揚,本人比較喜歡。我和Ken臨窗而坐,但是窗外view很差。不過師傅的手藝還算不錯,法式恺撒沙拉、意式牛肉湯、俄式紅燴魚、黃油烤面包都做的相當可口,奶油烤雜拌不及北京的老莫,意粉不及Spaghetti House的好。比起北京的西餐廳,絕對是價低量又足。昏黃的背景,悠揚的鋼琴聲,還是讓人恍若置身讓人神往的30年代。
晚飯後,我和Ken漫步於海河西畔,津門老飯店利順德大飯店臨河而立,她歷經一個半世紀的滄桑,我依偎著Ken走著,迎著涼風,想象著一個多世紀以前張學良將軍和趙四小姐在利順德的214房憑窗而望。 5月2日的漫游還是比較疲憊,當晚在酒店桑拿之後我就進入甜甜的夢鄉。Ken就比較慘啦。房間裡蚊子較多,如果說我的血是比較招蚊子,他的血簡直就是蚊子的最愛。蚊子們無所畏懼地通過電蚊香片和驅蚊花露水的雙重阻擋,懷著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心情勇敢地追隨著Ken。不過我就比較安全和幸福啦,呵呵呵,偷樂中。。。 5月3日,目標鎖定天津的塘沽區。打車來到位於中山門的津濱輕軌總站。從中山門站到塘沽站,每位5元。天津的輕軌實行可回收的磁卡票,熱情的工作人員耐心地給每位乘客指導刷卡進站的方法,其兢業精神讓人敬佩,不過也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擁堵現象。天津的輕軌站與站之間距離很短,所以車行緩慢,從中山門到塘沽站大概要開40分鐘吧。俯望窗外,毫無大都市的繁榮景象,而是由一個衰敗的鄉村駛向更加衰敗的鄉村的感覺。車行至東麗區,有一站叫鋼管廠,這是天津鋼管廠的所在地。天津鋼管廠絕對是國內無縫鋼管業的行業老大,也是世界鋼管行業的top4之一。你可以遠眺到廠裡有一個非常大的露天曬場,非常整齊地堆放著一堆堆以十根為一組成等邊三稜柱排列的鋼管,蔚為壯觀。津濱輕軌的工作人員讓人印象深刻,每站停靠時,都有一位身著制服的工作人員向車內的乘客行標准而挺拔的軍禮,就連輕軌邊的檢修站的工作人員也會對著遠處飛馳而過的我們行禮,讓人欽佩。“你注視著我,我一笑而過”,呵呵。 終於達到塘沽站啦。出站走兩步就是塘沽有名的洋貨市場,是華北地區首家建立的專門進行進口貨交易的市場。可是放眼望去垃圾成堆,走進洋貨市場第一眼看到的卻是賣泥人張的小攤。市場裡很雜亂,我呆了兩分鐘就出來了,感覺經營形式像極了北京的動物園批發市場或南京中央門附近的金橋市場,只不過北京和南京的是樓房,這兒是一兩層的平房而已。
既然洋貨市場沒什麼看的,就去塘沽外灘吧。上海的黃埔外灘讓我非常醉心,那是一種莊重堅實的人文美與生動活潑的自然美的交融,江水與建築各自發揮優勢,彌補彼此的不足,使外灘的景物融為一體,相得益彰,更顯風采神韻,正所謂“方圓相參,斯為妙境”。無論白天、黃昏還是夜晚,漫步上海外灘,都會讓人產生奇異的審美愉悅,聲色動靜無一不熨貼你的所有感官。從洋貨市場到塘沽外灘,我和Ken搭乘小黑面包車。“小”字極言其破,“黑”字極言其黑,大概十分鐘就到外灘了吧,至少前邊有五分鐘是司機在不停地拉客,車費要價每位3元,所以不明白為什麼車上有一家三口或四口的天津人,打車過去起步價8元足夠了,或許是沒有打車的習慣吧。走近塘沽外灘公園,心情跌落谷底,我只得歸咎於期望值過高。海河是綠色的,或許是污染太重的緣故。河畔(請允許我不使用“外灘”這個詞)矗立著兩三個波浪形雕塑和一個碩大的不知所謂的玻璃圓球建築,難道是寓意著天津宛若海浪裡的璀璨珍珠?可我只能用拙劣兩個字來形容。可笑的是,那個碩大的玻璃圓球讓我想到的卻是《無極》中張東健哥哥和劉烨哥哥在籠中追逐那場戲中的場景道具或是《饅頭血案》中提到的上海馬戲團表演“摩托飛車”使用的籠子,呵呵。
算啦,還是去塘沽最有名的大沽口炮台吧,我和Ken都是喜歡懷古吊今的人,呵呵(假雅)。 接下來最最讓我驚奇的事件發生了!!眾所周知,天津是北京的門戶,大沽海口是“津門之屏”。明代,大沽口開始設防,清代修炮台,置大炮,設施不斷加強,逐漸形成以“威,鎮,海,門,高”為主體的完整防御體系。近代,隨著外國列強對華侵略,大沽地區更成為北方的軍事要地。南有虎門,北有大沽,這是我國近代史上兩座最重要的海防屏障。正因為大沽口特殊的地理位置,她自然成為中華民族抗擊侵略,不畏強暴的歷史見證。然而,聞名遐爾的大沽口炮台竟然不通任何公共交通工具!!如果想去參觀,只能采取三種方式:自駕車,打車,步行。坐在出租車裡,司機很不理解我們為什麼執意去大沽口炮台,因為他覺得那裡實在是沒什麼意思,這已經是我在短短的一天半中第四次聽見天津人如此評價了,悲哀,非常的悲哀……倘若有人問我“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怎麼樣,我一定會說那是個憑吊歷史的好選擇,值得去看看,相信南京的絕大部分同胞們亦如是說。大約花了30多銀子(包括2元海河大橋的過橋費),我們來到了位於一大片工地中的大沽炮台,旁邊是一輛輛揚沙的重型卡車,感覺大沽炮台仿佛一個被遺棄的孩子,嗚乎哀哉。大沽炮台門票十元,只有一個“威”炮台能看出點模樣。站在炮台上,很想體驗當年的英勇將士面對船堅炮利的八國聯軍那種氣吞山河的氣魄,可是周圍工地般的環境實在是不給我這個機會。走下“威”炮台,發現左手邊架著一個小鐵炮,一個工作人員不停地嚷嚷:“十元打一炮,買五贈一……”反正我已經不言語了,Ken還不依不撓地詢問工作人員其他炮台的去處,被告知已經go with wind,可是我明明看見紀念館牆外有一座荒廢的被遺棄的炮台。走出紀念館,我又轉身望了望“海門古塞”,游客太少,更顯落寞而孤寂。據當地人說,旅游旺季的時候,大沽炮台會通公車,呵呵,原來五一黃金周在這兒算是淡季。“大沽事件”讓我和Ken徹底失望了,一個對自己的歷史文化漠不關心的城市不會成為繁榮的城市,一個連旅游業都懶得發展的城市怎麼可能欣欣向榮,這或許是天津總被大家稱為大農村的原因吧。
接下來,我們選擇去吃北塘海鮮。據說北塘海鮮的出名得益於當地漁民現撈現加工的經營方式,剛出水的海鮮經過簡單的料理方法,新鮮而鮮美。呵呵,不過現在的漁民已不再淳樸,懂得隨行就市,就地收錢。當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無可厚非。失望了太多次就不會再有失望;我們已經不計較價格是否便宜,加工是否干淨,只祈求我們倆吃完之後別上吐下瀉。
之後的行程我就不一一贅述了,總之在滿眼都是“桂發祥十八街麻花總店”招牌的濱江路上隨意一間店裡買了一些麻花,在位於山東路的狗不理包子總店吃了25元一份的三鮮包套餐(五一期間,狗不理包子總店只經營這一種套餐,不接別的單),反正是怪事年年有,今天特別多。
坐上回北京的火車,天色已晚,很不明白為什麼天津會是直轄市,在我眼裡,她的很多地方還不如江浙一帶的二線、三線城市甚至小縣城。很可惜,很同情。用一句魯迅先生的名言表達我此時的心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不過,也有收獲,我總算是明白了一件事:為什麼幾年前一個南開的同學會做詳盡的周星馳系列電影的觀後筆記,會一個人騎單車來北京看我們。呵呵,就算環境再百無聊賴,也要學會尋找生活的樂趣。 天津之行盡管無聊,不過與有聊的人陪伴,也同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