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姑媽住在九龍彌墩道,那一片叫油麻地,據歷史紀錄這是個混亂的地方,黑白兩道曾在這裡“開片”(打群架),九龍最有名氣的黑社會大佬、大姐大就在這兒稱王。專程跑到廟街看看,結果只見黑壓壓的馬路和幾個賣小吃水果的攤子,瘦弱的老人坐在街邊,眼神漠然;莫非是黎明前的寂靜?人生地不熟的,還是先走為妙。
旺角真的很火,人山人海,給人感覺象電影的片場,街道窄而精致,連來來往往的車,都好象是精美的玩具似的。不知為什麼,香港就是給我這種戲劇性的感覺,象是一個舞台,有著裝飾華美的場景,以及衣著光鮮的人群。只要你一不小心掉進這樣的人群裡,便立即溶化在裡面。於是我總是害怕和朋友走散,一來怕找不著她,二來怕找不回自己。
在一個很大的舊式夜總會門前,我想起了故事裡的旺角卡門。當時會是怎樣的一種奢華和糜爛?粉艷的禮服和誘人的肉香,那些燈紅酒綠,那些夜夜笙歌,那些撩撥心玄的粵語歌,還有象徐小鳳穿的那種大蓬裙,整一個的花花世界。
尖沙咀碼頭就完全是另一派健康亮麗的景象。漂亮的紅欄桿下面,那蕩滌著的藍水晶,被銀晃晃的光斑熱鬧地烘托著,動人而且華麗。從香港藝術中心坐渡船到港島的灣仔碼頭,整個人都要被海風吹醉了,滿眼是我鐘愛的藍色。在藍色的匯展中心裡,坐在藍色的落地大玻璃旁邊,下午的光線及不緊不慢的海浪聲,使我一度沉沉地睡去。原來喧嘩並不是香港的全部,它的安靜來得很自在很雍容。一位坐在巖石上的老外正在用彩色筆作畫,他說:“我畫的是心目中的顏色。”
雖說香港小,卻到哪兒都有那兒當地的特色。中環的名店,蘭桂坊的異國情調,金鐘的貴婦人氣質,時代廣場的現代派以及格蘭威老道的古舊繁華,還有太平山上的豪宅,英式大酒店裡的古老吊燈,缽蘭街的小茶餐廳,長洲島的熱帶風情,真的沒有一處相同的地方。你會覺得自己不知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今天吃著傳統的粵式早茶,明天卻在茶餐廳裡吃三文治、咖啡奶茶和西多士,難怪香港人愛把英文和中文摻雜著說,因為不這樣確實表達不了他想表達的意思,這是一個時代造就的產物。
到了晚上,這個城市就更象一座精美的舞台,那些大大小小的招牌閃爍五顏六色的光,讓我腦海裡全是小時候看過的電影鏡頭,有一種走在電影裡的錯覺。尤其是坐在敞蓬車裡漂亮的人兒,好象是為這背景專配的角色。
早聽說大年初二的晚上有焰火表演,就和人群一起擁向匯展中心,因為人多,你根本不用知道在哪裡看是最好的,只要跟著人流前進就是了。果然,夜色中的維多利亞港柔情萬種地蕩漾在對岸,燈光忽明忽滅。
八點鐘,第一朵燦爛的火花劃開夜空,桔紅和藍色漫灑在濃郁的海面上。真美呀,它們大朵大朵地在海上空不停地開放了,第一次這麼近地觀看這麼美和華麗的焰火,好象緊緊地向眼睛逼迫而來,巨大的色彩張開,凋零,又張開,此起彼伏,聲聲不斷。後面的幾個男孩激動地大喊:“近些!再近些!”幸福的情侶就在人群中深深擁吻,我則不斷地按動快門,管它拍出來是什麼效果!
真是一場色的盛宴,讓人目不暇接。有的焰火燒到半空,化作一片片紅葉,隨風飄搖而下,靜谧安祥;有一組在空中盛開成心的形狀,一顆一顆扣在一起,散播著浪漫和暧昧的氣息;還有的則象頑皮的孩子,金黃色不斷跳躍著,和海浪、海風一起璀璨生輝,把動人的都市感覺發揮到極至。
別說香港沒什麼好玩的,它的文明和優雅就已經很值得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