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式早茶:粵人喜喝早茶,香港人也沿襲了這種飲食文化。方言叫‘飲茶’,其實是喝茶為輔,吃點心為主,一般茶樓的點心都有好幾十款。最常見的就是蛋撻、白雲鳳爪、蒸排骨、蝦餃燒賣、各式腸粉包子和各種生滾粥等。傳統的早茶點心都是廚房做好就用推車推著滿場轉,你看到什麼想吃的伸手拿就是,然後小姐給在卡上蓋個圖章。現在的茶樓都改成點心紙了,即叫即蒸,講究新鮮熱辣。有一次和一個北方朋友喝茶,他說怎麼你們南方的東西這麼小氣,每樣點心只有一點點,不象我們北方人一樣大碗酒大塊肉痛快。粵式早茶講究小巧精致,通常四個人會叫上十幾種點心吃。象我外公那樣的老人,天天早上六、七點種約上三五知己,喝茶看報紙聊天,叫上一壺茶兩樣點心,悠哉游哉的在茶樓坐上一上午才幾十塊錢。這就是白話裡“一盅兩件”、“慢慢歎”的由來了。不過現在的年輕人都沒有那麼多閒功夫喝早茶,大多改成喝午茶了,形式也比較商業化。年輕的一代在節假日陪長輩喝早茶是孝順的表現,所以很多有名的茶樓到了周末都要預約等位的。
我們去了最負盛名的‘陸羽茶室’喝茶,喜看蔡瀾文章的人一定聽說過。‘陸羽茶室’位於士丹利街,離蘭桂坊和SOHO區幾步之遙,在地鐵中環站戲院裡出口走5分鐘就到。樓高三層,裝潢古舊,有五十多年歷史。侍者都是五、六十歲的老人,穿著白衣黑褲雙襟扣,經理愛開玩笑,氣氛很家常。我們述說空調開得太大感覺很冷,經理趕緊吩咐調高溫度,笑嘻嘻地張開雙臂做擁抱狀:‘可惜啊,我一個人也溫暖不了你們三位靓女呀!’。通常的茶樓喝茶的時間是從早上七點到下午兩點,而這裡一直到傍晚六點,而且點心紙每禮拜一換,隔一段時間來總會發現有新的點心式樣推出。我喜歡它的石斑锔飯和蟹柳伊面。不過這裡的價格比一般茶樓貴,我們3個人吃了四百多。
附近另一家有名的粵菜餐館是“镛記酒家”,香港很多餐廳的名字都是取主人名字中的一個字,後面加一個‘記’字。镛記位於威靈頓街,聽說在食品大賽中屢次得獎。它的招牌菜是燒鵝,表皮香脆,肉質可口嫩滑,點酸梅醬吃一點也不會膩,每只320元。我們在美食區裡找吃的時候經過,看櫥窗裡掛滿了燒鵝,還要分成幾排。半小時之後再經過時只剩下一只了,果然名不虛傳。
還有一家以褒湯聞名的餐廳叫“阿二靓湯”。這個名字和褒湯文化就是完全的粵式傳統文化了。阿二即為現在人們說的‘二奶’,在老婆之外的另一個人和另一個家,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和鄉鎮裡這種女人特別多。粵人喜褒湯喝,款式多樣,還講究滋補養顏。不知是不是自古以來南蠻之地瘴氣重,所以人們為了生存的需要而日積月累形成的習慣,還有愛褒涼茶也是一樣的道理,很值得考究一下。褒湯通常要1個半小時以上,這叫老火湯,像蛋花番茄湯叫滾湯,還有高級一點的叫炖品。湯的種類有幾十上百種,通常的搭配是蔬菜配肉類和一些中藥材,每種都有不同的養生調理功效。最家常的老火湯有青紅蘿卜褒豬輾,正氣;冬瓜水鴨湯,涼瓜黃豆排骨湯這兩款都是清涼去火的,適合夏天喝;腐竹白果胡椒豬肚湯,暖胃;生熟地豬肉湯,去濕;西洋菜褒鳳爪,潤肺等等。還有高級一點的就是在湯裡加蟲草人參等名貴藥材。我還吃過一次天麻褒貓頭鷹和墩鳄魚湯,說是話痰止咳。不知道它們是不是受保護動物,罪過罪過。炖品裡我喜歡椰汁炖雪蛤膏,香甜嫩滑,功效是美容滋補。不過聽說雪蛤膏就是青蛙的輸卵管,愛美的女士可要考慮清楚了哦。
粵人愛吃敢吃是出了名的。現在進入秋天,風高氣燥,有一句俗語叫:秋風起,三蛇肥。即指進入秋冬季節是吃蛇的好時候,蛇段可以打邊爐(火鍋)、椒鹽和鹵水,還有涼拌蛇皮也非常爽脆,拌著辣椒絲和芹菜吃開胃無比。
因為受英國文化的影響,香港人通常下午三點左右會有喝下午茶的習慣,而晚飯時間則在8時左右。最出名的英式下午茶是位於半島酒店的大堂茶座,高高的柱廊和天花上金碧輝煌的壁畫,令人有如置身歐洲宮殿之內,服務非常好。這裡也是很多明星富賈愛來的地方。我們才一座下,就看到隔著兩張台面對我的肥肥(沈殿霞),我對其他兩個同伴一說,他們興奮得差點跳起來,腦袋左右晃:‘在哪啊!’我不禁好笑:‘哎,拜托拉,別象鄉下人進城似的。’後來看到鄧光榮也來了,座另一張台,不過他們並沒有打招呼。在半島喝下午茶要試試他們的tea-set,一套三層點心裝在銀盤子上由侍者整個提過來放在台面上。我們3個人點了1人份的180元,還有玫瑰茶。三層的點心共有11件之多,第一層為甜點,第二層鹹,第三層是兩塊葡萄松餅,好不容易才把它們全體消滅。另有2人份的為220元,送咖啡或茶,可以把人撐死掉。
喝完下午茶可以步行10分鐘到尖沙咀海旁,海對面就是金融區中環,高樓大廈林立。沿著海邊有很長的人行觀景帶,當地人很喜歡說‘約在尖東海旁見’。海邊麗晶酒店的咖啡廳也是觀景的絕佳去處,喝著香濃的咖啡透過巨大的落地玻璃觀賞維多利亞港兩岸景觀,又是另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