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澳門,兩次都是自由行的。本來執意不想寫關於它們的東西,可能是因為在電視裡和香港天天見面,已經沒有那種初戀的刻骨銘心的感覺。
兩次去,都不是正當旅游的旺季,第一次在03年11月22日,第二次在04年1月31日。是特意這樣挑的。
(一) 香港印象
個人認為如是珠三角人士,則從水路進香港更方便,人民幣150,約兩小時四十五分到中港碼頭。首先見到,一些小海島漂在藍藍的海水上,高峻的樓房立在島上,像一個時尚的姑娘——瘦而高。再過一會,會見到貨櫃碼頭。這就是香港了,極富現代的氣息。我忽然想起鄧麗君有一首歌是唱香港的,不知她是否喜歡它呢?
在中港城入境時發現盡管一樣要排隊,要擁擠,但卻是安靜的。不像在大陸時排隊,我們的同胞都會極盡喧嘩之能事,插隊、吵架、聊天、說笑……。
中港城就在維港邊上了,真不愧為“城”,不像大陸,一間小鋪的冰室也叫“冰城”,什麼嘛!?在這座城裡我們真是摸不著北。不過,只要發現穿著制服的服務員,找他們問路都會很有耐心地回答問題的,那種敬業精神在大陸——不是沒有——我就沒見過,這種服務態度,在其它公共場所例如:入境廳、地鐵、馬路……都會體會到。
初到貴境的游客都會覺得它是嶄新的、繁忙的、充滿活力的。
(二)關於交通
坐公共汽車(巴士)和坐地鐵一樣方便。但有一樣是我們初到貴境的人們一下適應不來的,坐公共汽車全是用無人售票方式,可使用硬幣或刷卡,但紙幣是不收的,收硬幣在港幣裡,10元以下都算是“零錢”。所以在香港的幾天,我都是背著達半斤重的硬幣整裝待發的。
巴士大多是雙層的,票價有元有角的,而且不論是“維多利亞時代的”或者是“共產黨時代的”通通可以。有些公共汽車公司還對老人或小童有一定的票折扣優惠,於是我們就會計算總額、找硬幣、分辨面額忙一大通。司機倒眼尖手快,一看就知道你投下去的有多少,所以,初到香港的朋友們不用瞎想著逃票了,而且它只有一個門上下。
強烈推薦,坐雙層巴士一定要坐第二層,那種飄飄蕩蕩的感覺很過瘾!!!而且還有液晶顯示的電視看。
發現在馬路上,雖然車多、路窄、山路又彎但卻沒有堵車現象。當然,高峰期主干道除外。
地鐵倒和廣州沒什麼不一樣的,不過地下的層數多了點,坐的人多極了。
香港是海島占多數的地區,所以還有一樣交通工具值得坐坐——渡輪,從九龍坐渡輪過香港島,那個碼頭(忘了叫什麼名)到了規定年齡的老人家是免費的(好象是65歲以上吧,大陸的游客只要符合此年齡也是免費的!)
到香港必到澳門,從香港至澳門就從中港城坐“新渡輪”。140元港幣一張船票,老人小孩無優惠。大概兩小時就會到,半小時一班,很方便。最好碰上坐大船,就不會那麼顛簸。暈船車的朋友記得吃藥再上船,乘船前一小時不要吃太飽、不要喝甜的或帶碳酸的飲料。
老式電車(據說俗稱是“叮叮車”的)沒坐過,在此不談。不過有時間的朋友應該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