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麼,在香港這段時間,我覺得姐姐現在變得越來越像媽媽了。
小時候我很霸道,經常和姐姐吵架,姐姐也不是善主,總是鬧得爸媽出來鎮壓才罷休,就像她現在的兩個孩子一樣。
說起孩子,得說香港的學生課業挺重的,兩個孩子雖然一直在北美上中文學校,但中文基本上是會說不會寫,吃飯的時候最好玩,總是指著盤子說“我要這個,還有這個。”蘿卜,白菜都不怎麼會說。
可英文就不同了,詞匯很豐富,在家雖然都說中文,可吵起架來,兩個孩子就全用英語了,而且像什麼“衣架勾”,“帆船”,“舢板”之類的詞,就連姐夫也得請教孩子了。
老大悄悄地向我學了“狗屎”,“笨蛋”,“傻瓜”等幾個詞,為了將來和別人吵架的時候用,我費了點力氣解釋“笨蛋”和“傻瓜”的區別,也不知她領會了多少。
老大上中學,已經能看整本的英文小說了,反正我是看不了,不過,想想看,我那麼大的時候也看厚厚的小說呀,什麼瓊瑤,金庸之類,其實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差不多。
這裡的孩子上學全是穿校服,不同的學校款式也不同,在送孩子上校車的地方最明顯,各種各樣的都有,但基本都是藏藍和純白,有的加一些墨綠,一般男孩是短褲,女孩是及膝裙,配白棉襪和黑皮鞋,式樣很合身,穿上很好看。
在這裡我也發現了一個差異,北京的很多學校也穿校服,上下學的時候路上很多騎車飛奔的孩子,但穿的校服一般都是運動服,而且可能是怕長個太快穿不了,基本上都是肥肥大大的,活動到是很方便,可好象不是很齊整,想想也是,香港一年大概有10個月都可以穿裙子,可北京的氣候就4季分明了,我看過這方面的一篇介紹,意思就是說北京孩子的校服設計起來制約性很多。
而最根本的差別的是香港孩子的校服是每天都換洗的,穿在身上的也熨燙得平平整整,可北京那些孩子穿的肯定沒做到這一點,其實很多差距都是在細節上體現出來的。
關於校車的問題,在北京討論了很久了,可好象存在的問題比較多,還是不能解決,孩子上學放學的安全問題,真是牽著家長的心,在非典的時候,采取了一些臨時措施,安排高考的孩子的坐車,可平時那些騎車或坐公共汽車的孩子也真是讓人擔心。
說實話,雖然這幾年北京的私家車蓬勃發展,可到底還只是一部分人呀,而且,若這些車每天又上學又上班,那道路交通又得擁堵多少呀?
所以,好多事情都是這樣,發現問題,甚至分析問題都是相對簡單,難的是解決問題,找到合理有效的方法,而這才使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