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個小時就是香港回歸十周年的日子,那時侯我剛考完中考,等待中考成績,同時也關注著香港回歸,還很有興致的將香港回歸儀式錄了下來.
那時侯沒有想去香港的想法,只是對對國家大事的關心,很些許看熱鬧的興趣.
1997年媽媽去過一次深圳的中英街,在中英街有一塊界碑將中國內地分開.對媽媽的那次中英街之行印象印象很深的是她購物的經歷.
那時候去深圳去中英街都要辦證件,媽媽購物的時候問店主一些關於中英街的事情,店主應該是香港人吧,他說馬路的對面是香港,說香港多好多好,並說內地只有一點點地方,香港很大..:)可能香港人對內地還是很不了解,
媽媽告訴他內地比小小的香港還是大很多的,但店主還是很堅持的說但內地窮.他這樣說確實沒什麼可反駁他了,從總體上而言香港是比內地發達很多.
現在香港已經回歸十年了,很多內地游客都直接去游覽過香港,去中英街的很少了.內地的自由行游客對香港旅游業增長貢獻很多.十年的時間香港和內地之間互相融合了解也增多了.
2006年我第一次去香港,雖然小時侯在香港回歸之時沒有想過去香港,但真正可以去香港了還是很激動的.
過了羅湖口岸就是香港了,香港的街道衛生程度比內地好很多,這也和他們法規嚴格有關吧,亂丟垃圾會罰款5000元.
在香港游玩走在街迷惑該怎麼走時,問一問路邊的香港人,他們都會很認真的回答你,甚至他們怕內地游客聽不懂粵語會用不太好的普通話回答.有一次我們要從皇崗口岸回深圳不知道在哪裡轉黃色小巴,我們問一個老伯,他很熱心地告訴我們應該怎麼走,並且熱心的帶我們走一段路,帶我們走到黃色小巴前才放心的走開.....在內地很多時候問路都很少碰到這麼熱心的人,大家甚至不太願意回答,怕是壞人吧.
在香港購物的時候可以看到不少內地游客,聽到普通話,在許留山莎莎消費的時候他們的服務人員大多都會說普通話.這些年內地經濟發展,加上開放自由行,增加了內地與香港的溝通.
在香港旅游的時候,覺得他們對老年人的福利也很好,不論是內地人還是香港人,只要是年滿65歲的老年人,都可以使用優惠的公交卡------專門給老年人使用的八達通,這種人性化的做法和廣州很不同,廣州相關對老年人的福利政策是必須廣州戶口的老年人才能享受到.
在香港坐公交車沒有碰到沒有座位的情況,是不是他們的公交車發車頻率更高呢??香港的人口密度也很大啊,還是他們有私家車更多?
TIP1:如果和65歲的老年人一起去香港游玩,可以購買有優惠措施的八達通,他會額外贈送一些卡費,並且老年人持卡坐天星小輪免費,上太平山頂的纜車半價,我們一家和爺爺去香港的時候,我的八達通充了100元一天下來差不多用完了,而爺爺的卡還剩60多元錢.
香港高樓大廈非常多,最高的國際金融中心二期是現在香港最高的建築有88層樓高.
現在比起1997年,國內一些大城市從繁華程度比香港不會差太多,但城市的管理,民主程度,民眾的綜合素質與香港有著不小差距.
在香港等車的時候,有個七八歲的本地小孩子聽到身邊的游人說普通話,他媽媽問他這是什麼話,他說是內地話,我當時下意識看了小孩一眼,他媽媽也趕緊教他不要說是內地話,要說是普通話.
這個小小的細節,讓我感受到可能對於香港人對內地還是不夠了解,也有些歧視和不理解,但我想隨著香港和內地溝通越來越多,兩地的經濟共同發展,香港民眾和內地民眾之間也會更加了解,彼此間會更平等的看待.作為一個普通的內地市民,我和香港回歸十年沒有什麼直接的關系,很難從自身的角度寫出香港回歸十年的點滴.只能寫些自己小小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