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藝術之劍川石窟
石窟藝術之劍川石窟
白族古稱“白蠻”,是古老的僰人和漢人逐漸融合形成的。唐宋時南诏國的主體民族就是白族,而大理段氏的興旺大約也在此時期。南诏國王閣羅鳳立的《南诏德化碑》中,碑陰題刻南诏官員姓名,排在第一位的段忠國就是後來建立大理國的段思平的先祖。
南诏國和後來大理段氏建立的大理國都信奉佛教。他們崇信的佛教來自中原、吐蕃以及印度等地,而其中通過古印度僧人經南方絲綢之路傳入的密宗阿吒力教派影響最大。從南诏晚期(約1100年)經大理國,歷時300多年建成的劍川石窟充分展現了白族的傳統信仰。
劍川石窟位於雲南大理州西北部的老君山脈,南距劍川縣城25公裡,包括石鐘寺、獅子關、沙登箐三個石窟群,共有16窟139軀石雕造像。其中第6窟的八大明王造像在規模和雕鑿水平上都堪稱西南之最:三頭六臂的明王,手持著各類法器,騎著各種異獸,露出憤怒的面容。兩側的多聞天王與大黑天高大威猛、服飾細節雕鑿細膩。而雕有南诏始祖細奴邏及其後妃子女侍從造像、第五代王閣邏鳳與眾臣議事場面造像、第六代王異牟尋及其文武官員造像,以及“波斯國人”造像和大理國題記都是研究南诏、大理國歷史文化的實物見證。這種表現皇室世俗形象的石造像,在佛教石窟藝術中是非常罕見的。更為獨特的還有白族人民的原始崇拜造像:在第8號窟中,仰蓮座上雕著一錐狀物,中央鑿一深槽,似女性生殖器,兩旁墨書一聯:“廣集生化路,大開方便門”。當地婦女稱其為“阿央白”,是拜求子嗣的對象。
劍川石窟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堪稱我國石窟藝術的一絕,向有“西南敦煌”的美譽。它和中原各地的石窟藝術有著傳統的聯系,但又具有濃厚的地方民族色彩。雕刻采用了圓雕、深浮雕、淺浮雕相結合的手法,背景部分往往運用線刻,細膩生動,造型逼真,表現了我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高超藝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