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澎湖大橋
在澎湖第二大島白沙島與漁翁島之間,有一座宏偉的大橋,橋頭聳立著白色半弧形拱門,上面豎著“澎湖跨海大橋”六個大字。這是遠東第一深海大橋,總長 5541米,其中橋梁長2160米,海上路堤長320米,路上引橋3061米,計橋墩74座,橋孔68個,橋面並非筆直,而是依海床地形彎曲或升降;橋上是單行道,每隔100米有一處會車道;橋體均以鋼筋水泥結構建造,從1965年4月動工,1970年12月竣工,歷時近6年建成通車。遠望這座大橋,猶如一道長虹,凌空飛越,把澎湖本島和白沙島、漁翁島的古跡和秀麗景致連為一體,大橋本身也成了一個新的景點。若於風和日麗伫立橋上,看海闊天空,沙鷗翔集,聽浪音濤聲,心曠神怡。若恰逢風狂潮急,走在橋上,回顧皆是驚濤駭浪,似乎怒潮將把大橋席卷而去,不免產生驚心動魄之感。
姑婆嶼
為一座玄武巖構成的方山台地,位於吉貝嶼西南方,南、北長約一公裡,是澎湖群島中最大的無人島。北端山丘東側有座英輪遇難紀念碑豎立,為全島最高點;北邊大片海蝕平台上,是天然紫菜生長區,冬季時,赤崁村民常集結同往采集,此為赤崁村的共同財產;另東側為北海最著名的丁香魚場,以及南北兩個天然白沙海灣;東南側海域並有珊瑚群,資源豐富、潔淨美麗。
順承門
位於馬公市復新路及金龍路交叉口海靈殿附近,為清代時所建的媽宮城六座城門中,碩果僅存的一座,列屬台灣二級古跡。拱形城門上有座樓,登高遠眺,馬公港海景盡收眼簾,四周古榕環繞、古意盎然,直發人思古之幽情。
西台古堡
坐落在西嶼鄉外埯村南臨海的高地上,由李鴻章於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興建,用以防御外來侵略者。其占地達8.15公頃,列屬台灣一級古跡。昔稱西台古堡炮台,為澎湖最前線、最具規模且火力最大的炮台;由若干條地下隧道構成,整體成“山”字形,隧道寬4米多,高近4米,堡頂與地面同高,頂上覆蓋綠草,遠望不易察覺。堡內裝置大炮4門,駐軍最多時達5000人,工事完善,至今猶存。
“西嶼落霞”是這裡著名的景觀,自古以來就列為“澎湖八景”之一。若從馬公島觀音亭望西嶼落霞,西嶼似巨鯨浮沉在紅霞金波之間;若在漁翁島上觀西天彩霞燃燒,無邊的大海色彩艷麗,如詩如幻地迭起霞裳,伴隨著太陽歸去的豪壯氣勢,令人心緒激蕩。
西台古堡以西幾百米處,聳立著一座高高的燈塔。初建於1828年(清道光八年),是全台第一座燈塔,稱“西嶼燈塔”。1875年(清光緒元年),改為西式白色圓形塔,塔上裝500坎德拉四等不動白色燈,光線可射出15海裡,不僅為台灣海峽航行的船只提供了方便,而且為古樸的漁翁島增添了異彩。
澎湖灣海上樂園
由珊瑚及貝殼碎片所組成的淺灘,海水清淺,最適合夏日戲水,園內規劃有更衣室、浴室、野外求生訓練場、花園、原木搭成的涼亭和瞭望台等,且可供露營、烤肉、野餐及海上拖曳傘等新潮的活動
最佳旅游季節
寒冬為采收季節,人潮盛況構成一幅海上奇觀。
踏浪適宜時間在農歷每月初一、十五的前後2、3天,每月僅有5、6天的潮汐適合。
西嶼夕照晚霞,是舉世聞名的,因西嶼的西面沒有任何屏障阻擋,海天串連在一起,在傍晚時分太陽緩緩的躲進雲彩晨,還有那三三兩兩的漁船點綴著倒映出不可思意的絕妙顏色及景色。
美食
姑婆嶼是著名的紫菜生產地之一,產量多、品質佳
澎湖海鮮的最大誘惑就是“鮮”,不論遠洋漁獲、潮間帶水族,還是近海養殖的各式海產,皆以新鮮著稱,石斑、河豚、薯鳗、龍蝦、大蝦(斑節蝦)、海臭蟲(旭蟹)、紅蟳、九孔、海瓜子等應有盡有,鮮美欲滴,其中尤以清蒸料理的爽嫩、沙西米生吃的鮮猛,最令饕客通體舒暢、渾然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