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的澎湖之旅,算是自己給自己的成人禮。一個人,一個背包,一台相機,一張往返機票,最重要的,是一份說走就走的勇氣。
現在回想起來,台灣朋友聽到我要獨自搭乘小飛機去往澎湖時的驚異表情,心裡真的會暗自過瘾。
謝謝那時的自己!能讓現在的自己追憶之時還可以如此熱血~
廢話少講,大家一起來看圖聽故事好了~
2010/6/25 5:30p.m. 國立中央大學門口看到的第一抹朝陽。多次看日出,這一日的陽光卻異常耀眼。穿透雲層直射大地。
澎湖,我來了。
飛機在飛行一小時後落地到達澎湖馬公機場,民宿的老板接我回到住的地方。畢竟是第一次完全一個人旅行,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心中難免害怕。我竟事先跟中大的捨友串演好,她扮演我在台北的親戚,在坐上民宿老板的車後,我立馬警惕性頗高的拿出電話撥通捨友電話“保平安”,表示自己是“有人罩”的。後來事實證明,民宿老板是個很好的爺爺~我真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現在回想起這一幕,心裡還會覺得怪不好意思的。
出門右拐,就看到這個有愛的路牌。看著“重慶”二字,頓感親切,因而不由自主的按下快門。
沿著路朝南面走,不遠就能到這座每逢節假日,幾乎所有澎湖人都會來朝拜的城隍廟。本想進去拜一拜,奈何遇上修葺,只好作罷。
在馬公本島,只要有花的地方,就有她的出現——天人菊。據民俗爺爺說,因為澎湖是個小島,四面環海,常年刮風且海風鹹濕,讓高大植物都無法生長,於是多是草類矮小植物。由於仙人掌耐受澎湖惡劣的氣候環境,因此島上很多,而天人菊,是除了仙人掌外唯一能在島上開出花朵的植物。因此,澎湖也被稱為菊島。
街邊的冷飲店,一般要到華燈初上,它的美好才會上演。早晨,略顯孤寂。
不知不覺走到了位於馬公市中央、明朝便建成的天後宮,作為全台澎地區最早的媽祖宮,她已經擁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懷著虔誠而平靜的心,我緩緩走過平安橋。橋頭坐著一位安詳的阿婆,她對我友好的微笑,並遞給我一枚平安符,完成我這次簡短的祝禱。[這枚平安符至今LZ都隨時帶在身邊,心理作用也好,真有作用也罷,權當一種紀念吧。]
來到媽宮古城的順城門,由清朝著名台灣巡撫劉銘傳帶領建造,旨在防守外敵。斑駁的牆體,似乎在向每一個路人訴說他的過往。登牆遠眺,海天一色。濕濕的海風拂過發梢,我仿佛能感覺到一百多年前,在此御敵保國的將士們的一腔熱血。
走出媽宮古城繼續向前,靠海的一邊,沿路都懸掛著澎湖的孩子們手工制作的“風鈴”,隨著海風,一起搖曳,發出並不清脆卻同樣悅耳的鈴聲。相較普通的風鈴,這種石塊撞擊竹片發出的沉悶聲,似乎能更好地诠釋澎湖厚重的歷史印記。
伴著《外婆的澎湖灣》這首傳唱30多年歌曲的旋律,雙腳已經帶我來到了原唱潘安邦的故裡。正在翻修的舊居,一張鐵絲大網,無情地隔絕了我想要去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不高的小石屋,種滿仙人掌的院子,安靜到只聽得見自己的一吸一呼。
一路走來,一個人,除了幾只閒適踱步的喵星人,沒遇到其他任何人。街道干淨平整,路旁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屋。空氣似乎是凝滯的,時間也仿佛在這一刻靜止。我多想永遠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沒有嘈雜,沒有紛擾,沒有大悲大喜,心安寧,情愉悅。
不知走了多久,我看到了這塊類似於地標一類的石塊。其實除了上面的文字,我看不出它有一絲一毫與“外婆的澎湖灣”相關的氣息。
腳步不停,生命不息。我只是覺得,腳下這條路,可以帶我去到真正的“外婆的澎湖灣”。也許那對於原作者,或者之於我們,早就不是一個物化的實體,而成為了我們意念之中的一塊淨土。那裡,有海水,有沙灘;有陽光,有仙人掌;更重要的,是有愛和美好。
很不巧,在澎湖兩天,都是這樣雲霧厚重的天氣,一直到我離開,澎湖的太陽都很羞澀。然而這樣的天氣也另有恩惠,至少,我不用太擔心被曬得像烤熟的番茄
走到這裡,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雖然曾被朋友無限吐槽,不管走到哪裡、看到什麼人,我都可以或多或少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可時至今日,我還是固執地相信自己的這種感覺。“這裡的空氣很新鮮/這裡的小吃很特別/這裡的latte不像水/這裡的夜景很有感覺”,這裡,是江美琪淺淺吟唱相思之苦的地方,那支MV裡的藍白色,就是這距離煙花最近的地方。
盛開在荊棘裡的花,不如牡丹嬌艷欲滴,不如杜鵑五彩斑斓,卻渾身散發著倔強的氣息,隱忍而淡然。如斯情狀,正如被生活打磨的我們,即使身陷荊棘,也奮不顧身想要沖破這種刺痛而涅槃。
There is a legend about a bird which sings just once in its life, more sweetly than any other creature on the face of the earth. From the moment it leaves the nest it searches for a thorn tree, and does not rest until it has found one. Then, singing among the savage branches, it impales itself upon the longest, sharpest spine. And, dying, it rises above its own agony to out- carol the lark and the nightingale. One superlative song, existence the price. But the whole world stills to listen, and God in His heaven smiles. For the best is only bought at the cost of great pain .... Or so says the legend.
安靜的燈塔啊,你一直為我,點亮回家的明燈。
即使夜再黑,看見那一點光熱,我就不會再恐懼。
【西台古堡】李鴻章時期所建,用於抵御日軍。雖然最後戰敗,現在眼觀此景,歷史的悲怆,歷歷在目。
鯨魚洞的由來,我原以為會有一個美好的傳說。結果不過是因一只莽撞的鯨魚撞上石山所致。所以,這就是生活。你原本以為的美好,其實不過是一個樸實無華的真相。
仙人掌沙冰。酸中帶點甜,很好味噢~
連接馬公本島和西嶼的跨海大橋。因為島上居民大多騎機車,所以基礎公共交通不太完善。於是民宿爺爺開車載我四處走走,真的好nice~
海邊,風力發電。
這個現實版《摩西出埃及》的地方:漲潮的時候,海水會淹沒黑色礁石路的部分,留下對面隆起的小離島與本島相望;而退潮時,就如圖中一樣,可以徒步走到離島。不過切莫貪玩太久哦~漲潮前,請記得回來的路。
山水沙灘。澎湖的海,與墾丁、花蓮又有所不同。墾丁的海,充滿熱情活力;花蓮的海,伴著黑色沙灘,更彰顯太平洋的大氣磅礴。而澎湖,更像是遺世孤立的一片海,適合一個人聽海。
聽,海哭的聲音。
入夜的馬公市,一場急雨沖洗得地板光亮而潤澤。雖然鮮少人影,但路旁停放滿滿的機車,無時不刻在顯出小島生活的靈動。
一個人端著相機,光著腳,行走在夜晚濕漉的石板路上;鏡頭掃過,記下菊島轶事。這是你無法想象的寧谧世界。停下腳步,尋一處溫潤的石凳坐下,輕閉眼簾,有節奏地呼吸著雨後潮濕的空氣,聽著偶爾經過的行人輕輕的腳步聲……生命在此刻顯得如此飽滿充盈。
門邊掛起的紅燈,傾訴著怎樣的故事?是掛念誰?是盼著誰?
我的菊島之夜,坐在街邊,忽然希望有個肩膀可以小憩。
停泊港口的船只,等著載滿又一船好奇心,駛向散落的離島。
二戰中,日本在澎湖的指揮所,偷襲珍珠港的密令就是從此處發出。幽深的走廊,讓人不禁脊背發涼。
虎井嶼豎立的巖石,自然而成,整齊度不禁讓人遐想是否有人故意為之?~
花田措,所有的房屋材料都源自大海:珊瑚,貝殼,甚至魚骨。步入措中,恍如隔世。如果海底有人魚,她會喜歡如斯居所嗎?
傳說,貝殼具有喚醒記憶的功能。帶在身邊,你愛著誰,恨著誰,她都會幫你默默記住。如果有一天你忘記了,只要把她貼近耳朵,你就會聽到大海的聲音,而你的記憶也會再次被喚醒。
多美好~那如果累了,不想記住、卻不願丟棄的記憶,也可以請她代勞嗎?
面朝大海,翹首以盼。林中之王,你也在等著誰嗎?你的榮耀,你的威嚴,與此刻等待的蒼茫相比,都是那麼微不足道。所以寧可化身成石,也要堅守那個方向嗎?
【巨石形似一只臥等海邊的老虎】
風吹鈴铛,因為風想歌唱。
雙心石滬,被賦予愛與浪漫,情與誓言的地方。其實不過作捕魚之用。似乎愈樸實,愈能透出聰慧:愛情,何嘗不是捕與被捕?
離開七美,船尾激起的浪花,是在告訴我快結束了嗎?
豎立的圓柱形大石,整齊羅列,似乎在守護著每一個離島,不容侵犯。
沉睡的火山口,多年前,這裡應該上演過火與水的舞蹈吧?無論是火溫熱了水,還是水澆滅了火,他們共舞過,快樂過,僅此而言,足矣。
到這裡,我的澎湖之旅算是畫上了句號。在飛機起飛離開馬公本島、甚至在我幾天後離開台灣時,最讓我羁絆的,還是這片世外桃源般的群島。
而今回想,嘴角仿佛還殘留著仙人掌冰淇淋的酸甜;而澎湖的風,吻過的每一寸肌膚,都留下了專屬的印記。
一個人安靜而酣暢地行走,是我最癡迷的人生方式。貪婪享受路上遇到的每一處風景,是身體的放松,更是心靈的淨化。這份特別賜予自己的成人禮,不需言說,已融入血骨。
感謝曾經的自己,讓現在的自己依然有勇氣,說走就走。